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1992之凭实力说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去库存的担心94(第1页)

而顺利接管过门市部后,处理好现有人员的安置和工作安排,王彦峰紧接着就对门市部高达五十多万元账面价值的库存商品进行了逐一梳理分类,把其中将近三十多万元已因为市场变化而长期滞销积压,甚至已快要落后淘汰的库存产品,全部整理罗列了出来,单独列账,重新制定销售价格。

为此他还让陆海燕专门把李佳慧也硬拉了过来,聘请她为门市部的兼职助理会计,每个月给她开一份补贴,专门负责门市部今后的各项成本预核算和盈亏统计。

和陆海燕两人还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店铺后头隔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八九平方大小的办公室,刚好放下两张面对面靠在一起的办公桌和几张小椅子,安装好电话和传真机,一些茶具茶杯开水瓶什么的,干脆就集中摆在两张桌面中间,王彦峰在这一世的第一间办公室,就算是正式开张办公了。

门市部再次开张营业后,王彦峰交待给陆海燕执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幅度降价促销,处理积压库存。

除了一部分正常进销的产品销售价格不变之外,那些长期滞销积压,快要落后淘汰的库存产品,统统按重新制定的销售价格折价处理,不惜牺牲账面价值,也要迅速盘活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按承包协议约定,承包人必须要全盘承接门市部原有库存,并按账面库存总值折半付息给公司,而公司在此库存基础上,要再给承包人五万流动资金的支持,但要按实际使用时间计息。

在王彦峰的紧盯下,张玉林很快就按约把五万流动资金打到了门市部的专用账户上,加上每天的销售回款,门市部的账户上很快就有了不少资金。

随着折价销售的消息开始扩散,门市部这里还每天都有不少的销售款回笼,再加上卢巧云的工作表现也相当不错,替陆海燕分担了不少日常的繁琐事务,王彦峰就开始鼓励陆海燕要腾出精力来,着手把服装鞋帽生意做起来了。

机电公司门市部经营的,主要都是一些机械产品和电工产品及其零部件的零售,面向的客户大都是一些工厂和工矿企业,轴承,钻头,砂轮,三角带,电动机,电动工具,木工机床,矿山设备等,此外还经营汽车轮胎。

因为是公司设立的门市部的原因,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客户的零星采购,主要的经营模式是零售,为了避免内部业务冲突和重复,之前的进货和库存补充,就被限制于只能从总公司各业务部门的仓库中,以批发价的价格“移库”到门市部,按公司统一的零售价格销售,“移库”后的物资,就相应计入门市部库存。

只有总公司业务部门还没有开展的品类,比如三角带输送带,汽车轮胎之类的,门市部才可以自主进货经营,再就是总公司业务部门虽然有开展但是仓库里还没有备货的产品,门市部这里接到业务了,也可以自主进货。

总得来说,就是门市部和总公司在业务开展上,不能自己人竞争自己人,而只能是互为补充,互为支持,而总公司业务没有涉及到的地方,门市部尽管大胆去拓展开展就是,哪怕你是去和自己物资系统其它五大公司抢生意竞争业务,公司都不会限制,也无权限制。

这次承包协议中,张玉林为了今后还可以限制甚至是控制王彦峰和陆海燕的经营,也堂而皇之的用门市部承包不能影响到公司整体业务开展为由,别有用心地坚持了这一项原则。

王彦峰自然是一开始就看出了张玉林的阴险目的,但是他其实要的却就是这项约定,并没有在这方面跟他争太多,反倒是要求门市部的经营范围要更加开放,允许经营更多的与公司主营业务不冲突的其他业务。

门市部这里对王彦峰来说只是个锲机,他现在要大力培养的,是富有潜力的陆海燕,不出几年,物资局下属几大公司,包括机电公司,就都会纷纷解散倒闭,王彦峰还打算就以这个门市部承包为起步,迅速发展壮大,最后把物资局几大公司的业务都取而代之,最后全盘接替了它们。

只要陆海燕努力进步,王彦峰今后就完全有把握建立一个全新的物资集团交由她掌管,因为他太清楚物资局几大公司接下来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解散倒闭的,他只要早一步准备好资金和人马,就可以用及其合算的价钱,坐等着一步步兼并收购了它们。

今后张玉林还心心念念的局机关也会被撤销编制,改制成物资总公司,要靠自己经营维持。

接下来的几年里,会有大量的国有困难企业和闲置资产公开推向社会盘活重组,王彦峰现在要做的,就是迅速积累资金和搭建起团队,到时候挑着捡漏就是。

倒是陆海燕和卢巧云两个都不大赞成王彦峰这种降价处理积压库存的做法,担心这样做会造成很大的账面亏损,如果公司又不负责这部分账面亏损的话,那这部分巨大的账面亏损就会变成承包人必须要自己承担的实际亏空,她们担心在这种巨大的亏损压力之下,别说是还想挣钱,最后很可能都会承包不下去。

到时候搞得上不上下不下的话,不要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说是什么高待遇了,甚至担心整个门市部的人都可能会跟着倒霉。

想公司里张玉林他们会同意承担这部分账目亏损是不可能的,况且这部分积压库存就是价格不动,慢慢卖,也还能陆陆续续卖掉一些,大不了就放在这里等承包结束,再原封不动还给公司,账面价值总还在,无非是承担一点利息而已,也是折半计算的,三年也最多也不过是15%左右。

但是这么大幅度的一降价,每处理一件账面上就亏损了20~30%,有些甚至还亏40~50%的都有,处理的越多就亏损得越多,就凭回笼的这点资金,能挣得回这么多钱填补这些亏损嘛?

陆海燕不无担心道:“大家都很担心我们一上来就这么做,哪一天真的会发不出工资呢,彦峰,毕竟我们都在门市部这么多年了,对这里的业务还是比较清楚的,我和巧云都担心别亏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