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白山下好种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部分(第2页)

大家又说了些关于成亲的细节,然后就是坐在那聊着天。薛氏是静雅的母亲,今天自然得在屋里陪客,所以厨房那边,就有朱氏和韩氏帮着照看着。厨房里有附近的几个媳妇,还有红莲她们几个丫头,都在各自忙活着中午的饭菜。

到了午时初,饭菜全都准备好了,大家在会客厅里摆了酒席,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酒席。

静涵几个在后院陪着静雅,所以就让丫头单独弄了一桌,姐妹四个在后院吃了饭。

等到未时初,岳家人这才告辞往外走。志新兄弟三个送到了大门口,跟岳思远他们再次道别之后,岳家人上车走了。

兄弟几个回到了会客厅里,陈氏就说道,“岳家送来的东西,连同定亲送来的礼金和首饰,全都给静雅带走。另外咱们不是还给预备了十八抬的嫁妆么?加在一起就能有二十八抬了。这样在咱们镇上也就算是够好的了,明面上的嫁妆也只能这样,剩下的我再给静雅留一百二十两银子压箱底。你们看行吗?”

志新三兄弟都没有意见,薛氏觉得有些过格了,“娘,不用这样吧?当初慧心成亲,咱们给预备了十六抬的嫁妆,就已经够出风头的了。这静雅咋还能比慧心还多呢?这不好吧?”

陈氏笑笑,“美林啊,慧心出嫁那是哪年的事了?那时候咱家和现在能比么?陶家和岳家也比不了啊?行了,就这样,不光静雅,以后静涵、静琬她们成亲,嫁妆最少十六抬,压箱底的银子最少一百二十两。咱们拼了一辈子是为啥,还不是为了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咱家这些个孩子都懂事,给他们花钱,我不心疼。”

老爷子在一旁也说道,“行了,就这么定了。咱家一年还有这么些进项呢,咋地也不能亏了孩子。老大啊,你们两口子就把静雅的嫁妆归拢好了,这离着成亲也没几天,别耽误了。”

既然老两口都这么说了,薛氏也就不好再说啥,反正女儿的嫁妆多更好,那是给女儿长脸呢。“爹,我们知道了,这就去准备。”

陈氏把刚才的单子交给了薛氏,让她拿给静雅,薛氏拿着单子就去了后院。来到后院静雅的屋子,正好姐妹四个在那唠嗑呢,薛氏就把彩礼单子递给了静雅,“那,这是岳家今天送来的彩礼,你奶奶说了,除了吃食留下,剩下的全都给你带走。”薛氏心里当然是高兴的,女儿有这么些的嫁妆,以后在婆家日子就能过的好些。

薛氏又把今天岳家说的关于成亲后分出去过的事情,也都告诉了静雅。

静涵在一旁听着,到时对岳家这个家规很佩服。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将就一大家子在一起,人多了热闹。当老人的都希望儿孙在跟前,这样才显得家里人丁兴旺,团结和睦。像许家已经算是特例了,三叔和四叔成亲之后就在外面过,也是因为三叔在县里的药铺,而四叔是在镇上开了学堂。而二叔不就是没分家,一直跟大家伙在一起么?没想到这岳家更是特别,竟然老人都不跟儿子在一起,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想想这样也好。儿子成了亲,就是大人了。若是还在父母的跟前,事事依赖着父母,还真就是成不了大器。

“大姐,你这可倒是不错,进了门就分出去过,不用伺候公婆,小两口过自己的日子。恩,这个挺好的。”静涵真心替静雅高兴。

薛氏扯着静雅的手,嘱咐道,“话虽然这么说,可是鹏程毕竟是独子,你们一定要经常回来看看。反正县学里也不是那么严,有空就回来住几天,这当父母的,哪里能不想孩子啊?”

静雅点点头,“娘,我知道了。娘放心吧,静雅会好好的对待公婆的。”

薛氏又和静雅唠叨了几句,这才从静雅的屋子出来,家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呢,薛氏哪里能闲的下来?

送过了彩礼,离着成亲可就不远了。家里整天忙忙碌碌的,要预备送亲的酒席,还要商讨送嫁的人选。

十月初四这天,许家的院子里就盘好了几个灶台,请来的厨子开始预备明天酒席上用的东西了。有很多东西都是要提前准备的,该烀的烀上,该过油的过油。厨子领着五六个徒弟在那忙活着,也有附近的媳妇们在这帮着摘菜、洗菜。

静雅的嫁妆已经全部都弄好了,放在了前面的会客厅里。二十八抬的嫁妆,全都系着红绸子,显得很喜气。

薛氏这回就不能再动手干活了,只是在那管着库房,人家要什么东西,薛氏就去给找来。静涵和静琬两个也帮着薛氏掌管着一应的物品,拿出去什么东西,她们两个就在本子上记下来。

所有要用的家什都是从专门的地方租回来,文翰和文成兄弟几个赶着牛车去拉了好几趟。子轩从村子里回来,也帮着忙里忙外的。兴家的酒坊里忙不开,就让妻子也过来帮忙了。

许家这几年在镇上和邻居都相处的不错,所以一听说许家要嫁女儿了,很多人都喊着要来喝喜酒。志新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决定预备四十桌的酒席。这么些的酒席,一拨当然是放不来的。好在当地的习俗是流水席,开席之后,只要来人凑够了一桌就上菜。吃完了这一桌,撤下去碗盘剩菜,再继续安排下一波。所以在许家的各个院子里都摆上酒席,应该是能够摆的开的。

这酒席上不能光是米饭,也得预备些馒头,北方人其实还是爱吃面食的。于是朱氏就带着人在附近的邻居家里,发面蒸了十来锅的馒头。“三嫂,这些馒头也不够用的啊?”韩氏看着那盖帘上一个个雪白的馒头说着。“那就明天再焖些米饭吧,也不能光是馒头,有人爱吃米饭。”朱氏说着。

☆、第一百三十一章迎亲

许成宽的堂兄堂嫂带着儿子儿媳都来了,许家在这边亲戚不多,薛氏更是没有娘家人,所以添妆的人也就不太多。倒是有几个村子里和薛氏相处很好的,也来给添妆了。一般的人家,也不过就是块尺头,或者是几块帕子,要不就是荷包之类的。许成宽的堂嫂给了一根银簪子,她那两个儿媳合伙送了一对银镯子。

“嫂子,你看看你,哪里还用这么贵重的东西啊?两个侄媳妇也是,家里孩子也都不小了,正是用钱的时候呢。”陈氏这个人吧,总是爱为别人着想,所以一看见这些东西,就忍不住说道。

“这是咱们家的喜事,咋地?我这个当奶奶的,还不能给孙女点东西了?她们两个当婶子大娘的,还不兴送点好玩意不成?”许成宽的堂嫂笑着说道。

陈氏刚想说点啥,外面又有人进来了。“二姑,我爹和我娘不能来,让我们两个来给侄女添妆了。”进来的,正是陈氏二哥家里的两个侄儿和侄媳妇。

陈氏一看见娘家人,那更是乐开了花,“,小福,小顺,领着两个侄媳妇过来坐。”从慧心成亲以后,许家和陈家就渐渐的恢复了走动,每逢年节的,陈氏也都会打发人过去看看她的二哥和二嫂。这次静雅出嫁,倒是也告诉了陈家的。“你爹你娘都还好吧?”陈氏如今年纪大了,过往的恩怨早就忘没了,如今也只剩下这么一个二哥还走动着,所以也是时常挂念。

“二姑,我爹和我娘都挺好的,就是岁数大了,懒得走动,所以才让我们过来看看。”陈天福说道。

陈天福的妻子秦氏仔细的打量了静雅,忍不住夸道,“二姑,人都说女大十八变,这可真是不假。你看看咱们静雅,长得这个水灵劲儿。别说,这静雅的相貌。还真就跟慧心妹子有几分相像呢。二姑家的这些个女娃,个个都是好相貌。”说着,秦氏就拿出了一对儿银脚镯出来,放到了托盘里面。“表侄女,这是我和你二表婶合伙给你预备的。这对脚镯的意思,就是你不管走到了哪里,都要想着娘家。”

静雅赶紧的点头,“多谢大表婶,二表婶,静雅记着了。”

许家的亲戚的确是不多,挨个的都添了妆,最后就轮到朱氏和韩氏这妯娌两个,还有慧心了。朱氏拿出来了一根赤金的凤钗,韩氏则是拿出了一根碧玉簪。朱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