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5章 上古八大姓氏(第1页)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姓氏其实在古代则不然,中国自古就有百家姓的说法。

而百家姓“赵钱孙李赵吴郑王。。。”则是从上古八大姓演变而来的。

上古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仔细看会发现这几个字里面完全都带有“女”字。这是因为我国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所以姓里面包含女子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古代男人对于之前是母系社会心里有些不喜,尤其是古代男尊女卑的大环境,好很多男人不愿意承认更早以前男子在女子之下,整个社会是由女子主导的,这让人情何以堪。

北宋初年,刚刚被编纂好发行的《百家姓》一书则是很受人们的喜欢,中国族姓观念很浓厚,立家谱、族谱相当普遍。

很多人买到书的第一眼看到,就会找找自己的姓氏是排在第几,其实很多人是对于这个排名很不满意的,赵也就算了,到底是皇族的姓氏,其它的为什么靠前,为什么自家家的姓氏在后,就挺不服气的。

宋朝以前,秦汉隋唐时期,《百家姓》还没有被重视,心思活络的皇帝已经想着让手下的人去编写一本本朝的《百家姓》了,至于第一个,那肯定是皇帝的姓氏在第一个了,谁敢越过皇帝,谁敢让皇姓成为第二,这么大胆,不要命啦。

至于是否抄袭,不能存在的,后世可以以史为鉴,自己也是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知识罢了。

皇帝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第一是朕的,爱卿们好好表现,这第二第三第四的位置可还空着呢,只要你们好好做事,不是不能在进一步的。

至于已经编好的书也不打紧,朕不介意下道圣旨或者口谕,改一下就好了。

皇帝在前面拿着一根胡萝卜吊着,自然有人更加卖力的工作,不仅自己能加官进爵,更能成为让家族骄傲的的人,拼一把!

【姬,是黄帝的姓氏,相传因为皇帝出生在姬水,所以姓姬。

周朝的天子皆是姬姓,为姬姓的传承。周文王姬昌的祖父檀公是上古周氏族的领袖,根据推算,他是黄帝的第17世孙。

周朝分封的各诸侯吴、郑、鲁、燕、卫、晋、魏、韩、秦等等,都是现在常见的姓氏。由姬氏衍生出来的百家姓有411个,而这411个又衍生了更多的形式。】

【姜姓出自于炎帝神龙氏,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部落便以此为姓。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后,分封于齐地。

战国时,田氏代齐,姜姓子孙分散,有的用齐国的国名为姓,有的延续姜姓,之后衍生出102个姜姓的分支。如吕、谢、许等单姓,还有东郭、淳于等复姓。】

【姒姓,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但它却有4000多年历史,来源于帝禹。

帝禹是夏朝的奠基者,姒为夏的国姓。姒姓演化的旁支姓氏第一个,就是以国名为姓的夏,然后还有曾、廖、相、鲍等等。

现在要找姒姓的人,得到绍兴的禹陵村,只有世代为帝禹守陵的人,依然坚持这个姓氏。】

【提起嬴氏,最先想到的是秦国的君王,比如嬴政。赢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国姓,赢氏的祖先皋陶曾是是华夏的一个部落首领。

嬴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有秦、赵、马、江、徐、廉、葛等等。如今赢姓的人遍布各省,非常分散,但总人数也不多。】

【妘姓更少见,来自火神祝融氏的后代。周朝时,妘姓就少,只有几个不太知名的小国有。如鄅国、夷国、偪阳国,妘姓是他们的国姓。

但它后来衍生的姓氏却在现代很常见,比如董、彭、曹、鄢等等。也还有一些比较罕见,比如芈、斟、秃、己等等。

祝融的后代,被周天子封在罗地,到了春秋时期,罗国被楚国灭掉,赶到鄢地去,这些人南迁之后,就以罗和鄢作为姓氏。】

【妫姓,是以妫水地名为姓,据说帝舜姓妫,也可能姓姚。帝舜建立了有虞国,后禅位于帝禹。

妫姓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陈国、齐国、遂国,因此衍生出陈、田、齐、王、薛等现代的大姓氏。

现代几乎没人保留妫姓,只用其衍生的姓氏。这一点倒是着实让人可惜了。】

【姚姓,来自帝舜,到现在仍是百家姓中的大姓。

姚姓的来历有个说法是帝舜的妻子名叫癸,由于那时候是母系社会,因此用他妻子的名作姓氏加上女字,写为姚字。因此说帝舜姓妫或姓姚都没有错。】

古人听完天幕的详细介绍也是有些明白了百家姓和八大姓氏之间的关系。

所以很多不同姓氏的人,其实很多年前也是很可能有着同一个老祖宗啊,很多人已经再查自质的族谱了,往上查查很多辈以前的,不同姓氏的可能会关系比较远点,但是同一姓氏还是可以联络联络感情,增加交流。

看在同一个老祖宗的份上,也算是多个亲戚多条路了,这关系也就攀上了。

(简单的说,就连姓这个字,都是女字旁,女生。姓本就是为了区分不同血脉来源于哪个女性。)

古人点点头,这个说法倒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男称氏,女称姓,秦始皇统一之后,因为他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姓氏也合而为一,可惜封建社会主要是男权掌控,男权压迫女权,冠姓成为了男性赋予的权利。)

古代男子只能沉默,天幕倒也不用这么直接,还有一些人小声的反驳着并非男人之过的说法,至于女子即使心里不服也是没有办法,改变大环境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能有这样魄力和能力的少之又少。

(当然现在的姓氏也不全是八大姓演变来的,还有很多是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等改编过来的,比如清朝的皇室爱新觉罗,在清朝灭亡之后,爱新觉罗大多部分都改姓为“金”,因为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之意,比较尊贵。

爱新觉罗的后代有的把姓改成了启,还有的十分低调,改了一个常人不用的姓肇。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

康熙心里一梗,变了的脸色也恢复过来对后世改姓“金”也是有些不大满意的,不过不开心也没办法,大清都没有了,爱新觉罗的子孙也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去附和时代而不是让时代来迁就自己

清朝的皇帝、亲王、贝勒等宗室也是不满意,大清没了,爱新觉罗整个姓氏都没有保住,心中有一丝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