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无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忧的是这几位主子若在蒲华出了什么差错,别说头上这顶乌纱帽了,怕是全家的性命也难保,所幸有御林军全权负责娘娘及太子与公主的安全。

走进花田,有些花农正在干活,见来了一位衣着高贵华丽的夫人,身边随行的还有一位俊俏少年,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行,又见有大批侍卫护行,加上已被知府提点过,皆知晓是皇后娘娘及太子殿下,忙跪地道:“皇后娘娘千岁!太子殿下千岁!”

孟淑兰温和笑笑,燕瑞回道:“都起来吧,皇后娘娘与本殿只是过来随意瞧瞧,你们做自己的事便是。”

众人闻言都起来忙活,虽说如此,却都是忍不住偷偷往皇后那边瞧,这是京城宫里边的人,一国之母,一辈子能见着几回呀!那太子殿下虽然年幼也颇有威仪,皇后娘娘与太子的身后有个俏丽的丫鬟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想必就是七公主了,这几位主子真真是天仙般的人物,平日见着的那些个过来游玩的大官家眷没一个能有这样的风华!

“瑞儿,母后年幼时曾跟着你外祖母时常来蒲华小住一段时间。母后的外祖母,靖安公主的生母温才人便出身蒲华,虽生的美丽,却只是个普通花农的女儿。”孟淑兰回忆道。

当年武帝陛下南征归来途经蒲华,蒲华的女儿个个都如鲜花儿一般,使这位风流帝王止住了自己一贯疾速的脚步。因缘巧合之下,伟大的战神武帝陛下见着了这位秀丽的农家女子,便带回了宫封了才人。只是平淡如水怎能留住好冒险的帝王的心,于是这位令人艳羡的平民女子生下一位公主之后便失宠了,尽管小公主容姿出色,却随着不得宠的母亲成为那班驳的宫墙上消退的底色。

睿帝陛下继位之后,为了笼络那位大器晚成的中年将军,突然忆起宫中还有一位因不得宠而早已过了适嫁年龄的公主,便下旨封这位公主为“靖安公主”,指给了已至中年却未娶妻的将军。大婚之日,脂粉未施的公主上殿前辞别兄长,睿帝陛下及众臣才知晓这位默默无名的公主原来竟生得如此秀丽端庄、晔兮如华,真正是丽质天成。只可惜如此风姿的靖安公主早早便过世了,只为那“红颜薄命”添上了淡淡的一笔。

“爹爹常年征战在外,娘亲便经常带我来这里小住,最后一次来的时候娘亲的身体久病不愈,回京城后不久便去世了,爹爹也未能赶回来。”孟淑兰有些伤感道。

“母后,那温家现在可还有人?”燕瑞若有所思道。

“应该是有的,当年温才人家中尚有一位兄长,温才人入宫加封后知府对温家很是照拂,幼年时娘亲带我去过温家,温家兄长已有一子二孙,家里也算富贵,过得不错。已有好些年没有来了,也不知道温家还在不在蒲华。”孟淑兰感叹道。

见着母亲怀念的神情,燕瑞提议道:“母后,儿臣派人去查探一番,若还在便去看看可好?”

“问问于知府不就知晓了?”孟淑兰不解道。

燕瑞笑着解释道:“还是不声张的好,多年未曾来往过,若惊动了知府怕是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

孟淑兰闻言,不禁欣慰道:“瑞儿大了,想得周到了。”

素日稳重老成的少年对母亲轻轻一笑,带着几分腼腆,心里默默道:母后,您高兴便好!

双成

待御林军暗访之后,燕瑞知晓这温家仍在,虽是花商但已算得上是大户人家,便告诉了孟淑兰温家的现状,二人商议后决定知会对方一声,暗里去看看即可。

温家今日全家上下都颇为紧张,个个都面色凝重。偌大的宅院里安静得有些异常,下人们都不见踪影,只见那几个主子忙得热火朝天。原来是当家家主接到皇后及太子要暗访的消息后,便谴了下人休息一日,招待的活自然由女眷自己来做,好在本是花农出身,如今也只是商人的身份,婆婆媳妇们都会两手,倒也不慌乱,就是心里头紧张得很,生怕皇后和太子不满意,便也带了十二分的谨慎。

临近正午,一辆极普通的马车停在了温家门前,驾车的小厮上前叩门,不一会一个年轻人便开了门,小厮直接将车驶进门,那开门的年轻人四处看看,快速将门关上。

马车进了门到正堂前便停下了,先下车的是一个锦衣少年,他站定车旁伸出手,一个端庄秀丽的妇人搭着他的手慢慢下车,随后是一个丫鬟抱着个娃娃。温家众人早已等候在此,忙下跪行礼道:“皇后娘娘千岁!太子殿下千岁!七公主金安!”

孟淑兰坐上主位,温和笑道:“都起来吧,今日就是暗里来看看,不用多礼了。”

“谢娘娘!”

燕瑞坐至另一主位,淡声道:“都坐吧,前几日听母后提及外祖母的生母温才人便是出身蒲华,本殿才知晓原来蒲华还有亲戚。母后早年曾来拜访过几次,本殿见母后甚为怀念,便着人询了询,才知道你们还留在此地,便想陪母后来看看,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光临寒舍是温家莫大的荣耀,怎会麻烦,再说今日乃是草民的家眷亲自下厨做了些家常小菜,一点也不麻烦!”一个老者受惊道。

孟淑兰细观这位老者,觉得有些面熟,但时隔多年不能确定,便试探地问道:“这位可是家主温芳?”

“回娘娘,是草民!”老者忙跪道。

“起来吧,都是亲戚,不必多礼,今日不用跪来跪去的。昔日本宫随母亲过来曾见过你,按辈分你还是本宫的表舅舅呢。”孟淑兰和声道。

“劳娘娘惦记!”温芳闻言竟老眼湿润。

见到昔日的亲人,孟淑兰心里很是高兴,微笑道:“来,介绍介绍小辈,本宫都不认识了。”

“是!”温芳起身,示意两对中年男女上前,介绍道:“这是草民的二子,老大温英,老二温安,草民仅有这二子,旁边的是他们的媳妇。”

说罢他又拉过一个少年道:“这个是草民的长孙,老大家的长子温言。”那少年已有十七八的年纪,面貌像他父亲,端正普通,但很稳重。

“这是老二家的长子温桑,今年十岁了!”温芳有些骄傲地说道,看得出他极喜爱这个孙子。这温桑长得眉清目秀,双眼灵动,该是个聪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