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山贼与书生(第1页)

【古时候的山贼不打劫赶考的书生,遇到书生后一般都是掉头就走,难道是瞧不起书生吗?

哪位山贼兄弟能给家人们解释一下啊】

这话一出,万界哗然,进京赶考的书生也敢抢劫,这是对朝廷公开挑衅吗?

不少君王也是很好奇,询问是否有此类事情,一旦有,就要考虑剿匪的事情了。

不少官员,互相对视,笑而不语。

倒是不少平民百姓和富商走镖,想起之前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倍感为力。

宋之前的书生大多还是有些武力值的,加之出行带上的随从,即使遇到山贼,还是可以一战的。

至于之后的,想想自己的武力值,体力,倒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天幕中传来答案

【我是求财,不是求才,你说我图他干粮还是图他才学,还是图他高中之后的斩立决。

你见过那个黑社会抢高考生复习资料和准考证的。

五一遇到个武举人,不就相当于给他开了个小副本嘛。

有钱的书生咱惹不起,先不说我们打不打得过护送他们的家丁保镖。

但凡这些富家书生少根毛,他们背后的家族都能让官府带兵扫平咱们的山寨了。

穷书生十年寒窗十年没上班,兜里穷了个叮当响。

还不如抢劫街边乞丐来的划算。

万一他身边还有个聂小倩、白素贞、或者七仙女这样的投资者,我估计当场就没了。

这种低收益高风险的买卖,谁爱接谁接。】

唐朝以前的有些疑惑何为进京赶考,不过却懂了,杀书生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唐代及其以后的朝代,不管是何种家境,家中村中有读书人的都深以为然,秀才以上在官府都是有备案的,更不要说能上京赶考的都是举人,举人本身就是能直接授官的。

每个举人都有亲朋好友,还有同窗老师。

没能赶到客栈,只得与几个同窗同宿野外的穆举人,看着天幕,也是甚觉有趣,吩咐书童点起篝火,再烧些热水,几人一起观看着。

(被抢前书生:我可能考不上状元了

被抢后书生:这个状元我当定了)

看到这个评论,穆举人也是哈哈大笑,对着友人说到:“极为励志”

几人关系极好,不介意这些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是极是极。”

韩愈,坐在院中桌椅旁,悠闲的饮茶,此时正是考了三次科举还没有中,也是觉得自己要不要去郊外逛逛,看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说做就做,让管家安排相关事宜,出去游玩一番。

当然没有遇到什么事情,去的地方也不危险,只是一次普通的踏青。

不过让韩愈有些惊讶的第四次科举倒是考中进士,倒让他有一丝丝后悔,此事做的有些晚。

(古代读书的至少是个寒门,你把他干了,儒家其他人不搞你才有鬼了,毕竟要维护儒家的统治地位啊,寒门也是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