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帝统天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部分(第1页)

立之心昭然若揭。

晋朝派人劝说邓艾归降,但是邓艾却拿出残魏给自己的封赏,征西大将军,凉州侯。

其意很明显,想要吾俯首,这些至少汝得承认,当然若是还有封赏,那就更好了。

晋朝无意再起争端,便承认了其诸多要求,包括调粮草支持。

而得以空出手来的数万大军,在杜预带领下,朝着扬州奔去,毕竟那里已经被吴军围困了半月时间。

同时,一部三万军队从江夏而下,围困安陆,进逼江陵。

在此危机关头,吴主孙休为振军心,竟是带领一班朝臣西出建业,进入武昌行宫,总摄北方诸军事。

“咳咳咳,濮爱卿,如今战事若何,寿春几日可下?”

孙休一脸的被憋闷的潮红,一边咳嗽,一边对旁边的濮阳兴问道。

濮阳兴见此,连忙上前给其抚背顺气,一脸焦急道:

“陛下,您要保重身体呀,只有您好了,将士们才可并力陷城啊!”

……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汉英灵

武汉行宫还是吴大帝孙权时期建立的,地处江夏东,蕲春西部,也是在长江南岸,北邻豫扬。

不过这里地处吴国北部的中段,既能东面遥控扬州战事,又可坐镇荆州,威慑北面来犯之敌。

孙休的到来,自然镇住孙秀,伍延和步阐三督,加上孙休的三万禁军威慑,杨骏杨济也不敢贸然进攻安陆。

表面上,吴国在此中处于胜势,就连晋吴将士都这般认为,对寿春的进攻也是有条不紊,但是只有孙休的近臣知道,他们此时的危机。

当然还有一人知道,那就是远在蜀都的刘谌。

不过他此时无心关注这些,虽然两方都是将军队陈放在荆北,对自己的荆北三郡造成了威胁,但是有文鸯在,刘谌暂时很放心。

此时的他,正在做一件开史先河的事,那就是广建“忠勇阁”。

虽然没有受到大多数文官的支持,这是取信于民,取心于民之事,刘谌势在必行,所以第一笔贸易银两便被刘谌全部用为筹建第一波款。

为了此事,刘谌特意在城南大营举行启动仪式,以此昭告天下,同时,刘谌也没有禁止普通百姓进来,所以还没开始便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

“听说殿下要将吾大毛送入忠勇阁,这是真的假的,要知道他可是去年才入伍的,不算军官吧?”

一个老头说这话的同时,憔悴的脸上有难掩的激动,要知道被史铭记的,更多的是名臣英将,他们这种普通兵士,却是不可能。

“这汝就不懂了,殿下说了,这忠勇阁分三等,天国一级,州郡一级,县镇一级,按照功勋和等级,分级放入,无一遗漏!”

另外一年轻男人看起来很兴奋,他是弟弟阵亡了,不但兄弟骨灰带了回来,“忠勇阁”建成,会放进三级忠勇阁中,不过那丰厚阵亡抚恤金却是早就发了。

如此之类的对话和讨论,在无数人中兴起,很多老人虽然伤心,但是刘谌改变了大汉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政策,所以很多人在无奈之余也是很满足。

见到当兵能永久接受香火祭拜,许多年轻人都是一脸激动地等着,等着刘谌下达招兵之诏。

功成名就可以封候拜将,就算半路不幸,家属亦不愁抚恤问题,自己还不怕被史遗忘,当兵,成为了一种神圣的职业。

“殿下,您这为国为民之心,苍天可鉴,将士可明,末将代属下将士谢过殿下!”

说话的是张翼,他戎马征战大半生,真心服过的没几人,但是刘谌的所作所为,真的让他心服口服。

刘谌微微一笑,将躬身的张翼扶起,道:

“老将军见外了,孤不过是给为这大汉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个交代,心灵慰藉罢了!”

之后,等到张翼上台将局势控制,见到是老将张翼,顿时将士百姓都是噤声,敬崇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