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十里景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部分(第1页)

碧藻垂了头笑,“自是没有。三夫人只让碧藻好生伺候少爷。”

她说着脸又红了起来,沉默了会她又想到了什么,抬头道,“少爷,今个遇到巧玲,她说三夫人将韩府的小少爷给接了过来。”

秦苏元执笔的手一顿,“小少爷?”

碧藻道,“就是曾经离家过的楚珊小姐生的小少爷啊。”

秦苏元眉头一皱,“接他来做甚?”

碧藻歪了歪头,“听说小少爷的生身父亲是宇三少爷。”

“什么?”秦苏元搁下笔,“此事当真?”

碧藻点头,“巧玲说的,自然不假。如今小少爷住在夫人的仙荷院呢。少爷这几日都在书院自是不知道,听说宇三少爷和三少奶奶为此大吵了一架。”

秦苏元默然不语,碧藻犹自说了下去,“也不知这三少奶奶是何方神圣,她竟能同三少爷置气,还说让他睡书房。不过今个据说两人和好了。”

秦苏元踏出的步子在听到‘和好’两个宇时收了回来。他脸色稍显凝重,想着一年多前似乎见过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

“碧藻,此事若再有消息,记得及时告知与我。”

“是。”碧藻被他难得严肃的脸色镇住,乖巧地应了一声。

秦府的家宴设在正厅后的花园,这晚宴不过是例行的宴会,并不要求秦府族人全部到场,反倒是秦优府衙内的别驾、参军、司马等官员及内眷也一并参与。

宇庆宁身着宝蓝色极面的立领斜襟长袍,俊雅轻逸,玉衬临风,浅笑着走在景宫眉身边。

景宫眉挽着简单的发鬃,坠了几色珍珠,身穿银红色的交襟长裙,双臂缠着水红的披帛,端庄处略显喜庆。两人相携着步入花园,引来无数人注目,那主桌前王氏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招呼着他们过去。秦幽云坐在隔壁女眷的位置上,见状轻嗤了一声。

“庆宁,眉儿,这是二姥爷,也是秦氏一族的族长。”王氏引见了秦仲国身倒坐着的那名头发花白却精神抖擞的老者。

“庆宁(宫眉)见过二姥爷。问二姥爷安。”

“好,好。”二姥爷秦仲南和善地笑道。

秦仲南是老太君的第二个儿子,是秦仲国的胞弟。他自幼饱读诗书,开了一家秦氏私垫,既不从政亦不经商。秦仲国要打理江南政务,秦氏一族的族长位置便落在他的头上。几十年前因为某种原因,秦府分家,秦仲南便在外独立开府,只娶了一房妻室,生活倒是其乐融融。

宇庆宁同他们寒暄了会,王氏便带着景宫眉去了隔壁女眷那一桌。

秦氏的祖训向来是男女不同桌。只是几十年,近百年下来,唯有大宴会时才会男女分桌而坐。

王氏坐在女眷上首的正主位上,左边坐着楚氏,右边却让景宫眉坐下。韩氏心里虽恼,但在众人面前不好表现,只能面无表愤地坐在了楚氏的旁边。

景宫眉左边坐着王氏,右边坐着张氏,张氏旁边是秦幽云,然后是秦暮云,秦西云。齐氏、马氏都坐在下首,刺下的便是几个十岁出头的族内亲眷。

马俏俏以及秦幽云的一干闺中友人也在较远处围成一桌。

席间,绿禾在身后布菜,常常也替景宫眉夹些菜过来。秦幽云心中不爽,她在奶奶面前那么多年,也没见奶奶的丫鬟替她布过菜。她心里头郁闷,越吃越没劲,匆匆扒了几口饭便请辞去了马俏俏那桌,说些闲言碎语,窃窃笑着望着另外一桌未曾婚配的年轻官员。

晚膳吃得很快,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王氏早早便因身子倦离了席,她一走,楚氏便也走了。韩氏见一桌都是小辈,也觉索然无味,带着自已的丫鬟凉凉地望了景宫眉一眼便退席而去。

“嫂嫂,那个珍珠玉米很好吃的。暮云给你拿一些吧。”秦暮云笑着将眼前的那盘金灿灿的菜送到了景宫眉身前,搁下菜盘子时还冲她调皮地眨了眨眼。

景宫眉乐了,很赏脸地吃了几口,觉得玉米甜而清爽,便又多吃了几口。抬阵的一瞬间,她瞥见隔壁桌有人望过来,对视了一眼瞧见是秦苏元,她便冲他友好地一笑。

恰好此时碧藻端了杯请水给秦苏元,见自家少爷笑得那般灿烂,忍不住顺势一看,登时脸色刷白,心里终得一沉。那坐在主桌上的女子不就是少爷画里的女子吗?!看她穿着一身略带喜色的衣裳,又坐在如此靠前的位置,碧藻略微一想便猜到她八成是宇三少奶奶。

“碧藻,水要洒了。”秦苏元在一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