足迹
一品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部分(第1页)

“如此还好,万不可为了提前收获而坏了土豆的产量。”

李承乾和王翔闻言连忙点头称是。

他们三人蹲在地上聊着土豆的话题,陈贵继续为土豆拨泥,其他人就纳闷了,什么土豆,什么亩产三十石,他们是听的一头雾水,但是没人会把这些坑坑洼洼的“石头块”和粮食联系到一起,毕竟现如今的粮食几乎都是长在地表之上的,而叫土豆的东西显然是长在地底的,粘着泥土又脏又丑,怎么看都不像能吃的样子,况且亩产三十石就更加和粮食扯不上关系了。

只是奇怪的是为何太子会将它视为祥瑞?大唐百姓从此再无饥荒之虞又是怎么回事?最重要的是威严如李二这样的上邦帝王为何会如此失态?

“尊敬的天可汗,不知这土豆是何种祥瑞?”

有好奇的番邦使臣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

李二这才发现自己蹲在地上,手上还粘着泥土,实在有损形象,不过这些跟土豆带个他的惊喜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大笑一声提着一串土豆站起身来,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更是让他心情大好,笑道:“此乃天赐祥瑞于大唐,有了这亩产三十石的粮食从此大唐百姓再无饥荒之虞!”

亩产三十石的粮食已经成为现实,李二不再需要对此保密,土豆是要在整个大唐推广的,总不可能一直守住秘密,土豆现在毕竟在他手里,况且普天之下有哪个番邦属国能够与大唐的疆域之广人口之众相提并论。

虽说如此,李二还是着人将土豆全部收集起来,只有大唐百姓才有资格成为土豆的首批获益者。

这石头块一样的东西是粮食?还是亩产三十石的粮食?

大殿之内一下子炸开了锅,不要说那些番邦使臣了,就是大唐的官员也都一个个满脸的不敢置信,然而此话是出自李二之口,况且就方才土豆的产量来看亩产三十石并非虚言,只是这东西真是粮食吗?若真如此那就真如太子所说天下没有任何稀世珍宝能与之相比了!

李二没有理会众人的惊疑,虎步上前,威严之气更胜从前。

“太子敬献祥瑞土豆,为大唐百姓,社稷立下不世之奇功,赐金千两,缎千匹,良马五百匹,古物玉器若干,加领荆州大都督。即日起于东宫设崇文馆,崇文馆学士掌东宫经籍图书,以教授诸生,但凡课试举送,皆入弘文馆。另诏令天下见禁囚徒皆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

一连串的赏赐和恩典不止把李承乾震晕了,大殿内的诸位皇子和大臣也都晕了,李承乾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太猛烈了。在诸皇子中若论贤能首推吴王李恪,若比才华当以魏王李泰为最,所以平时得李二褒奖最多的也是他们二人,虽然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李承乾心里还是非常失落的。但是今日,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不世之奇功,这种高度的褒奖还是头一次在李二口里出现!

小胖子李泰更是懵了,前阵子他还因为李二为他设立文学馆洋洋自得呢,毕竟太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可是今日李二居然为太子在东宫设崇文馆,如果只是一个崇文馆他还不至于如此震惊,最重要的是“但凡课试举送,皆入弘文馆”这句话,远不是文学馆能够相比的,用现代的话说李二是允许李承乾培养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了。

编撰《括地志》与土豆一比确实是不够看,风头被抢了傲娇的小胖子自然不太高兴。

好在李承乾没有被惊喜彻底震晕,连忙拜谢李二的恩典,还不忘谦恭道:“儿臣不敢贪功,实乃是父皇圣明所以才会天降祥瑞,儿臣和王监丞只是对土豆加以照料而已。”

王翔心里一乐,算你小子有良心,提了我的名字。心里琢磨着李二赏了太子那么多东西,对自己总不能差吧。

这一次李二出奇的爽快,听了太子的话畅然笑道:“王子新听封!”

ps: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淡雨思涵连续打赏支持~~多谢大家,求推荐票啦~~

第七十四章 不要让朕失望

“王子新辅佐太子敬献祥瑞土豆有功,赏金五百两,锻五百匹,良马百匹,封嘉远侯,入崇文馆,领太子府长史一职。”

王翔一听长长的一串封赏嘴角一咧,尼玛,李二啥时候这么大方了。

在座的众臣都是羡慕无比,如此年轻便封侯爵实在是莫大的荣耀,太子府长史虽然只是七品之职,但是意义非凡,所有人都知道大唐的一颗新星要冉冉升起了。

照理来说王翔只是辅佐太子敬献土豆是当不得如此丰厚的赏赐的,但是在座的没有谁是傻瓜,都能猜到土豆十有**就是王翔敬献的,只不过让太子占了首功。首功让太子占了,但是该有的赏赐还是不能少的,否则就真要寒了人心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否则以魏征的脾气早就站起来反对李二的封赏了。

李承乾见王翔只顾咧嘴傻笑轻轻推了他一把小声提醒道:“还不谢恩。”

王翔这才手忙脚乱的朝李二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谢恩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