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拨云见花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变化(第1页)

僵持了一会,郑千惠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取下了郑千河手上的菜刀,远远地扔到一旁,然后抓起弟弟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了?”

郑千河抬头看着碧蓝的天空,右手紧紧地握着姐姐的手,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头,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父母。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爸,妈,以后你们不要再向我姐要钱了,她想给家里寄多少就寄多少。她嫁人的事,你们也别再插手了。她要自由恋爱就由着她,她想让你们参谋的时候,你们再指点也不迟。”

向兰芳有些不解:“你这孩子,我们什么时候管着她了?你今天到底是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郑千河看着父母,认真地说:“我很好,你们到底有没有管着她,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你们不是只把我当宝贝吗?下次我就不是砍别人了,我砍我自己!我把我自己煮了端给你们吃,把我放进你们的肚子里,够宝贝了吧!”

郑千河能感受到,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姐姐抓他的手很用力,但那颤抖却让他无法忽略。他只有紧紧地握住姐姐的手,给予她力量。

他又说:“还有,我下周的生活费,给一半就行了。你们自己在家里也别老一天天地只喝稀饭了。”

他知道,姐姐一直在为这个家付出,他也希望父母能够理解姐姐的辛苦,不要再给她增加负担。同时,父母对他的爱也不是假的,只不过是变了形。

夫妻两人被儿子噎得说不出话,他们不是西伯侯,但他们光是想一想那个场景,就忍不住打寒颤。

但是儿子最后两句话,却又让他们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暖意,一瞬间就把那可怖的画面冲的烟消云散。

郑世贵想起锅里还煮着东西,对郑千河说道:“这人也被你吓走了,我煮的蛋也剩下了,你等会给吃了吧,感冒身体不好给补一补。”

郑千河回绝道:“我不吃了,给我姐吧,要不然你们自己吃了,我学校的伙食比家里好,用不着补。”

向兰芳见气氛缓和下来,适时的说道:“你姐的事,就你说了算吧,反正被你这一整,也没有哪个媒婆敢上门了,但你的生活费不能少,高三是最重要的时候,你学习要抓紧,身体也得跟得上才行。”

郑千河张了张嘴,最终也只是淡淡的回了个“行”。

他知道,就算他只拿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也不会填到家里的生活费里,那便干脆自己拿着吧,反正也就不到一百块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他重获新生,彩票号码未曾留意,精尖技术并不精通,曾经的大学专业也不过是为人打工的寻常路。他,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即使有如今这番际遇,他也只敢寄望于小本经营,实现财富自由,让双亲远离金钱的困扰,真正为自己活一次,不再做吸血鬼。

他幻想着明年的高考,那些曾经经历过的考题,或许能助他再进一步。但他的智商并未因重生而提升,即便就读于清华、北大,也只是换了个标签,能否学有所成,前路渺茫。就像在尖子班中的差生,难以崭露头角。

打工生涯已成为过去,那张绚丽的文凭也不再是他的追求。若有幸踏上巅峰,即便只是高中生,又有何妨?

然而,他仍决心做出改变。调剂专业不再是他的归宿,他想主动选一个对自己创业有所帮助的专业。

至于清华、北大,他并未抱有奢望。毕竟距离上次的高考已过去六年多,他能忆起的题目寥寥无几。更何况,高中与大学的模式迥异,有些知识点甚至已经被遗忘了,若放任自流,能否跨过一本线都是未知数。因此,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追悔莫及。

年龄的增长,人的理解力会有所增加,对于文章的理解,段落的记忆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可惜,他学的是理科,不会就是不会,重生了也不会。

背着背包的郑千河与姐姐并肩站在国道边,耐心地等待前往县城的大巴车。就在昨天,他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中秋节,这也是郑千河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团圆,不仅仅是人们身体的汇聚,更是心灵的契合与依偎。

尽管父母的本性不容易改变,但郑千河通过威胁自己的生命,迫使他们暂时作出了妥协。他们可能只是单纯地疼爱这个儿子,而把女儿视为一种商品,一种可以任由他们支配的人际关系。

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来自于贫穷。富人通常不会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也不会过分忧虑儿女的温饱,所以生男生女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相对而言,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果他们拥有足够的财富,或许他们仍然不会对女儿表现出太多的爱,但至少,他们不会刻意去伤害,虽然他们自己极有可能不认为那是伤害。

郑千河注视着身边的姐姐,对于未来的未知,他心中多了一丝期待。

郑千惠转过头问道:“你老是看我干什么,我发现你这次回来变化真的很大,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郑千河回答道:“是啊,我变了很多,变得更加像个人了,像一个真正的弟弟了。姐,你打算在工厂干一辈子吗?”

“你还在说傻话呢,你什么时候都是我的弟弟,永远都是。至于我,除了在工厂干,我又能怎么办呢?我没文化也没技术,好工作也不会要我这样的人啊。”

郑千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无奈,放弃学业是出于被迫,也是她自己的选择。他们两姐弟从小到大都没有吵过架更没有打过架。过节时,如果筷子夹着肉,她总是先放在弟弟的碗里。这并不是因为父母在旁边看着,而是因为她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弟弟。

她还记得弟弟刚上小学时被人欺负,第一时间就想到找她这个姐姐帮忙。她当时别提有多高兴,可是第二天就被父亲打了一顿,弟弟还被吓哭了。不过她并不后悔,因为那小子后来再也不敢欺负弟弟了,自己挨这一顿打也是值得的。

她知道父母并不喜欢她,这个认知从小就扎根在她的心里。但没关系,只要弟弟喜欢她就行了。就像现在,弟弟已经开始维护她这个姐姐了。生活虽然辛苦,但这份甜蜜已经足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