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小兵:我与女土司的那些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两个棒贼(第1页)

崇祯七年谷雨时节,四川广元牛栏山下的灌木丛中,一个明军溃兵正人事不省地躺在那里。

他看上去颇为年轻,大约二十岁的模样,头戴八瓣铁帽盔,身穿短罩甲,脚蹬牛皮靴。

山坡上的灌木丛和杂草被人压倒了一长溜,显见这个官兵是从山坡上滚下来的。

他的铁盔上除了刀砍箭射的伤痕,还有几个凹陷下去的瘪窝,似乎是山坡上那嶙峋的怪石所为。

正在这时,从西边不远处走来两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男子。

他们面上皆刺有“大王”字样的刺青,手上都拎着一截木棍,身上穿着灰旧破败的短褐,一个穿着草鞋,一个打着赤足。

只看这副打扮儿,就知道他们是蜀地特有的“棒贼”了。

棒贼的来历起源于流寇。

崇祯初年,秦地流寇入蜀,在汉中、川东、川北之间掳掠,夜捉人而系之,年余乃解,面颊上刺天王、大王等字,使不得归,归则有司以曾为贼治罪。

久之,党遂众。

起初,贼营中无戈矛甲胄等专备武器辎重,只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所以被称为“棒贼”。贼首最著者曰摇天动,曰黄龙。

蜀地民众也称其为“摇黄贼”。

这两个棒贼刚走到灌木丛边,就发现了这个躺在地上的官兵。两人高兴地惊呼一声,犹如发现了秘密宝藏,争先恐后的扑了过来。

一路之上,他们已经遇见了好几具溃败官兵的尸体,可惜身上的衣物都被人扒光了。

这次居然撞大运似得碰见了这么一个装备齐整的主儿,怎能不叫他们欣喜若狂?

穿草鞋的棒贼哈哈笑了一声:“正好打个秋风!”

他蹲下身来翻检官兵的衣物,希望能从他身上发现银钱或值钱的物件。

赤足棒贼却相中了败兵脚上的牛皮靴。

他一边动手扒鞋,一边嘻嘻笑道:“老天待我不薄!正愁没鞋穿,就碰到一双合脚的!”

他刚扒下一只鞋来,却不由楞道:“这死鬼的脚怎么是热的?”

那穿草鞋的棒贼闻言一愣,连忙在败兵的胸口摸了一下:“他胸口也是热的!”

赤足棒贼惊道:“他没死!”

两个人吓了一跳,齐齐往后退了两步。

这官兵装备如此精良,绝对不是普通的营兵,看样子倒像是某个武将的家丁、亲兵一类的人物。

这种经过主将严格挑选训练的膂力骁健、弓马娴熟、技艺过人的精锐士卒,是明代武将卫身杀敌的依仗,是他们克敌制胜、建功立业的法宝,绝不是他们两个混饭吃的棒贼所能匹敌的。

那官兵经过二人一番拨弄,却慢悠悠醒转了过来。他睁开眼睛,晃了晃脑袋,正在努力恢复神智。

两个棒贼见他这副病弱模样,互相对视了一眼,立刻起了歹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