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魔之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不要成仙(第1页)

每当苗胜之的修为提升时,他的耳边就仿佛响起了那疯狂的“假的”声音和那嘶哑的“杀了我”的声音。

这些声音如同挥之不去的鬼魅,永远纠缠着他。

他的脑海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师父和师兄渡劫失败后的惨状,那血腥恐怖的场景,时常如地狱般的画面,让他失去了进取的信心。

在师兄离世后,苗胜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与混乱中,他的世界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这样浑浑噩噩了不知多久,宗门送来了一个弟子。

苗胜之其实是拒绝的,但是按照问天宗的相关规定,除非他能找到合适的拒绝理由,否则他是无法拒绝培养弟子的义务的。

显然他是没有合理的拒绝理由的,于是这个叫夏远的少年,就成为了苗胜之的徒弟,成为了清灵山的第二个活人。

新来的夏远出身于凡界的名门望族,虽然当时他才八九岁,但为人处世却像个小大人一样。

苗胜之只是因为问天宗的规定才不情愿地收下了夏远,在收徒之后,他只是随便将夏远安排到山头的一角就不再管他了。

然而,夏远却对苗胜之这个师父非常恭敬,每天都会走上大半个时辰到苗胜之住的地方,说是每天向师父请安是必要礼仪。

苗胜之偶尔随口指点两句,夏远都会恭敬行礼:“多谢师父教导。”

这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虽然苗胜之教导得非常随性,但夏远的天资悟性却是绝佳,修为的进步远超常人。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昔日的谦谦少年已经长成了一位优秀的翩翩君子。

他沉稳却不寡言,不拘言笑却又言谈间令人如沐春风,他总是保持着谦逊的举止却又难藏那逼人的锐气,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苗胜之经常能看到女修们站在清灵山的结界外观望,目标不言而喻。

但夏远却志不在此,从未回应,反而常常沉迷于读书与思考中,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有一次,夏远离开清灵山外出采购,不知从哪里带回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名叫顾启。

从那以后,夏远的身后就多了一个小尾巴,无论他走到哪里,顾启都紧紧地跟在他身后。

之后,问天宗又给清灵山安排了一名叫邓紫英的弟子。接二连三新添成员,偌大的清灵山才算是有了几丝人气。

夏夏远对师弟师妹非常照顾,他不仅在修行上耐心地指导他们,在生活上也可以说得上是无微不至。

这些杂事并没有耽搁夏远的修行,他渡劫的时间比所有人想的都快。

当苗胜之知道徒弟要渡劫的时候,他的内心惊惧不已。虽然当初收徒不是自愿,但这么多年的陪伴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夏远却反过来安慰他:“师父请您放心,我这么多年来的修行都是为了这一刻,我有必胜信心!”

苗胜之当即就生气地反驳道:“自古以来,渡劫成功的人都是凤毛麟角,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渡劫失败后的后果你又不是不知道,为何还如此自负如此莽撞,认为自己会是那个例外?”

夏远却自信地说:“因为我有必胜之法,人生在世,首先是自己,其次是处世。如何让自己能够乐此不彼,如何让世界受益无穷,我都已经有成熟的思路了。”

夏远的声音如同溪流潺潺,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用谦逊温和的语气说着最自负最坚定的话:

“渡劫于我就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实在不值一提!”

苗胜之当时觉得夏远在说大话,但事实证明,夏远当时可能说的是事实,因为他真的成功了!

一日渡三劫,三日渡九劫,果然如吃饭喝水般简单。他不仅成功地度过了天魔九劫,还成为了问天宗历史上最年轻的飞升者之一。

三天后,久未响起的宗门仙钟响起,在无数人震惊的目光中,夏远遥遥向苗胜之行了一礼,飞升天外。

没有人知道,夏远曾给苗胜之留书三卷,并告诉苗胜之,只要按照这三卷的方法,天魔九劫根本就不足为惧。

既然有了夏远留下的必胜之法,又有了夏远这个成功的例子,那苗胜之为啥仍然不敢渡劫,甚至也不与人分享这三卷秘法呢?

因为就在夏远飞升天外的那一刻,就在天地内外交融的那一刻,苗胜之突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恐怖。

虽然那大恐怖的感觉仅有一瞬,但苗胜之却非常确信那是夏远给他遗留的最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