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本道妙仙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离奇旧事(第1页)

县衙后院。

一捧清水扑到脸上,杨县令醒了醒神。

他也没想到这案子会牵出三十年前的案中案,更扯的是,那具作为罪证的血养木童,竟然当堂活了过来。

这可开了眼界了。

没办法,他只能选择暂时息堂,等着戚巡捕过来。

今日初审时,师爷把一摞摞女童案的卷宗搬到了案头上,然后对着堂下犯妇,将过往案件一一道来,让她认罪画押。

这事儿本不必这么麻烦,但杨县令懂些御人心术,知道堂前有这么多百姓看着,正是自己收拢人心的时候。

试问谁家丢了孩子会不心疼?更何况是被抓去杀害放血。

随着旧案被一件件翻出,围观百姓一个个恨得是牙痒痒,一些彪悍的妇人甚至破口大骂,抓起菜篮子里的瓜果鸡蛋就砸了过去。

大堂正中,柳苏氏一直神情落寞地跪在那,除了偶尔点头认罪外,始终都不执一词。

直到杨县令开始传唤证人,把柳老爷子叫到堂前问话,她的瞳孔里才多了些神采。

“柳老先生,这木童究竟是何物?为何如此邪门,要这么多女童阴血。”

言语间,一干衙役便抬着那座女童木雕来到了大堂中央。

柳老行过礼后,从袖兜里摸出一份抄本呈了上去。

“禀告大人,这本《抱素书》乃我柳家世代木匠传续所著,修一缕抱素还真之妙,盼着终有一日能将手中木雕化活。”

“这修行法传到我这一代,总算是大成,老朽得天之幸,早年便偶得真妙,并在当年裴县令的寿宴上,将一鹏一桃一狸奴纷纷化作活物,一时名传乡里。”

“不过嘛,在老朽之前,这化活之技一直就是我柳家人的心病,我爷爷当年,更是另辟蹊径留下了一门血炼邪法,能炼制出一具能诞生真妙的女木童,也就是大人眼前这具神谙妙童。”

“大人可直接翻到《抱素书》倒数第七页,正是《神谙妙童》的篇章。”

“老朽先前已经仔细查看过这具妙童,确实已经被炼制到了大成阶段,想来这些年老夫在山中隐居,这毒妇便是靠着这具妙童,将抱素还真之意,引到了我柳家作坊的木雕上,让这些木雕变得活灵活现,换来一场富贵。”

听到柳老先生称她为毒妇,本已经心死认命的柳苏氏,嘴角一哂,眼底多出了一丝怨毒。

只听柳老继续道:“不过老朽也有不解之处,想要炼制这妙童,除了血祭外,还需要巧夺天工的技艺,便是老朽自己,怕是也很难做到。这具妙童究竟是如何制成的,还得这毒妇亲自来说,这天下玄门妙法众多,没准与她那姘头和尚有关。”

柳老爷子始终没看身旁的柳苏氏一眼,一想到这贱人昨夜与恶僧温存的画面,就膈应得想剐了她。

“哈哈…”

不等杨县令问话,柳苏氏突然就仪态轻佻地嗤笑了几声。

“柳应物啊柳应物,这辈子你都抱着你那堆木头,何时正眼瞧过我?”

“怎么,现在又恼我给你带绿帽子了?堂外可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以后谁不知道你是个龟公。”

“你们不是好奇这具妙童是怎么来的么?巧了,我这里也有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说到这里,柳苏氏直起身子,头一仰,直勾勾地望向了杨县令。

“大人,犯妇同样有一桩冤情要禀,柳应物不过是个害人性命的凶徒,他既然不念旧情,那今日我便让他给我填命。”

柳老爷子一脸惊愕,怒斥道:“毒妇,少在那里攀咬,我何曾害过人?”

事发突然,杨县令也不好众目睽睽之下,把柳苏氏的嘴堵上。

“你且说来听听。”

柳苏氏酝酿片刻,这才寻了个线头说起,而杨县令与柳老爷子,则不时在旁边一问一答。

于是,一桩埋藏多年的离奇秘事,才在公堂上缓缓展开。

三十余年前,松阳县的裴县令五十大寿,大摆宴席,广邀商贾乡绅。

当时的柳应物偶得造化,正是初出茅庐,想要技惊天下的时候,于是他便登门裴府,想要在县令的寿宴上献艺。

凭他当时的手段,自是让裴府管家看得叹为观止,最后还让他在裴府偏房里住下,等着寿宴到来。

这一住,就出了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