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嫡女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部分(第1页)

举一动,如此倒是省了朝露和洛真的不少心思。

秋高气爽,曹操被汉献帝封为丞相,大喜之余,决定登高望远,文武大比,首选便在铜雀台。

筵席名单各异,群臣将士皆在其列,甚至甄尧和蔡文姬也收到了请柬。卞氏又是少不得的操办,筵席之日又是名动北方。

筵席从台上摆到台下,众人依次而坐。洛真怀抱着嘉树与曹丕坐在仅次于曹操与卞氏的座位,对面便是曹植。依次下去,甄尧与穆妙菡已是排在百位之外。让洛真惊讶的是,蔡文姬却是坐在十位以内,由此可见曹操对蔡文姬的重视。

酒过三巡,曹操便率先开了口。

“今日来者皆是我的内亲之属,不必拘束。酒喝得酣畅,不若助兴,谁先来展示一番英姿?”

话落,侍卫们托拽着两排兵器架子到了台前,其中樱枪刀剑,分门别类,样式齐全。众人皆在推辞,独有曹丕起身拱手道“子桓愿击剑一示,恭祝父亲寿比春秋,大业即成。”

曹操微笑着捋了捋胡须,叫好道“桓儿深的我心,如此,也让众人看一看你击剑的武艺。”

曹丕在度拱手,昂首阔步来到台前。台下有一击剑能手见此也自报了姓名,上台取剑。两人站立取位,一声令下,便即刻出剑。

洛真向来不喜欢哗众取宠,如今曹丕首发,更是让她一时之间成了众人捆绑议论的对象。不免垂眸,与嘉树取乐,不去看曹丕。

虽是眼不看,可叫好声却是时刻穿透耳膜,落在洛真的心底。她一向知道曹丕武功极高,用剑亦是其中翘楚。更何况曹丕将来时登上帝位之人,如今在曹操面前确实应该多博些眼球。曹丕此举并无差错,反倒审时度势,巧用机会。这一点,袁熙与之相比便逊色许多。

朝露立在一旁,眼神随着曹丕剑起剑落而转动,不时嘟哝一句“好剑法!”

曹丕一向沉稳,工于心计。便是在击剑上也是转圜连击,将对手玩弄于鼓掌之间。曹丕连连得分,那人却已经体力不支,败下阵来。

群臣叫好,曹操亦拍手称快,曹丕放下剑,缓缓踱步回到席间,却望见洛真连头都没抬,不由得有些失落,连嘴角的笑容都有些勉强。

席上又是各武将大展风采,除了曹丕外,最出彩的便是曹彰。少年力大,赤手空拳便将一众将士打倒在地。曹操禁不住喊道“此子是大将之才!”

卞氏更是得意,如此风采的儿子皆是她所出,只能惹得旁人艳羡的份。曹丕虽是时不时的拍手称快,可身旁的人却如冰雕一样,饶是多么热情都无法融化。不免局促,连如此美酒喝起来都已然没了滋味。

比武的风潮一过,便是文比。静默了许久的曹植登时便起了身,似乎比曹丕的反应还要热烈。

“父亲,子建有感而发。”

曹操对曹植颇有期待,挥手道“笔墨皆在。”

曹植挥毫拨墨,一蹴而就,丫鬟们将透亮的纸张抬起来时,众人的眼睛不禁被紧紧抓住。曹植的字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再看字里行间,文采斐然。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曹操读罢,击掌三声道“此子文臣之才!”众人皆随声附和,曹丕和卞氏也是微微笑着,独曹植不悦,却未敢言语,径自落座,喝起酒来。

席间文臣不在少数,却有曹植如此一作,再没有人敢班门弄斧。曹操心中大喜,却也是叹息道“当初老师才华横溢,可惜却被王允狠心杀害,藏书四千余卷,是我年少时最喜读物。”

说罢,曹操转向蔡文姬道“如今老师的收藏,你可还保留着?”

蔡文姬悠然起身,来到台前,欠身行礼道“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

曹操惊讶之余,大喜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

蔡文姬微微一笑,摇头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

满座哗然,望向蔡文姬的眼神更是热切。不光是因着她父亲是汉朝的大文豪,便是曹操重金将她赎回这一点,便足以让众人重视。

一番寒暄,蔡文姬便退下了。洛真注意到她的穿着极为朴素,据说董祀那官该是个肥差,怎的不至于落魄如此。可转念一想,甄尧尚且不注重物欲,蔡邕亦是,蔡文姬也该是并非寻常女子,怎可那一般女子的眼光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