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白山下好种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部分(第2页)

等志新回到参场子,正好看见妻子领着家里的这些孩子们在切豆角茄子,晒菜干呢。已经过了立秋了,这个时节才是晒菜干最好的时候,早了白搭,晒干了也会长毛坏掉。而立秋之后就不一样了,菜干不容易长毛,能够放的住。今年住在山上,春天的时候也种了很多的茄子豆角什么的,一时半刻的吃不完,最好就是切了晒上。这样,到了明年开春,多少还能有些菜吃。

薛氏在切豆角,这豆角长得很宽,扁平的,切成丝最好了。薛氏在那切,静涵他们就端着盆子往破席子上倒,然后摊开晾着。朱氏这边切得是茄子,切成了两种,一种就是单独的一片一片,晒干了炖着吃。另一种则是做茄盒那样,两片连在一起,这种晒干了,过年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炸茄盒了。

陈氏一见大儿子回来了,就问道,“志新啊,咋样,咱家坟地那头没啥变动吧?这离着远了,也看顾不到,别再那地方漏了啥的。”

“娘,没事,都挺好。我带着镰刀和铁锹呢,草都割了,也都添了土,娘放心就是。”志新犹豫着要不要说出碰到老四的事情。

知子莫若母,陈氏一看志新那种吞吞吐吐的样子,就知道他有事想说。“有啥事还不能跟娘说的?看你那样,要是让孩子们瞧见了,还不得笑话你?”

“娘,今天我看见老四了,他。”志新也不知道怎么说好。

“老大,别说了,你也不用替老四圆全,他是个什么样的我还不知道?他早就被韩家给拿捏的没个主意了。算了,别想那些,就当是没养过那么个儿子算了。别跟你爹说,他那个暴脾气,说了还得生气。你爹年纪也不小了,能省点心就别烦他。”陈氏一听是志德的事情,就不再让志新说下去了。

志新点点头,“娘,我知道了。那你们忙吧,我去参地里看看。再有一个月就该起棒槌了,这个时候棒槌长得最,咱们得当心着些。往年也有这个时候来偷棒槌的,这东西太值钱了,千万的小心。”说着,志新就去遛串儿了。大白天的,只需要到四周看看,有没有哪里有漏洞之类的就行,主要是看看参场子外围有没有闲人出没,就怕有提前来踩盘子的。

陈氏叹了口气,伸手抹了一下眼睛,低低的叹道,“唉,要是个个都像老大这样,该有多好?偏偏生出那么个没良心的来,连亲爹娘都不要了,只顾着媳妇和丈人家。”

“奶奶,席子不够用了,再找点啥啊?”静涵在那边喊道。

陈氏听见了,赶紧转过身来,“那就用叉子呗,用叉子晾茄子干,席子上放豆角丝,这不就够用了吗?”说着,就去找叉子去了。

☆、第六十一章

这天静涵闲着没事,就去参地里遛遛。她走的正好是今年要做货的那一片,这里是重点看护的地方,要是不注意的话,万一丢了棒槌,可是要赔钱的。

木头棚子底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叶子。这个时候的人参,已经长到了极致,好的地方,大概能有一尺多高,紫黑色的茎,上面轮生六片掌状复叶。看着眼前生机蓬勃的人参,静涵自然是欢喜的很,今年的年头不错,看来人参又能丰收了。

风儿吹过,参叶片片摇摆,露出里面点点红色。红色?那是什么?静涵赶紧走到跟前,拨开参叶一看,是一朵参籽。静涵看了,才想起来,掐参花的时候,一般就是一遍过去,有的人参出的晚些,参花长得小,所以当时就会落下。之后谁也不会再注意它,到了这个时候,就会长成参籽了。

似乎有什么再脑子里一闪,静涵就在池串儿里,来回的翻找。果然,发现了不少这样落下的参籽儿。这些要做货的人参,上面的参籽竟然比打冻的那些朵还大,籽粒似乎也更饱满。静涵小心的把参籽掐下来,不能太用力的,要不就会掉了,毕竟熟的太过了。

看了一下,一丈棒槌里面,竟然能够掐下十来朵。静涵赶紧的到旁边那一串儿看看,果然里面也有。这些参籽,如果不摘下来,也就瞎了。今年秋天起货的时候,参籽会被碰掉。而人工种植的人参籽,在野生的情况下是无法存活的,即便是在这土里出了苗,也会烂掉。

静涵赶紧回到自己家的房子,悄悄地找了篮子,然后拽着文翰他们出来,大家一起来到静涵刚刚看的地方。“大哥,你看,这些棒槌叶子里面藏着参籽儿呢,咱们把参籽掐下来呗?”

文翰朝着静涵指的地方看过去,果然发现了星星点点的红色。“这个好吗?这些可不是咱家的棒槌呢。”文翰有些犹豫。

“为什么不行?一丈里面也就是十来朵,一家十五丈,能弄多少?谁会在乎这些?再说了,他们哪会有功夫来掐这点参籽啊?可是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闲着也没事。而且今年这些做货的也得有两千多丈呢,要是都像咱们看到的这样,那就能弄很多了。反正咱们不弄,参籽也会落到地里,啥用都没有不是吗?”静涵跟哥哥分析着,其实在前世的时候,看参人要是能够忙的开,都会去捡人家漏下的参籽的。还有一些人,会专门等人家起完了棒槌之后,再用四齿子在地里翻一遍,捡那些漏掉的参须子或是小棒槌的。这种行为,叫做拦,也就是捡漏儿的意思。所以会有拦棒槌,拦栽子这些说道。

以前起参的时候,静涵没跟着,自然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拦棒槌的。但是这种行为,在前世,可是看参人的一项福利。有的看参人,一年秋天都能拦很多的棒槌和须子,光是这些,也能赚一些钱呢。

文翰听了静涵的话,低头想了一下,觉得静涵说的也有道理。“行,那咱们就听你的。咱们掐的时候注意点,别把人家的参叶子给弄倒了。”

文成还有静婉她们全都点头,这个不用文翰嘱咐,她们也明白的。

静涵又叮嘱了一句,“掐的时候小心点,那参籽熟的太过了,一碰就掉,不行就直接撸下来。”

大家点头,然后各自找了地方去摘参籽了。还是像以前一样,两人一组,对面跪在池面子上,然后用手拨开参叶子找参籽。对于这些小孩子来说,眼尖手的,干这个活是很适合的。没多会儿,静涵和静婉就找了五六丈了,看着篮子里面逐渐增加的参籽,静涵心里就别提多高兴了。参场子里大概有两千来丈做货的棒槌,基本上都是像他们看到的差不多,每一丈里都会有漏下的参籽。这样算下来,他们弄到的参籽,会比自己家留的多一两倍呢。这可就很多了,或许明年,家里可以多要些参土,然后多撒籽。再过几年,家里就可以多栽一些人参了呢。

许家的孩子都不傻,自然能够想明白这些。所以一个个的都卯足了劲儿,眼睛盯着参叶之中,生怕落下了几朵参籽。

这样挨个地方找参籽,虽说一丈里面只有十朵八朵的,不累。但是也要挨着扒拉,所以也不算太。一上午,静涵和静婉也才找了三十来丈,文翰他们也都差不多,三组加到一起,能找个一百丈就不错了。

不过,看着篮子里满满的参籽,大家就觉得累点也是值得的。一上午摘得这些,大概能有自己家留的五分之一那么多,这才一百丈呢,要是全都摘下来,那得有多少啊?所以小家伙儿们一个个的眼睛里闪着银子的光芒,全都兴奋的不得了。“咱们赶紧去吃饭,然后下午抓紧摘。这都熟透了,再过几天,还不得风一吹就掉地下了?”文成说道。

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各自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