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秦不暮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部分(第1页)

乱晃。”

蓉娘道:“可不是,那些大冰凌子,飘在河面上,看着怪吓人的,幸好没有特别大块儿的,要不然还不得把船撞坏了?”

秦昭笑道:“自然不会有大块儿的,运河上专门有人管破冰的事儿,这些冰块儿都是被破冰船弄碎的!要不然哪有这么巧,全都是小块儿。”

她们是二月初离开江宁的,雇了一条大船,秦家里里外外凑凑,居然也有三十口人,这一条大船,货仓装行李客舱装人,竟也安排挺满的。这一船人,除了秦节,几乎都是老幼妇孺。许继跟连瑜已经提前去了开封,这会儿会试都已经结束了,等她们到开封的时候,只怕成绩都快出来了呢!

蓉娘的晕船反应显然有点过分了,坐了十天的船居然都没缓过来,总算秦大夫人终于从与小女儿分离的悲伤中缓了过来,问起蓉娘的症状,恨铁不成钢地斥道:“从三郎出门那会儿就没洗换过,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么?”蓉娘呆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又惊又喜,傻在当场。秦大夫人被这个意外状况一闹,剩下的那点离愁别绪也顿时散的差不多了,匆匆忙忙跑去找秦节,商量下一个停靠地给蓉娘找大夫。

下一处靠岸的时候,秦节忙让男仆下去找了个大夫上船,一诊脉,已经两个多月了,情况还不错,挺稳定的。众人又惊又喜,纷纷向蓉娘恭喜。

许先生高兴的胡子都要飘起来了:他虽然已经有了好几个重孙,但对他而言,恐怕只有许继的孩子才是最让他期待的后辈;秦大夫人也挺开心,想到大女儿五月份便要临盆,这边蓉娘也怀上了,真是双喜临门,同时又为婉娘那边的情况闹心:婉娘比蓉娘还早一个月成亲的,怎么还没动静呢?欢喜的感觉不由得降了几分。

蓉娘是纯然的欢喜的,她平日身边只有两个小丫鬟,谁有懂什么孕产知识?这阵子又正逢丈夫去赶考,紧接着又上了船,她身体不适,也只当是晕船,谁知道竟是有了身孕,这可真是大喜了!

怀孕的初期反应本就是两个月上下最明显,这会儿蓉娘的孕期已经两个半月了,本就吐的不厉害了,这会儿心情又转好,再加上吃了医生给开的两服药,等第三天的时候,她那点头晕恶心的症状竟一点不剩了,每天都是喜洋洋的,只看得秦昭忍不住吐槽:“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高兴地连船都不晕了……”

从江宁到开封,行船不过二十天,三月初五,一行人到了开封。

下了船,一行人便看到穆维,连瑜,许继三人带着仆从迎了上来,一个个笑意满满,秦节早知道穆维在开封帮他买好了房子,这会儿一问,连瑜居然也买了一座宅院:原来前阵子朝堂变动,颇有一大批官员下马。这些人仕途无望,自然不会在居大不易的开封继续耗下去,纷纷委托了中人将房子出售,这种情况下房子好找,且价格公道。

穆维年前来开封的时候便几乎把秦节手边能带的现钱都带上了,秦节走在路上的时候得到消息,说穆维定下来价值八万五千两的一个宅子,钱不够,先付了一半儿,不过已经签好了协议,只等秦节过来付另一半儿的钱外加签正式的契约。

秦节等人对穆维一向放心,可当初也被这个价格震了一下,穆维信里说是普通的四进院子,大大小小统共大概有五十多间房子,五十多间房子就花了□□万两,平均每间房子的造价高达一千五百——这显然是地价贵的缘故。

虽然房子十分的贵,可市价如此,这已经急着抛售的价钱了,而穆维选的房子确实不错:这是前鸿胪寺卿的房子,虽然在巷子里,可出门拐两个弯就到御街上了,称得上是闹中取静,且房子实在是精致。虽然占地不算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个小花园儿,地方不算大,房子不算多,不过建的精致,除了主院以外,其他的院子分割的都很小,每个院子房间不多的格局最适合秦家这样子人口不多,但成分杂乱的家庭了,独立空间很重要啊!众人赶紧安顿下来,各自吩咐下人整理行李不提。

歇了几日,秦节把房子的余款付了,把一应房契什么的彻底弄好,便跑去衙门报道,而其他人则继续规整东西。冯先生最悠闲,因为还没安定下来无法开课,她便换了道袍跑出去逛街,只把秦昭雷的够呛:我的亲娘唉,昨天还说岁数大了,累的只想躺上三天三夜不动弹,这一转眼便打扮的水灵灵地去逛街了,这得有多大的精神头啊!

这边冯先生刚出门,那边下人来报,杨艳辉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换地图哈哈哈哈……

第一百三十章

秦昭一得了消息;赶紧收拾好了跑到父亲的书房,还没进门便听到里头有些熟悉的声音:“也不算寂寞;在这里交的朋友反倒更多些!”

然后是秦节的声音:“不错,这边与你身份相当的少年多的是,想要交朋友自然不像在江宁那边难寻。只是切莫只顾得玩耍;耽误了学业……”

秦昭在门口轻轻咳嗽一声;然后走了进去。

一年没见,杨艳辉的变化不小。原本前几年年秦昭窜个头;已经比杨艳辉高上半头了,可是不过一年没见,杨艳辉便又追了上来;这会儿带着紫金冠;显得比秦昭还要高一点儿。脸上的婴儿肥也早就褪去了,面颊跟下巴显出了少年的棱角。他一见到秦昭便笑了起来:“昭姐姐一向好啊!”

杨艳辉的声音微微有些哑,不似过去那样清脆,让秦昭听起来觉得怪怪的,这会儿见他比自己高了,长相也是个少年的模样了,有心像过去那样大咧咧地说一句:“你这家伙长得倒是蛮快的!”可话到嘴边却不知怎地,怎么也说不出来,只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老老实实地垂首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秦昭不吭声,杨艳辉似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时间两个人傻呵呵地站在那里,全都低了头,愣了一下又同时抬起头看对方,不止怎地竟齐齐红了脸。

一旁的连瑜突然发出大笑声:“哈哈哈两个小屁孩儿这就知道害羞了啊!”

煞风景莫过如此!连瑜这一句话不要紧,秦昭哪里还顾得害羞,扭头叫道:“谁是小屁孩儿!你才比我们大几岁!”

屋里的几个大人见此情形,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秦昭跟杨艳辉定亲的事情在自家并不算秘密,连瑜拿来打趣也并不奇怪。只是被长辈们打趣,秦昭不敢吭声,被连瑜打趣,她却是要争辩几句的,谁知这次连瑜却是逗她斗上了瘾,笑道:“我是十二郎的师傅,这么一算,日后你也要叫我老师呢!这可跟年纪大小没关系!”

秦昭闻言,大大地翻了个白眼,不再理他,也把那羞窘之意去了大半儿,大大方方跟杨艳辉说起话来,杨艳辉离开父母来到开封虽然不过一年,但这种远离亲人的生活显然非常磨练人,眼见着便成熟了许多,这会儿秦昭跟他说起话来,便有了同龄人的感觉,再不觉得他是个小屁孩儿了。

“家中的房舍虽然打扫出来了,可只有我一个人去住,也没什么意思,白白花钱罢了!所以这一年一直都是住在学校里。倒是师傅新买了房子,说了等收拾好了给我留个小院子,偶尔可以过去住住。”

原来连瑜决定在开封定居,所以一考完试便跟着中人满开封地转悠找合适的房子。他虽然才做了两三年生意,家底儿却并不比秦节差:秦节那八万多两银子几乎把他家里能动用的现钱全都拿出来了,可对连瑜来说,八万两只需半年便赚的回来,所以挑起房子来格外的挑剔,挑来选去,挑中了离秦昭家不远的一个宅子。直接付了全款买下来了,不过他龟毛的很,嫌弃那房子住得不舒坦,捎了信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