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的上流太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她甚至天真的想,那些东西慢慢脱手,得来的钱,足可以在北京买套房子,平时自己可以省着点,用每月的工资就可以了。

有了房子,她就可以找个条件好一些的男人,说不定还能找个神通广大的记者呢?

她对自己的姿色、青春,颇有几分自信。

这样想着,她的心整日里都灌满了高兴。

过了几天,她给韩打电话,想再试探一下韩的语气态度,问韩好不好。

韩的语调中,捎带了几分热情、几分伤感说,你青姐走了一年多了,她不回来,你也难得见一面了,过去多好,一家人似的在一起热热闹闹,你在外面做事做得怎么样,也从不跟我说一声,你只跟你青姐亲,小看我这个韩哥。

一席话,说得丽丽心里暖暖的酸酸的,特别是“一家人似的”那几个字,更说到她心窝里,让她心酸,想起许多。

她想,可能是青姐嫁人,给老外生孩子,让他伤心了,多少他们这么些年在一起,还是有感情的。

她忙安慰他说,没有呀,我哪能忘记你,这不跟你打电话吗?

混沌时代的感情(3)

韩邀请她见一面,时间定在第二天下午六点,他请她吃晚饭,地点在北京饭店。

见面要在北京饭店,吃饭要在北京饭店,这符合韩摆谱的性格。

她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六点,韩准时到了北京饭店大堂的咖啡厅等她,一直等到七点,丽丽也还没来,这期间,他起身打了几个电话,丽丽都说,快了,快了,正在路上,韩就觉得有些可笑,此时,他像一只伏在暗处的猫,静静的看着那只老鼠,在台上表演,老鼠还能蹦跳多久,就看猫什么时候想吃它了。

丽丽早于六点前就到了,她躲在二楼的一角,她还是有点不放心韩,还是多了个心眼。

她暗中看着韩进来,坐定,等待。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他的身边没有出现任何外人,他的周围也没有可疑的人。

丽丽这才从另一个楼梯下了楼,从另一个门出去,再装成从外面匆匆赶来的样子,连说对不起。

韩说没关系。待丽丽坐下,正要寒暄,韩端起咖啡杯,在餐盘上重重了一下,听到响声,咖啡厅的几对客人一拥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摁住了丽丽。

韩连请丽丽喝杯咖啡的时间,也不想给了,不想客套了,就发出了信号。

大概这事对他也不轻松。

冲上来的是公安某处的几个侦察员,他们的头是韩的朋友,早已埋伏多时。

这事后来的结果是,丽丽因盗窃的数目巨大,被判刑二十年。

听到这个数字时,在国外做月子的青黛,一时有些后悔自己对韩说那句话:你看着办吧。

当时她听这事时,是有些生气,本来,这场婚姻,这个出国,她就不是很得意,虽不是下下之选,但多少也有些被迫的成分。所以,想起国内的一些人和事,难免偏激,尽往不好的方面想。觉得一个跟了她这么些年的小保姆,也算计她,也盼着她不回国,恨不得她老死国外,自己这么些年待她也不薄,想起来,让人寒心。为什么这些人就没一个盼她好、对她好、对她忠心的呢?

想起这些,她颇有些不耐烦,对这点东西,这点钱财,她没有多少感觉,所以,就随口说了一句,你看着办吧。其实她的潜意识是,能追回来就追,追不回就算了,她不想在这事上费脑筋。

没想到,因为这句话,这点东西,丽丽被判二十年,一个女孩子的青春就要在牢里渡过了,一个女孩子的一生就这样被毁了,青黛觉得韩太冷血,出手太重,毕竟丽丽是跟了自己多年的人,自己把别墅的另一把钥匙交给丽丽,他应该知道她把丽丽当成了她生活中有分量的一员。

他做这么绝,是给谁看呢?难道他真想占着那套别墅不还?但人家是替自己办事,理由正当,她不好说什么。

她知道,这世上有许多事,是她决定不了,掌控不了的。既然无力决定和掌控,再说什么,也是枉然,反而得罪另一个人,何必呢?

丽丽很快交代了赃物的窝藏地点,一样东西也没少,韩一阵欣喜,拿回的赃物,他还了一半给青黛,另一半,他拿回了自己家,没多久就换成了钱。他告诉青黛,说丽丽在这短短的俩月里,把偷来的东西,挥霍了一半。青黛没说什么。

几年后,青黛离婚回国,带回女儿,那位没有遗产继承的制片家,没有她想象中的有钱,他也没有实现他的承诺,为她量身定做让她扬名世界的作品。

后来她也知道,在国外,要拍一部片子,没那么简单,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所以她连抱怨都没得抱怨,那样只会更显她的见识窄小,并不是老外要诚心骗她,激动的时候许的愿,不能太当真。

相反,这些年,她还要不断回国走穴挣钱,靠吃前些年的老本,名气却大不如前。更要命的是,老外的事业越来越走下坡路,她待在国外,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她不想坐吃山空,将来女儿又要像自己一样,从零开始拼搏,那太难了。

但对于离婚,回国,她还是一如她从前的个性,高调、昂扬的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