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道紫佛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在一处较宽阔的所在清理了一块空地,找来干枝,燃起一堆篝火。然后弓宝爬到近处一棵高大的树上,在枝丫间,头枕包裹渐渐睡去。

深山的夜里,这一堆篝火不仅可以取暖,也可以防止野兽靠近,对于弓宝来说,这都是在野外生存最简单的道理。

夜风习习,弓宝裹了裹衣衫,小幅度的转了一下身子,又沉沉睡去。远处不时传来野兽的嘶叫,在寂寂的黑夜,给深山带来恐怖的气氛。

当弓宝睡熟后不久,从山外方向的黑暗里走出两个人影,直奔火堆走来,边走边向四周巡视,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其中一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模样,从穿着可以看的出是位显赫公子,腰上挎着一把宝剑,镇定沉着,俨然大将之风。另一个是高瘦潇洒的儒生,年纪在三十开外,气定神闲,也是有功夫在身。

当两个人走到篝火旁,未看到有人,都是一脸的惊讶。公子模样的道:“连叔,不知道谁在这点燃的篝火,不然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一会吧!看看主人会不会回来,我们也好问问进山的路途。”

连叔道:“就依公子。公子坐吧。”自己在火堆的另一侧席地而坐。

公子模样的坐下问道:“梅老已经游历几年了,不知道会不会和我们回去。”

连叔道:“梅老一生不求功利,只是精进求学,二十年前又遇到一位高人隐士,两个人一见如故,相处五年有余,此人精通易理,通晓河洛,与梅老谈古论今,深的梅老推崇。自此之后,梅老也开始研学周易,且颇有心得,曾常劝老大人退隐归山,以避乱世。只是老大人自由主张罢了。”

公子听罢,脸上闪过一丝忧郁和无奈:“父亲大人是皇上钦任郡守,总说要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可是当今皇上乱改法度,纵容官吏,天下百姓怨声沸腾,各地豪强占地为王,更有绿林,莒县起义,一呼百应。可是皇上听信谗言,竟对此不闻不问,可见大新气数已尽。”

自王莽代汉自立为大新朝,一度想要弃旧革新,而他的所谓之新却是要将不合时宜的周礼搬回,恢复井田制度,大改币制,统一调整政府机构,包括官名,地名,甚至要将少数民族的族名和其首领的封号都要改变。然而却有批文无法度,下方官员借机向民间大恣搜刮,例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又如官名地名一改再改,使地方管理混乱之极;犹有甚者,对少数民族强加名号,引起少数民族强烈反感。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揭竿起义,王匡,王凤于新市聚集百人,几月之间聚众近万人;琅琊人樊崇在莒率领一百多名饥民起义,得到青、徐等州饥民响应,不久也发展到数万人。

已渐熄灭的篝火在连叔添了两块干木之后又猎猎的旺盛起来,公子显然没有睡意,又或者不习惯客宿山林,眼睛一直盯着闪动的火焰。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对连叔讲述自己的观论:“天下战乱将起,父亲大人若能招兵买马,雄踞一方,或可保一方百姓平安,又能待明主出现。哎——”从他的叹息中显然天不从人愿。

连叔看来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番言论,并没有什么反映,安慰公子道:“待此地主人回来,我们问明进山路径,明天就能见到梅老,如果他能回去劝劝令尊大人,事情或许另有转机。夜了,公子睡吧,我在这里等主人回来——”

弓宝在阳光洒下第一缕的时候睁开双眼,使劲揉开双眼,发现篝火已经熄灭,火堆边经多了两个人。心想自己昨晚睡的太死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到来。

由于象村乡风淳朴,每有客人都会竭诚以待,所以弓宝对没发现客人的到来觉得很过意不去,赶紧顺着树干滑了下来。

弓宝的动作让篝火边的两个人惊醒过来,连叔首先跳了起来,大声问道:“什么人?”

弓宝连忙走到跟前,抱拳施礼道:“呵呵——不好意思,昨晚睡的太死了,不知道二位贵客的到来,真是抱歉。”

弓宝虽然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不少,可是毕竟第一次接触村庄以外的人,而且自己还是“此地的主人”,所以显得很是尴尬。

连叔只一眼就看出眼前的孩子心性单纯,未经世事,故显得局促不安。脸上还那么稚嫩,却又一副大人的模样。不过弓宝的彬彬有礼倒是很讨人喜欢。

公子也来到跟前,对着这个说话施礼都似大人的孩子道:“我们不知道原来小兄弟宿在树上,打扰的应该是我们才对。”

深山很少有人造访,弓宝对外面的世界也很好奇,突然之间看见两个山外来的客人,忍不住问道:“二位是从山外来的吗?不知道要去哪里?”

公子忙道:“是啊!我们进山寻找一个人,不知小兄弟可知道进山之路?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公孙晋如,家父公孙述。”

又指着连叔介绍:“这位是连紫君,蜀郡第一剑手;也是家父的好友。敢问小兄弟如何称呼!”

弓宝见对方这么客气,反而更加不好意思。不过他可不知道什么蜀郡第一剑手如何,自然不知道虚应什么久仰大名一类的客套话,用手搔搔后脑,一脸腼腆:“哦!你们好,我叫弓宝,大家都叫我柴娃,你们也可以这么叫我,呵呵……”

“我家就是山里的,我想到成纪找我的哥哥,因为家里没钱,哥哥到县城找点活干,公孙大哥好,连叔叔好。我知道进山怎么走。”不等对方说话,忙不迭的将进山的路指给他们。

一口气将自己的情况介绍给对方,才觉得心里好过了点。

公孙晋如和连紫君目瞪口呆,刚才看这个孩子还一副大人的模样,谁知转眼就变成个幼稚懵懂的孩子。不过看到他天真的眼神和无邪的表情,倒是让两个人倍觉亲切。

连紫君笑着道:“谢谢弓小兄弟,那你是否认识一个叫梅福的老先生?”

“梅福是谁?我没听过的,我们那里的人我都认识,不过确没有叫梅福的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