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无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部分(第1页)

“皇上,七公主不过是公主之尊,怎能尊称‘燕王’?”

“皇上,事关皇家尊严,大燕尊严,皇上三思!”

……

燕北此次却未生怒,仅挑了挑眉,问道:“云大学士,律制中可有提到不得用‘燕王’的封号?”

“回皇上,并无提及!”云大学士一丝不苟地回道。都未提及公主能否封王了,哪还会提到封号的问题。

“宁王以为如何?”

既然都同意封王了,岂会在意封号!宁王冷声道:“臣以为封号不过是一个代号,牵扯不到皇家尊严,更牵扯不到大燕的尊严问题!”

燕北点头笑道:“宁王所言,甚得朕心!就如此办吧,封七公主为‘燕王’,即日起于宫外修建燕王府!”

皇上态度坚决,几位重臣皆赞同,此事已成定局,众臣反对无用,只得高呼:“皇上英明!”

几日之后,燕北于朝上问道:“燕王可有兴趣所至?”

“回父皇,儿臣甚好刑法!”无双定声回道。

“如此,就掌刑部吧!”燕北对刑部尚书薄寒道:“薄尚书,此后燕王便要劳你照拂了!”

“臣惶恐!”薄寒立即跪地道:“臣定当竭力协助燕王!”

“如此甚好!”燕北满意道。

“哼!”薄寒冷哼一声:“不过是个女娃娃,也敢掌管刑部,胆子不小!”

此时薄寒自是不屑,以为一个娇滴滴的公主不了解刑部的残酷之处,待见识到了必能知难而退。日后,他才了解这七公主是何等残暴之人!

大燕三百九十九年,文帝二十五年,三月十七,七公主十三岁生辰,帝问其有何要求,其曰:“甚无聊。”帝笑曰:“有何难!为王议政便可!”翌日早朝,帝封七公主为燕王,允其上朝议政,全朝哗然,帝力排众议。七公主有意于刑法,帝允其掌刑部,其手段酷辣。世传其性残暴。

——《大燕国政史》

燕王登门拜太师 云谙喜娶三公主

“那榜眼姓温?”太后缓声问道。

“是的,娘娘。”惠芳回道。

太后顿了一下,又问:“承远有什么想法?”

“大爷的口信说是有些蹊跷,便想问问娘娘。”见太后并无反应,惠芳继续说道:“娘娘可还记得,那靖安公主的生母恰是姓温的,娘家正是在蒲华,靖安公主嫁为人妇之后,孟将军常年在边关,公主便常带着年幼的皇后去蒲华小住,怕是与那娘家还有联系。”

太后拨弄着佛珠,片刻之后才道:“你是说那榜眼是太子的人?”

惠芳低声回道:“大爷有所怀疑,奴婢也只是猜测而已。娘娘可还记得,皇后病重之时曾携太子与七公主去蒲华散心,怕是与温家有些名堂。”

太后放下佛珠,沉声道:“皇后去蒲华那会儿不是有人跟着么,也没人回报说有这一出。再说那时皇后病重,太子又年幼,怕是想不到那层上去,多是巧合,否则温家不会如此悄无声息的。”

“娘娘所言极是!”惠芳低头称是。

“七公主小小年纪便受封‘燕王’,不知二皇子可有想法?”华静夜轻摇纸扇,踱到正在品茶的燕静身边,面露温和笑容,双目却闪过狡意。还未到四月,这天气并不热,但静夜公子却早早用起了扇子,应该说好扇的静夜公子是一年四季手不离扇的。

燕静只顾品茶,并未理会他略带讽意的问题。

华静夜见状,不以为意地轻笑一声,道:“七公主不过十三岁,皇上却命人为她修建王府,二皇子快要及冠了却未出宫开府,难道这就是嫡庶之分?或者是得宠与否的缘故?”说着将扇子一合敲上燕静的左肩,笑道:“喝茶无趣,二皇子也该尝尝美酒了!”说罢,便唤小二上酒。

燕静面色未改,伸出两指拨开肩上的折扇,冷声道:“美酒虽好,却易误事!”

华静夜收扇拍手,笑道:“依二皇子谨慎的性子,怕是误不了事。”

燕静并不收下他的恭维,冷冷道:“凡事都是万一!”

华静夜讨了个没趣,却也不恼,坐下来,靠近道:“说起来那七公主与二皇子不愧是兄妹,性子像得很。”说着,手肘捣捣燕静,道:“二皇子,华某一直想问,同窗六年,你这个做二哥的和七妹妹说过几句话?”

燕静不理他的有意挖苦,事实上无双性子太冷,只与太子少有言语,并不与其他人说话,厚颜的静夜公子多次上前搭话皆被直接无视了,甚为挫败。

待酒上来,华静夜自斟自饮,他与燕静皆属心思深沉之人,不喜外人伺候。

“‘燕王’之称过于尊贵,燕国陛下怕不想立女帝吧?”华静夜突发奇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