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后宫甄嬛传同人)陵容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部分(第1页)

予泽顾着我的颜面,生恐礼部那群势利的眼高手低,四处要钱。便时不时的出宫,以楚王身份到安家走一走,以示关注。五天之后,安瑾跑死了三匹马日夜兼程回来,予泽才松散一些。

守过了头七,安比槐下葬,京城各府看在我和予泽的面上,不论亲疏,面上都来凭悼一番,竟也不算冷落。其中晋康翁主、沈家、齐家、马家等妃嫔娘家都有人过来。

安比槐风光大葬后,安瑾上疏感谢皇恩,并请立安璜为承恩伯。玄凌惊讶,宣召入宫问话。不知安瑾与玄凌谈了些什么,玄凌竟是允了。

等安瑾从仪元殿过来景春殿,我看着这个十多年不见陌生的血缘关系上的弟弟,问道:“承恩伯虽是外戚,也可承袭五代,保你三代子孙荣华,你当真想清楚了?”安瑾恭敬的答道:“弟弟心愿,长姐是知道的,十年之内,弟弟必会做出些成绩。至于子孙,若是不肖,有了爵位反倒更不肖,若是有能耐,有无有爵位又有何不同?”

我见他心意坚决,道:“父亲几代单传,无有兄弟。如今父亲殁了,你是安家长子,如何敢不扛起安家大梁?本宫知你心有大志,奈何璜儿年幼,又无叔伯帮衬,你要他如何顶门立户?你志不在此,承恩伯的爵位你瞧不进眼,但是安家的责任你却不能不接!”

安瑾沉默了一刻,忽然道:“弟弟虽人不在京中,却也有知交一二是京城根子下成长起来的。是以京中的事情,弟弟入京不久,也知道些许。”他顿了顿,目视四周。我挥手,退下众宫人,只留下周源宝莺。

安瑾等众人都退了,道:“弟弟曾与二殿下交谈几次,殿下敏而好学过目能诵,虽受年纪限制,也有些观点,令弟弟不得不叹服。然而京城官宦之家都说楚王殿下才学平庸。”我抬眼打量安瑾,他面容平静,既无发现秘密的兴奋也无对秘密的揣测琢磨,仿佛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安瑾对我打量的目光视而不见,以一种不紧不慢的语调温声说着:“自古帝王之家,来来去去总免不了那些事情。楚王殿下在皇子中行二,论长幼只在齐王殿下之下,论嫡庶,齐王殿下到底与皇后隔着血脉。弟弟这几年在外游学,虽不成材,但眼力自认还是得了老师一二分真传。楚王殿下,”他弯起嘴角,露出一个笑容,“人虽小,志向却不小。”

我心中震惊,手上无意识抓紧椅子扶手。竭力绷住表情,淡淡道:“到了本宫这个境地,有些事身不由己。纵然你不想去争去抢,也不得不争抢。更何况……”我盯紧了安瑾,声音突兀的低沉,“予泽素有大志。”

安瑾听到我承认这等翻天之事,依然不动如松。他甚至脸颊上的肌肉也如方才一般轻松,不见一丝抽动。他静默了片刻,道:“长姐可知,以我安家的状况,现今及之后一二十年内,对楚王殿下毫无助益的可能。”

我颔首,道:“本宫入宫至今,不曾得家族丝毫助益,但本宫依然得了贤妃之位。”安瑾垂眉,客气道:“都是弟弟们不够能耐,不能襄助长姐。”我摆了摆手,心平气和的道:“家族虽不曾助本宫,但亦没有拖累过本宫。你和璜儿都是好的,本宫心里知道。”

安瑾微微一笑,继续道:“今上目前膝下八子,齐王殿下为嫡长子,身后站着朱家和汤家①。朱家一门三后,太后依然健在。汤家也是百年著姓大族。晋王殿下母家江家,江尚书掌管吏部,乃实权重臣,且江家在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不容小觑。

四殿下早产身体孱弱,估计是无可能的。五殿下母妃和姨母俱是皇上宠妃,熹容华一朝侍寝,晋位正四品容华,乃后宫前所未有的荣耀。六殿下母家不显,殿下也还年幼,未来如何,暂不可知。七殿下母妃深得太后喜爱,其外公沈自山掌山东军权,且有军功在身。

八位皇子之中,齐王、晋王、七殿下、五殿下皆有可能。楚王殿下母家不显,中庸藏拙,唯二的优势便是年纪略长晋王殿下六七岁以及长姐身居贤妃之位。但是皇上正值青壮之年,待皇子们成年之后,这点年岁优势便算不得优势了。而长姐的贤妃位虽高,将来昌淑妃或许有子亦未可知。还有那甄昭仪和熹容华十年后亦不可知她们是什么位分。”

我听安瑾三五几句便将几个皇子优势分析的一清二楚,心内惊讶他的才具,越发起了令他承袭承恩伯的心思。面上不显,依然淡淡的道:“你分析的不错,只是五殿下和七殿下断无继位的可能。”

安瑾平静的表情绷不住了,他身形微颤抬头望我。不一刻,他深吸了口气,不来追问,只道:“若果真如此,楚王殿下倒有一二可能。”我接下去道:“强强相争,渔翁得利。”安瑾笑着拱手道:“长姐睿智。齐王、楚王、晋王三位殿下同时封王,虽同是郡王等级,但晋王母家太显赫,年岁又幼小,便显得格外恩宠。”

我见安瑾思路清晰,又似乎不畏惧我和予泽惊天的谋划,有心与他分析,因道:“本宫不管皇后和齐王是什么感受,现下父亲殁了,本宫打算为父守孝三年。”安瑾垂首道:“不论将来如何,楚王殿下只十岁,那些谋划成算,还得殿下平安成长才行。”

蛰伏以为成长计,这是必须的选择。

我见安瑾通透,再一次劝道:“本宫入宫之初,你只是十岁小儿,如今你年已十六,再过四年就能加冠。便留在京城吧,本宫和安家都需要你。”

安瑾低头苦笑,道:“正因为长姐和殿下的志向,弟弟越发不能留京了。夺嫡之路,走了就没有退路。若有万一,弟弟总要为安家留一条血脉,这是其一。其二,弟弟在外交游广阔,结识不少有志之士,将来殿下开府,总能挑选一二入眼的纳入班底。其三,弟弟生性懒怠,不适合官场。但是璜儿却真真是个做官的料子,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其四,璜儿年幼,若承了伯爵位,长姐母家更为不显,也是藏拙的意思。”

我微合着眼,道:“你当真一点点也不愿意?”安瑾道:“牛不吃草,还请长姐勿要强按头。”也罢,安瑾虽然有才干,但罔顾他意愿强留反不为美。我无奈的接受现实,道:“皇上那里你怎么说的?”安瑾道:“父母在不远游,安瑾离家求学十年,此为一过。因学业而不能见老父最后一面,反将丧事交付于十一岁幼弟,此为第二过。安瑾无颜继承家业,已开宗祠将璜弟记为嫡子,理应嫡子承袭父亲爵位。”

我见安瑾将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再无二话,道:“你既拟定了主意,便按你的意思来吧。”

①予漓生母悫妃名汤静言。……

作者有话要说:

唔,本周四…周六,青菜家去了,家里木有3G信号,所以不能上网更新。下次更新是周日晚上

第八十四章  二十七日的时间眨眼便过,我除下沉重的孝服,摘下景春殿宫门上两盏白灯笼,宫侍们忙着殿里内外仔细洒扫除尘。除服的第三日玄凌驾临景春殿,我一身素蓝色交领长衫,挽着寻常的坠马髻,取一两点珍珠点缀,些微做出装扮的样子,素面朝天的接驾。

玄凌大踏步进来时,见我一身素淡的打扮,伸出欲搀扶我的手顿住,继而若无其事的收回背在身后,道:“二十七日时间已过,容儿作何仍是这般素净?”我微垂着头,恭敬而冷淡的道:“盛夏炎炎,臣妾不喜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