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劝说村民(第1页)

他们还在官军尸体上找到了三套鸳鸯战袄。虽然这些战袄已经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补丁打补丁的,但至少还能提供一些防御能力。

此外,他们还找到了一顶铁肩盔和五顶范阳铁盔,也就是明军的飞碟盔。这种头盔能够有效地防御箭矢从天而降。

“这些武器和装备虽然破烂不堪,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弥足珍贵。”杨文远一边整理着武器一边说道。

“是啊,有了这些,我们至少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了。”张鹏也附和道。

正在忙碌收集武器的张鹏,听到杨文远对他说:“张鹏,别光顾着找武器和盔甲,也搜搜看有没有银子。”

张鹏一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道:“哎呀,你瞧我这脑子!我这就去找。”

于是,两人开始仔细地搜索小旗官的包袱和官军们身上的财物。经过一番搜寻,他们陆陆续续从包袱里找到了40两银子,并从几个官军身上搜出了20两银子。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首饰,甚至有一颗金牙。这些首饰上还沾着发黑的血迹,显然是官军们劫掠而来的。

看到这些收获,杨文远心中暗自高兴。有了这些银子,他们就可以购买更多的粮食和装备,就更有可能在这个乱世活下去。

于是,杨文远找到了村长。村长是一个五旬的老者,看起来慈眉善目。

杨文远恭敬地问道:“村长前辈,晚辈打算去买些粮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到?另外,粮价是几何呢?”

村长稍微思索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后生啊,此处向南10里有个钱集,那是个比较大的集镇。镇子上有粮店,杂粮和小米如今是1两4钱银子一担。精米白面更加金贵,不过那种东西不是咱们这种百姓吃得起的,通常都是贵人老爷才有资格享用的。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粮食还只是8钱银子一担呢,那时候还是神庙老爷(万历皇帝)在位的时候。”

杨文远听后心中明白,如今世道混乱,粮食自然变得金贵。

他估算了一下自己的银子和首饰总共能值个百两银子左右,应该能够勉强买上几十担粮食了。

想到现在流民遍地,只要有粮食就能聚集起人来。只要有人,就能抢大户,进而得到更多的粮食,聚集更多的人。

就像李自成那样,通过不断滚雪球的方式壮大起来。杨文远也想效仿这种做法,利用手中的粮食来聚集力量,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

杨帆进一步向村长打听:“村长前辈,现在京师已经陷落在闯贼手里,南方的漕粮也就没必要再北运了。那么,运河上那些讨生活的几十万漕丁,他们接下来可怎么生活啊?他们一般都住在哪里呢?”

听到这个问题,村长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他吃惊地问道:“你说啥?京师陷落了?大明朝亡了?”

杨文远轻轻摇了摇头,沉声说道:“虽然京师暂时陷落给了闯贼,但南方仍然是大明的领土。我们还有留都,那里也是京师,很快就会有新的天子登基,重振大明江山。”

村长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这天下啊,真是多灾多难。无论谁坐龙庭,最苦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杨文远望向远方的黑暗,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悠悠地说道:“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杨帆回过神来,继续追问:“那村长前辈,您知道漕丁一般都住在哪里吗?”

村长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淮安府清江浦外的大片窝棚区,就是那些漕丁和纤夫住的地方。现在这年头,就算漕运畅通的时候,每年都有不少人饿死。如今漕运没了,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的生活会苦成什么样子。”

杨文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正是要寻找这几十万的漕丁。只要能把他们武装起来,就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

漕丁和纤夫们纪律严明,而且经受过艰苦的生活,纤夫更是要听着号子拉纤,正是他所需要的线列步兵最好的兵源。

接下来,杨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劝说整个村子归顺他。

于是,他郑重地对村长说道:“前辈,您也看到了官军的凶残。如果让官军知道这里有人胆敢反抗,他们不知道会派多少人过来围剿。我们如今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官军的围剿。不知道前辈意下如何?”

村长显然没有料到这两个年轻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沉吟片刻后说道:“我老啦,已经不中用了。但是村里的青壮和年轻人还有未来,我帮你召集人问问,看看多少人愿意跟着你去。”

杨文远不住地点头,感激地说道:“多谢前辈!”

村长点点头,转身走向了黑暗深处,显然是要去召集村民到这里集会了。

夜色中,经历浩劫的村民们如被风吹散的落叶,纷纷汇聚到村口祠堂前的空地上。五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在夜幕下摇曳生辉,忽明忽暗的火光映照着村民们那一张张悲痛欲绝的脸庞。

杨文远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上石磨盘,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游走,最后定格在那些迷茫而又无助的脸庞上。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乡亲们,大家都看到了,这世道如同猛兽出没,老百姓的日子愈发难过了。官军对待我们如同对待猎物一般,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一旦被官军得知我们敢于反抗,他们恐怕会派更多的军队围剿我们。”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人群中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留下来,我们只能任人宰割;只有团结起来,我们才能挺直腰板,不让官军和贼寇欺负我们!现在,我问大家,有没有愿意加入我们的?我保证,有我一口吃的,就绝对少不了你们一口!”

话语落下,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议论声、交头接耳声此起彼伏,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夜空中激荡。

突然,一个年轻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悲愤和决绝:“我叫邓小五,今年二十有一了。我全家都被那些狗官军杀害了,如今我孤身一人,只有一条烂命。我愿意跟着你们杀官军,为亲人报仇!”

杨文远走下石磨盘,来到邓小五身前。他拍了拍邓小五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欣赏与信任:“邓小五,你是个真正的汉子!放心,从今往后,我们都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邓小五眼中闪过一抹泪光,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对!我们都是兄弟!”

杨文远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人群:“还有没有人愿意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