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凉粉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部分(第1页)

贺新说,他们都说没有脸面现在就将东西带回,要过一段时间再来拿。听到这个说法,黄校长便不再说什么。贺新也上他的课去了。

正当黄校长为自己处理事情的“魄力”而洋洋得意时,没想第二天这个事情可闹大了。

第三十二章 浪漫的边海之行

杨菲菲在征得邓主任的同意后便与白勇踏上了寻找吴小利的“边海征途”。他俩乘第二天西都——边海的363次晚七时的火车。

杨菲菲对这趟东征边海感到异常的兴奋。一是因为这是去寻找吴小利,小利一天不回来她就一天不能安心;二是因为这是与白勇前行。自从在电视上看到白勇的英雄事迹以及昨天与他的接触,现在杨菲菲十分钦佩他——他简直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虽然她知道白勇在追海燕。但那又蠢又笨的海燕并不把这当回事儿。她一心一意只恋着她家乡的那个教师。这个事情是她们几个室友在“穷追拷问”下她才“招”的。她不能理解海燕怎么能够爱上正儿八经的情感如父亲般的老师。不过也好,不然自己怎么能对白勇有机会呢?

白勇和吴小利中午的时候就准备行程了。

六月的西都闷热了起来。太阳像个火球一样老挂在天上。空气被晒得灰蒙蒙的在天空中翻滚,就连山峦也是灰蒙蒙的。整座山城像蒙了一张白灰纱,让人都看不到她的美丽。正如人们看不到披着面纱的新娘那娇美的容颜。

杨菲菲今天特意妆扮了一番。她穿那件微微露脐的、膀子上挂着两根筷子般大小、前胸和后背都露得恰到好处的紫红薄沙衫,下面则是一条青春气息很浓厚的牛仔短裤。这身装束是杨菲菲的最爱。去年在学校的国庆文艺晚会上她也是这么装束登台演出。那晚她一出场就招来几位男生尖叫的口哨声,她很是得意。今天她还涂了防晒油,她的光膀子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发光。

她与白勇肩并肩的走在去西都火车站的路上。她坚信此行能够找回吴小利,就像前段时间他能够找回那男孩一样。

然而,白勇的心情却并未像杨菲菲那么轻松,他简直满腹心事。他到西都来是想先了解吴小利的情况,然后到边海去与当地的公安部门密切配合找回小利。他知道这个难度很大,小利还在那里吗?即使在那里她又会露面吗?但他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学校学到的侦破知识,他认为能够找到小利。现在可好,杨菲菲主动要求“出战”,这虽然是对他最大的帮助。但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这孤男寡女的两个一同远行算什么回事啊?刚才他就看到海燕那妒忌的眼神。海燕不但不来给他送行,就连一句祝福平安的话也没有。虽然前段时间海燕冷落过他,但昨天他已明显的看到了她的热情。

离火车到站还有几个小时,白勇建议到候车室里休息,静候火车的到来。可杨菲菲不要。她说火车站附近到处是大商场、大超市,干吗不转转去,而把时间打发在候车室那闹哄哄闷热热的地方?说着她就拉他去逛超市。在超市里她简直就是一只馋猫:什么蛋糕啦、火腿肠啦、方便面啦、营养快线啦、绿茶特饮啦,一下子就是一大摞。而且这丫头特大方。白勇原以为她是要慷他的慨——她“点菜”他来埋单。殊不知到出来算帐他掏腰包的时候她却摁住了他的手——她坚决不让她掏钱。这让那位气质特好的女收银员都感到奇怪——这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没办法他只好由着她,以便给这位漂亮的收银员开开眼界。等到走出超市的时候她才向他解释开了。她说她不是一个“穷书生”,她现在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家教,足以让她能请得起他吃这些东西。她还说,他来到西都她就是主人他是客人,主人请客那是天经地义。等到哪一天她去横山的时候他如果不请她,她就不依。天,她还要到横山去啊?

她对他说话的时候两个眼睛就怔怔地看着他。她的眼睛又大又亮,扑闪扑闪的像秋夜的星星在闪烁。

傍晚时分白勇和杨菲菲这才来到候车室里。他们没坐多久,363次列车就准点到站了。杨菲菲虽然乘过火车,可在拥挤的人流中仍然有点慌乱,她生怕与白勇走丢了。还好,白勇不时的伸手拉她,让她既有安全感,心里又甜滋滋的。

但在火车上麻烦事也来了。原来车厢里空调的温度太低,一段路程后杨菲菲便感觉浑身都凉透了。她冷得不时打着寒颤。白勇要她穿上长袖衫,她说没带呢,包里全是又短又薄的衣衫。天啊,白勇真是哭笑不得。看来这小妞没多少出远门的经验。白勇只好从包里拿出自己的一件白衬衫让她披着,她便也将就的披了。

一件薄衬衫显然不起多大的作用,柔弱的身躯还是让杨菲菲感觉通体冰凉,没办法她只能向他身上靠了,而且越靠越紧,后来就干脆躺在他的怀里了。白勇虽然没有习惯这种“迅速升温”的情感,但他还是懂得怜香惜玉的。你能把她怎么样呢?况且车厢里的环境也让他没有理由不让她这样。看吧,这里但凡成双成对的,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哪一对不是紧紧地搂在一起啊!

他俩于第二天早上6时8分正点到达边海。

下火车后白勇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的小吃店要好好地吃一顿,以便回报杨菲菲在西都的“破费”。然而杨菲菲在火车上吃了几根火腿肠,此时一点食欲都没有,她只喝了点简单的汤水。白勇就别管她。他要了一个丰盛的快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熬煎,他确实饿了。杨菲菲那些东西对他没起多大的作用,他也吃不惯那东西。

八点钟时分白勇找到了边海市公安局。在公安局办公室里白勇说明了来意,又出示了证件。那叫老余的办公室主任看了半天证件后才恍然大悟的抬起头来看白勇,既而对这年轻人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因为白勇的事迹已经在东南几省区中都有了很深远的影响。那段时间市局还专门发文向他这位邻近省区的优秀公安人员学习呢。

白勇得到老余主任的热情接待。

老余主任对白勇热情的同时也对他身边的杨菲菲有点不解。白勇看出了老余的困惑,就向他介绍了她。杨菲菲看到从小小地方来的白勇在这大城市里都有极高的知名度于是更加由衷的敬佩他。

老余让秘书带白勇和杨菲菲到局里招待所住下。招待所里周到的服务和舒适的条件都让白勇有了到家的感觉。

两人各自安顿好后,杨菲菲便带白勇去找那“非”字形生活区。因为那地方附近有一家客运中心,所以不费多少功夫杨菲菲就找到了。

这里与一个月前没有什么两样,街道上照样走着那些悠闲的人,但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因为他们不会说本地话而说带着浓重外乡口音的普通话,这个区别就连初来乍到的白勇都能听出来。再就是他们总是三五一群,年龄从十来岁的青少年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不等。年轻的男女走在一起,也不像杨菲菲对白勇的那么紧依紧偎。显然他们不是恋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西南各地乃至全国各地。他们在这里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白勇与杨菲菲在这里转了整整两天还真找不到破案的突破点。因为这些外乡人要么在街道上“闲逛”,要么从这个出租房走到另一个出租房,他们与自己群体以外的人并不往来。他们和这里的人接触的也就是那几个踩着三轮车给他们送瓶装矿泉水的人。这是细心的白勇经过认真观察后才发现的“蛛丝马迹”。

杨菲菲继续挽着白勇在街上转,这里哪有吴小利的身影?不久前他们几个带着高兴与好奇的心情来到这里,然后吴小利就像一团云雾一样蒸发了。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难过。她于是更紧地挽着他,她感觉他的手是强有力的,她希望他有办法找到小利。

她俩又转到了那条大街上。突然白勇停住了脚步,然后他对着一个矿泉水店发呆。杨菲菲以为他要喝水,就推了推他,提醒道:“要喝水就到超市里买去,这里哪有小瓶子的水给你喝呢。”

白勇被杨菲菲挽着走开了。他边走边说:“我现在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