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日掷弹筒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部分(第1页)

金刚得了西一欧叮嘱,在镇外找个荒凉的地方把古董、字画埋了,这些家伙太骄气、经不起折腾,颠簸易碎、易损。然后把那些法币颗粒归公。

半个小时后,40辆马车装满,金刚请西一欧回来处置剩余的粮库,还有七个,装的满满的。西一欧也无奈,没工具,搬不走啊,骑兵是用来打仗的,他们的马不能乱用,自己又不能离开,怕来了真鬼子、众流氓顶不住,带不走就烧,不能留给鬼子。

事情全部处理完毕,现在只有等待西北军动手了,西北军一动手。时间还早,包一牛带人在外围警戒,西一欧命人把鬼子的罐头、饼干搜出来让弟兄们填肚子,又拿出一部分送给搬粮的民夫。一切由金刚出面,金刚怕吓着民夫,把帽子摘了挂在腰后,和民夫们有吃有喝。

民夫头儿见他们和颜悦色,刚才又得过金刚出手相救,大着胆子和金刚聊天,“好汉,俺早就看出你们不是鬼子!”

“哦!你咋知道俺们不是鬼子?”

“嗨!这还不容易,你看你的大胡子这么长,鬼子哪有留长胡子的?”

说的金刚一愣,即而哈哈大笑,“是啊,是啊,这个俺咋木想到?姜还是老的辣,老大爷,嫩厉害啊!”

民夫头儿喝口水,“好汉,俺不厉害,还是你们厉害,嫩一家伙就杀了三个鬼子,俺们都看不清嫩是咋杀人的,像变戏法似的,这叫啥招啊?”

“这叫?”金刚一时想不起来招数名字,“老大爷,俺杀鬼子是见机行事,不论招嘀!”

“好汉,嫩别诓俺啦!”民夫头儿不信。

金刚从腰后拿起帽子扇风,“老大爷,天儿太热,嫩凉快凉快!”眼一看到帽子,有了主意,“俺这招啊,叫做帽子戏法!讲究一下杀三人!”

第八十九章 豫西匪事

“帽子戏法?好名字,好名字!俺记下啦!”民夫头儿心里对这个名字很不认同、很不欣赏,出于对杀鬼子英雄的尊重,还是陪着笑脸,“好汉,嫩们是哪个部队嘀?”

金刚笑道,“嫩猜猜?”

民夫头儿重新打量打量金刚,摇摇头,自言自语,“不像,不像!”又歪着头看看其他的流氓,“还是不像!”

金刚看看自己的身上,“哪里不像?”

“俺是说,你不像八路?”

“为啥?”

“嘿嘿,八路不杀俘虏,刚才有几个鬼子被你们抓住了,你们还把他们杀了。”

“呵呵,老大爷,那你觉得俺们像啥?”

“俺觉得你们像冷娃!”

“冷娃就不杀俘虏了?”

“国军有规定不杀俘虏,可冷娃没少杀,鬼子太坏,该杀,二狗子太孬,该宰!”民夫头儿越说越来气。

“老大爷,实话告诉你吧,俺们是拉杆子替天行道嘀!”

“哈哈哈哈,老总,别吹啦,像你们这样的杀人水平,鬼子也撵不上,肯定是正规军!别以为小老儿年迈,俺头不昏、眼不花、耳不聋!”民夫头儿摆起了老资格。

哈哈呵呵嘎嘎,旁边的流氓们笑起来,民夫头儿见他们取笑,说着说着站起来,“各位老总,你们装啥都行,千万别装胡子,俺年轻的时候也当过胡子!”

“哦!是老前辈啦!”金刚遇到了同行,想听听他的高见,“坐下说,坐下说,嫩以前在哪儿拉杆子啊?”

“河南!不过不是拉杆子,俺是跟老大混口饭吃!天天在刀口混,厌倦了,就回来种地!”

哟!还在河南那块干过,金刚是河南人,对河南的事感兴趣,递上饼干,“嫩说俺们咋不像胡子?”

民夫头儿坐下接过金刚递上的饼干,“老总,俺头回吃饼干,怪好吃的。”

旁边的流氓听的有意思,“老乡,说说!快说说!”

一个民夫后生在问,“山西好好的,为啥到河南当胡子?”

民夫头儿巴嗒了两口饼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说。各位老总,人有人路、马有马路,土匪也有土匪的规矩,土匪有 “山规”也有忌讳,条条框框多着哪!比如说,你们吹唿哨就犯了忌讳!”

“啊?吹唿哨也犯规?”让金刚大为不解,他半路出家当了土匪,对山规、忌讳并不太了解,而西一欧订的规矩也不多,关键西一欧也是外行。

“不知道了吧?老总!”民夫头儿面有得色,“吹唿哨一来容易暴露目标,二来唿哨是被胡子当做鬼神召唤的声音,在俺们年轻的时候谁要打唿哨立刻被扫地出门!”

金刚、白玉米听的好奇,难怪格格、马黑子这些冥王岭的老土匪从不打唿哨,西一欧这个大外行当了一把手,把很多土匪规矩都破坏了,他小时候天天用唿哨招唤青花马、小狗哟希养成习惯,半路出家的石头、金刚厌恶土匪琐规,唯西一欧之命所从,平时军事化管制,没有一点土匪的毛病,举手投足都是“兵”味十足,还振振有词曰,我们是流氓不是土匪,我们流氓要讲职业道德,什么土匪臭规矩都免了。格格爱屋及乌对此不太认真,马黑子他们只知道规矩、但嘴笨说不出个道道来,大家想想也作罢,再者说,土匪的暗语、口令大到衣、食、住、行,小到针头线脑,事无巨细、全部都有暗语与之对应,能写成厚厚的《土匪手册》,足可以与《辞海》比美,读书识字的记起来也要半年,费劲之极,入伙的人月月增加,当头领的不管、下面的人更不操心。现在听来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总算找到懂事理的人了,不住口的问,周围的流氓也上来探听,这个民夫头儿可真是老江湖,把土匪的事儿说的一清二楚。

现在世人都道湘西的土匪和东北土匪强悍,一说土匪都知道湘西的“榜爷”、东北的“座山雕”,却不知河南土匪更为泛滥,豫西、东北、广西、湘西成为“中国土匪四大名窝”。豫西指的是今三门峡之卢氏、陕县、灵宝,洛阳之嵩县、伊川、洛宁、栾川、宜阳、洛宁,平顶山之临汝、宝丰、鲁山等地,八百里伏牛山脉连绵起伏、树木森然滋养了豫西人气,成为乱世土匪的乐园,用老百姓的话讲:山高林密好藏身,作案以后好周旋。洛阳地处豫西中心,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夏、商、周、汉、隋、唐等十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民风剽悍,崇尚勇武,但地处中原,饱受战乱、民生凋敝,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遇到欺压就拉帮结伙、铤而走险,这些在华夏文明发源地生长、熏陶的土匪表现出了高人一等的素质,组织严密、武装水准极高,豫西土匪从民国初年起出了不少成名人物,如白朗、孙殿英、张治公、关金钟、王天纵、张寡妇等。例如清末民初宝丰县的白朗起义,1911义至1914年,历时三年多,拉杆子时才二十多人,最终发展成三万多号武装,从河南打到安徽,从湖北打到陕南,纵横千里,攻破县城四十余座、曾与二十万北洋军队作战,举国震惊。豫西的土匪在历史上不出名在于,一是他们距现在时间太远,没有和共产党部队作战,比如说“榜爷”和“座山雕”两个家喻户晓的土匪在1939年时充其量算是占山的小混混,抗战结束后与解放军交战,因沾解放军的光,作为反面教材,历史上才有他们这一号人的名字存在;二是,他们拉杆子解决温饱后,土匪事业做大做强,这就有了资本,改为投奔官府,转成白道,当时在河南的军阀多半是土匪出身,互相自报家门时往往自称:小弟不才,乃是嵩山学院出身。“嵩山学院”即代表土匪窝的意思。这些转成白道的土匪又不停*占山的土匪,黑白自古不两立,这在土匪们心中颇为不齿,本在老百姓心中就是祸害,所以没人待见他们。如伊川巨匪张治公,精明强干,深谙世故,生的书生模样、长相斯文腼腆,人称“白面书生”,迅速崛起后带手下投奔镇嵩军,他心狠手辣、善于抓住机会,很快成为镇嵩军首脑,经常统率上万人马作战,1920年,他带兵围困西安8个月,饿死百姓数万。在中国近代史上出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原是豫东人,跑到豫西当了土匪,事业强大后,投奔直系军阀张宗昌当上师长,1928年掘了慈禧皇太后的墓,遭到世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