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王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2页)

晋阳城中,郭无为脸色微白,站在内城墙上,城下无数百姓拜倒,大呼宰相大人神通广大,文武百官不管以往和郭无为关系如何,此时无不一脸敬佩看着郭无为。北汉国主刘继元脸上更是感激不已,一脸后怕。

没错!刚才那足有四五丈大小,重足有六七百斤重的大草垛,之所以能够瞬间一次性的堵住缺口,却正是郭无为不顾真气消耗,全力出手所为。

眼看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赵匡胤大怒,立即命大军驾起早已准备好的轻舟焚烧外城门,一时间,汪洋大波中百舸争流,一齐向各个城门冲去。

与此同时,宋军阵中鼓声大作,呐喊助威。晋阳城头上,北汉统帅刘继业命守军引弓搭箭,对着小船乱箭齐射。

禁军东西班都指挥使李怀忠带领一小队精兵,架着一艘拥有船坞的特制小船,将所以箭矢挡在船坞外,劈波斩浪遥遥领先。风驰电掣般向着城南门冲去。船上众人已经准备好了烟硝、硫磺、膏油等火种和引燃之物,一旦靠近城门,就立即举火。若城门被焚,大水涌入,太城城将不攻自破。

小船距离城门越来越近,三十丈、二十丈、十五丈………晋阳城头上无数箭矢射来,但都难以突破精铁打造的船坞。

可就在这时,城头上,站在北汉主刘继元身边的郭无为从旁边夺过一把硬弓,拿过一把箭矢,一一射了出去。

嗤嗤声中,郭无为射出的箭,快如闪电不说,竟然全部射穿了船坞,且不偏不斜,将藏在船坞中,包括李怀忠在内,所有宋兵全部射死。

而这时北汉城头投石机也已经准备妥当,其它三处城门剩余的几艘特制小船也全部被砸翻沉入水中。寻常小船上的宋军因为水中躲闪不够灵活,在北汉弓箭之下,更是损失惨重,活着回来的不足百一半。

宋军烧城门计划失败,攻城又一次受挫。

此时天色已晚,攻城不法继续,赵匡胤只好下令收兵回营。

…………

…………

ps:新书上传,苦求捧场,求月票,求收藏,求红票——————

第二十章 两难之境

第二日,吃过早饭之后,叶尘和一众亲兵跟在曹彬身后,来到北营望台之上。

放眼看去,想起前日还有一座座营寨绵延无际,营寨中旌旗如云,战鼓如雷,城池四面。都有无数戴着红缨范阳帽的战士在厮杀着攻城,箭矢来往如乌云密布。数百架抛石机抛掷的巨大石块如流星雨轰击着大地………

但是现在,那些景象全都不见了。连绵无际的营寨早已后移,四面攻城的大军没了,暴风骤雨般的弩箭没了。空中往来令人胆战心惊的巨石没了。洪水滔滔而来,淹没了半城,北汉都城如今已是一片汪洋。

这时,只听一阵战鼓声起,东边河水涌来的那条山谷中突然杀出无数兵卒,看服饰正是东营李继勋麾下禁军。他们乘着小船儿,更多的却只站在粗大原木绑扎而成的巨大木筏上,船上和筏上装着强弓硬弩,士兵抵着一人高的大盾,借着水流的涌动,不需费力撑划,便鼓噪着向北汉都城南门冲去。

自古以来,借助自然之力威力何止胜过千军万马,博望坡一把大火,关云长水淹七军,都是利用地势,借助水火自然之力,人为制造一场灾难。然而,这里毕竟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城池,城基甚为宽厚结实,这场人为制造的洪水能一举破城吗?

南营之前,赵匡胤领着赵普等数名大臣同时样站在望台之上。

“快看,是赵将军亲自出马了。”一名眼尖的文官低声说道。

只见赵赞率领数千精兵,乘坐各种简陋的船只、木筏,一路呐喊着杀到北汉城下。

而城中早有所持的北汉军立即射出一阵密集的箭雨向他们袭来。因为洪水淹到了城池一半的高度,他们距城头的位置已经很近了,可是立在这样操纵不便的船只木筏上,既不能携带重型攻城武器,又无法灵活躲闪敌人的箭矢,正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大宋禁军虽然骁勇善战,这一轮冲锋还是在无数箭雨下无功而返。

但进攻还在持续,很快南营禁军再度起了攻击,一员宋将战的兴起,弃盔解甲,乘小船于前,亲擂战鼓激扬士气,不料城头箭如飞蝗,他连躲闪之处都没有,手下亲兵立在狭窄的小船一侧用盾为他护住身体,只不慎露出一线空隙,一支利箭便射中他的脑袋,主将身死,士卒溃散,第二轮冲锋又失败了。

过了一会,宋军再度出兵,这一遭儿,宋军不再使人力硬攻了,数十架木排连在一起,木筏上堆着无数碎木柴草,八名被挑选出的控船高手在木筏四周边沿侧控制着方向,驶向北汉城下。每名控船高手旁边都有两名精兵手持盾牌,保护这八名控船高手。

木筏将到晋阳城南门时便放起火来,所有宋兵跳下水向后面游去,一架架木排接连撞上南城门,一时烈焰焚天,浓烟滚滚,把城楼上戌守得北汉兵都熏烤的逃到了两旁城墙上去。大火冲霄,就连水面都映得彤红一红。

那数十架木排拥塞在一起,火焰冲天烧了足足有大半个时辰,余焰尚未燃尽,后面紧随而来数百木筏上,禁军开始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