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小地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因贾母发脾气,而骤然肃立的贾探春也赔笑说道:“是啊,老太太。二太太自几年前就整日里吃斋念佛,每逢年节都会去庙上施舍灯油钱,年灾的时候也不忘建粥铺施粥,最是个心慈不过的。况且林妹妹和宝姐姐也都是二太太的晚辈,二太太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一旁的邢夫人早就愤恨二太太越过她去管家多年,更不满二房一直压着大房在府中耀武扬威。因此一有机会就冷嘲热讽。此等时刻也照例落井下石的说道:“三姑娘这话须得慎言。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二太太究竟做没做过那样的事情,你也没亲眼看着。倘或上了公堂恐怕你也没资格去给作证。只是有一点,细细推算起来,这林姑娘和宝姑娘的声名同时受损,事后得利的恐怕就是宝玉了。你自己巴结嫡母装单纯倒是不打紧,关键京都其余世家官宦都不是傻子,这种利弊取舍,想必大家都能看得清的。”

邢夫人这话说的众人心下一苦。贾母越发头疼的叹息一声。

这种流言传到外头去,那些市井流民也还罢了。怕就怕那些仕宦功勋之家也按着利益之道揣摩分析。正所谓利益最大者最有嫌疑,倘或任由他们这般猜疑下去,就算不是荣国府做的恐怕也变成荣国府做的了。

更何况事到如今,她也没有把握王夫人在这件事情上头究竟是不是真的干净。毕竟林如海在大怒之下赶她们出林府的时候竟然说了那样狠决果断的话,随后王夫人有意陷害薛林二家的流言就传的满城风雨。恐怕这件事情背后绝对不是单纯的意外。

可倘或事情真如外头传言的那样,那么荣国府中竟然出了这等为一己之私不顾道义陷害晚辈的女性长辈,恐怕连带着家中所有女眷的名声都好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府中的三位姑娘想要嫁个门当户对门风清正的好人家,恐怕是不能了。宝玉想要再娶个势力雄厚的妻子,恐怕也是不可能了。

毕竟,闺名清誉对于女子来说比命还重要。没有哪个正经人家会不顾女儿在闺阁时候的名声而娶个祸患回家。更不会有哪个人家会把闺女嫁给婆婆恶名远扬的人家。而那起子为了富贵就谄媚巴结的人家,也不是贾母想要的。

想到这里,贾母又是忍不住的摇头长叹,只觉得糟心急了。

她这厢还没想出应对的方法,就听外头有人通传道:“东府的珍大爷和珍大奶奶过来了。”

贾母不知怎么心下一紧,口内却毫不含糊的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一句话未落,贾珍和尤氏立刻掀帘而入。上前见礼道:“给老太太请安,给两位夫人请安。”

贾母摆了摆手,开口笑道:“珍儿怎么这会子过来了?”

贾珍扯了扯嘴角,态度委婉却坚定的说道:“回老太太的话,珍儿此番前来,是因为再过一个月就是家父的生辰。因听说惜春丫头善于作画,珍儿想接妹妹回府让她给家父画一幅画像。等到父亲生辰的时候亲手送给父亲,也叫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贾母听明白了,不是滋味的点了点头。

其实也不过是说辞罢了。要是真想画画儿的话何必非得回东府去,在荣府画不也是一样的。想必贾珍是害怕王夫人如今的名声会牵连惜春,所以才巴巴儿的赶过来,想要将妹妹接回宁府。虽然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但东西两府毕竟是各立了门户的。荣府这边再有什么糟心事,只要宁府这边严防死守,受牵连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他这是想独善其身啊!

贾母叹息一声,虽然心中不满。但是碍于王夫人闹出来的这个纰漏,她这会子倒也不能开口多说什么。只得勉强笑道:“当今以孝治天下,珍儿的想法也是大理,老身自然不会不应。那你想着什么时候接四丫头回去?”

贾珍见贾母没有仗着长辈的身份阻拦,不觉心下一松。赔笑道:“若是老太太不介意,左右我们夫妻二人这会子也过来了。就请四姑娘跟我们一同回去,也省的再折腾了。”

这么着急?

贾母细不可察的皱了皱眉,淡淡说道:“四姑娘的东西还都在藕香榭放着。是不是暂等两天,将她的东西都送过去,东府那边也都收拾妥当了,再过来接人?”

贾珍接口说道:“老太太这话说的。不过是接四妹妹回去住两日,叫她能尽心给父亲画像罢了。并不是以后都不回来了。何况宁府也是四妹妹的本家,府中自然是有四妹妹的闺房。四妹妹如今在荣府这边由老太太教养,可是宁府中的闺房也是见天儿叫人打扫的。并不麻烦。”

贾母听贾珍都这么说了,只得点头说道:“既如此,就随你们的意吧。”

贾珍假装没有听见贾母的不满,反而向着一旁默然不语的尤氏说道:“我是外间爷儿们,不方便进园子说话。还是你进园子同四丫头说明白了,叫她即刻收拾两件常穿的衣物和常戴的首饰跟我们回去。”

其实到底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惜春在荣府这头惯来不受重视,况又没到及笄之年,并不能佩戴钗环。顶多有一些绢花镯子之物,恐怕宁府也未必放在心上。主要的还是将人完好无损的接回府去。

尤氏低头应了。又向贾母等人一一施礼,方才出府入了园子。

来到藕香榭的时候,惜春正趴在桌案前画画儿。小小的身子被大大的桌案衬得越发可怜。六七月的日头正是毒辣的时候,阳光照在惜春的身上,惹得惜春满身是汗。旁边入画拿着一把芭蕉扇体贴的扇着。

尤氏四下一扫便留意到,这样毒热的天气,藕香榭竟然连盆纳凉的下冰都没有。

惜春身上穿着一件儿她最爱的紫色衣衫。尤氏记得这件衣裳去年的时候就见惜春经常穿着,如今上头的暗纹都有些花了,半新不旧的。大抵是因为要画画的关系,惜春的腕子上并没有带着金玉镯子一类,头上也只是挽了个寻常的纂儿,带着一两多旧年姨太太在时所送的纱堆的宫花。越发衬出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她的神色稍显冷漠,哪怕是看到尤氏过来,也只是起身行了寻常的礼。举止淡淡的,一点儿也没有娇俏小姐的明媚活泼。

堂堂的国公府嫡亲小姐,竟然被荣国府养的跟庶出的姑娘差不多。饶是尤氏向来受委屈惯了,此刻也禁不住鼻子一酸。

惜春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很是冷淡的问道:“嫂子今儿怎么有暇过来了?”

尤氏忙堆起笑脸,带着两分亲切的说道:“你大哥哥发话,叫我接四姑娘回府住一段日子。”

惜春一愣,旋即古井无波的说道:“不必了,我如今在园子里住的很好。”

这也叫很好?

尤氏扭头看了看惜春的屋子,有些不满的抿了抿嘴。她往日里同这个小姑子并不亲近,也很少来这边走动。哪怕是进园子,大部分时间也是去寻稻香村的李纨说话。偶尔过来两趟不过是碍于情分,自然也不会留意打探。

可如今看了藕香榭的格局,是园子里最小的建筑不说,大热的天儿竟然连该有的夏冰都没有——饶是迎春和探春房里没有,他们是庶女不配享用也还罢了。可惜春却是宁府唯一的嫡亲大小姐,怎么待遇竟然也落得和荣府的庶女一样?

当初建园子的时候借口教养惜春很是费心从东府划了那么多好处,可如今把东府的嫡出姑娘教养的通身没一点儿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