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部分(第1页)

古代大多农民住得都是茅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到卷我屋上三重茅,估计就是这种茅草。

茅屋上的草一般都是稻谷的草或者是山上的茅草,所以一般的农人都会盖茅屋,别忘了风的存在会将茅屋破坏,所以每年在秋季稻谷收获之后几乎都要翻盖茅屋,或者是加一些稻草上去,一些地方因为雨水而坏了的茅草也会被替换下来。

大量的菜籽杆放在外面,不仅是没地方存放,还是出于安全考虑。

四月的天气已经接近夏季了,而以后会更加的热,天干物燥,防火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期的房子多是木质结构,一些墙壁都是木头,一旦燃起来哪里还有扑灭的可能?

将菜籽杆放到外面,要烧的时候才拿一捆进去,非常方便的同时,还将家里给滕了出来!

你说被偷!生在山林里,还怕没柴烧?只要勤快一些,哪里会没柴火,再说菜籽杆烧起来不结实,除了一开始拿来点火外,真的没什么多大的作用。

很快第一捆菜籽杆被积累出来了,两个大人将竹蔑慢慢的挪到一边,然后在从菜籽杆的下面穿过去,两个大力士就开始使劲的拉扯,最大限度的将菜籽杆捆紧。

农村的生活都是需要力气的,没有力气的人想在农村求生活那都是妄想,所以古代落地的书生的日子都过得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在农村生存的能力。

竹篾有许多的竹丝,在大力拉扯的过程中还要非常的小心,一不注意就会将手给割到,没有经验的人恐怕连竹篾都拿不了,更加不要说用竹篾来捆东西了。

书生和女孩子的手娇嫩,这些活更是干不了的,抓竹篾是有技巧的,它不像绳子那样直接一把抓着就行,而是要和那些大家闺秀拿东西一样,小心翼翼的同时还要使力,用大拇指和食指小心的将竹篾捏紧,不让它有活动的能力。

这样在使力的时候,竹篾就不会在手里活动了。活动的竹篾就像一把刀子割在你的手上,怎么可能不受伤?

几下将油菜杆捆紧,沈二就非常积极的将油菜杆子被在背上拿回家去了。

齐雨洛看着远去的沈二,觉得他特别的男人,对于自己的妻子他做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对于自己的孩子也尽力的给了她们关爱。

这样的男人在古代和现代估计都不多的吧!尤其是古代,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对于给自己生了三个女儿的妻子仍然关爱有佳,非常的难得。

在齐家的日子,他每次干活都非常的积极,就怕自己和那些古人一样重男轻女,将他们一家恼了,才尽力给他的妻女一个相对安逸的生活。

对于沈二的想法,其齐雨洛觉得非常的感动,这是一个男人为自己家人默默的付出。

虽然沈张氏自己觉得自己非常的不幸,因为她生了三个女儿,而齐雨洛却是非常羡慕她,不管怎样都有个男人始终在前面为她遮风挡雨?

有这样的男人,夫复何求?

人生在世,哪有事事顺意?齐雨洛也想要在这个古代寻一个知心爱人,可是看得太清,身后不明的势力,朝廷的纠葛,还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吗?

齐雨洛一时间有些复杂,为何自己要来这里呢?现代虽然生活难求,但是至少还有自己的亲人,而这个世界却是自己一个孤家寡人。

哦,不对!自己还有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他还在肚子里面,再过不久他就会来到这世界陪着自己了。

不知道怎的,齐雨洛想到了孩子的父亲,也许他可以给自己想要的爱情吧!

想起上次司马无津来时的情景,齐雨洛有时也会觉得和他过下去不错,但是转念一想他的身份又暗自摇头,怎么可能?

还是别自寻烦恼了,这简直就像买彩票中五百万一样微乎其微!

大家都在忙活,齐雨洛见大家都适应了新的工具,又能够很好的合作,就对着蒋中行道:“管家,你看着点儿,我回去了。”

叫东行的暗卫非常的识相的跟着走了,齐雨洛已经快九个月的身孕了,所以走起路来十分的小心,也非常的慢。

一路走走停停,本来很短的路偏偏花掉了半个多小时。

回到家里喝了一杯水,她又觉得非常的无聊。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段时间不正好可以种瓜点豆吗?

想起上次去镇上从沈老头那里得来的种子,又是钻到屋里一阵的寻摸。

上次的种子其余只看出了几种,还有一些却不知道是什么!

其中一种就是刀豆,刀豆最好的吃法就是清炒或者炒肉了。

在夏季的时候没有菜吃的时候,刀豆可一改善一下口味,而且种下几棵刀豆就够一家吃个够了。

最主要的是,刀豆很贱几乎只要有树的地方它就能够长上去,也不需要你给予多少的关注,丢在那里到吃的时候提着篮子去摘就是了。

还有一种土黄色的种子有写扁平的种子,齐雨洛也认识,是地瓜种子。

这中地瓜,不人们常常以为的红薯,而是一种既可以当水果吃又可以当菜吃的作物。

地瓜的种植就需要很多的精力了,加上种子比较少,齐雨洛想把它种在家里的院子里。

这样在偶尔有空的时候就可以照顾了,不需要特意的花时间去侍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