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诡墓迷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怪人(第1页)

刚出生时瞎老道还给我测过八字,说此子左手持有横门,属剑锋金命硬禁克,按他这意思,是将来得给我找个克夫的女人。

而且他还给我起个名子叫孟金耀,说这名字起得好,将来指定能发财,不过后来到了十八岁时,我觉得实在不怎么样,就把中间那个金字去掉了,改名孟耀。

我大学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也学习过易经、预测和学风水学方面的课程

大学毕业之后,就业比较困难。后来就自己摆摊做过小生意,就这样又混了几年。我的兴趣爱好很广,但比较偏爱运动,参加过一些足球和搏击比赛,不过那也只是爱好而已。

那时我还总想着去外地闯一闯,家里人虽说劝过我很多次,可我硬是听不进去,没两天儿就跟车站偶遇认识的老鬼混在一起了。他家是黑龙江的,别看这外号显老,可实际上他也只是比我大两岁而已,身材算是比较高大。

因为东北人习惯管小叫成老,这样显得亲切,包括老妹儿、老弟、老疙瘩,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我俩差不多大,都是因为家里穷,还做着发财梦。最后俩人一合计,大城市更不好混,决定先到陕西去蹚蹚路子。

临走时我给家里留了封信,便和老鬼一起登上火车,去了陕西。我们本想着将来能做生意,可一到地方就傻了眼,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两眼一摸黑哪儿都不认得,更不知道去哪安顿。

一下车,老鬼偏要嚷嚷着吃饭,想在附近找家像样的饭馆,先填饱肚子再说。可溜达来溜达去,最后竟然逛到了城隍庙会。

庙会上都是些变戏法、演杂耍的,还有祭神、道情、鼓乐、名家书画、祈祷法会等。除了这些之外就是各种商铺地摊了,正如当地民谣中所描述的,城隍庙,九三里,各种买卖在里边,上至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鞍。此外,还有大部分外地的商客流连其中摆摊叫卖,其中有以渔牧为生的少数民族雪区牧民、倒卖皮毛的蒙古人、卖着不知名古董的摊贩、道家术士等等,可谓是鱼龙混杂。

大部分卖的还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蛤蚧、佛手、升麻花、九重盒子、陶鬲等等等等……反正我是一样也没见过,可就是忍不住上前去凑凑热闹。

出了庙会,老鬼拍拍我的肩膀随即抬手一指,转头就见不远处有家饭馆,字号前挂着几盏写有秦字的长灯笼,里面还有唱戏的,倒是别有一番气氛。陕西特色讲究的是韵味,尤其是大排挡体现了陕西人市井气又有些深沉厚重的韵味儿,秦腔作酒、皮影开场,而且吃饭不坐,要蹲起来。外地人看不懂当地风俗和吃饭的讲究,于是就有了陕西八大怪一说。

我和老鬼进了大排档,要了锅盔和扯面,还点了两道当地的特色菜。

其中,面条像腰带“扯面宽得像裤带”算是一怪。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

还有一怪是锅盔,老鬼说这不就是大号烧饼嘛,我跟她说还是有区别的,现在的锅盔里面都掺了肉馅儿。唐代修乾陵时,因为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

由于大排档里人多热闹且又气氛不错,我和老鬼也是头一次遇到鲜口儿,于是打开腮帮子上来就是一顿胡吃海塞。等到饭吃了一半,却偶然见到了刚从西安城出来不久的瞎老道,而且他一进门我就认出来了。正可谓是半夜里跑肚惊到贼,碰巧了。

饭桌上,我问老道是不是又想去咸阳倒斗,瞎老道一白眼儿说,这次来陕西是给朋友看风水,你也不看我多大岁数了,老胳膊老腿的经不起折腾喽,况且那地方都是汉朝大墓,七一年就被封了。

老鬼说话比较直,听到我们对话后不禁眼前一亮,对我说老弟儿,既然你认识行内人,正巧咱俩现在也没啥出路,倒不如跟这老头儿混得了。

瞎老道见老鬼是个毛头小子,虽然说话不知礼数但也懒得跟他计较,只是笑了笑问我,你这娃子没事儿跑到陕西来也想倒斗?

我尴尬的笑了笑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好不容易瞒着家里出来,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吧?而且我知道您会看风水,不如给我们指条路,到时候掏了明器也不会让您老白费心的。

老鬼见瞎老道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的样子就在我耳边低声说,老弟儿,你瞧这老头儿吭哧瘪肚内样儿,准没憋什么好屁。我白了他一眼,小声道别瞎说,咱现在也算是有求于人了。

瞎老道沉思了一会儿,又掐指算了算说我毕竟跟你叔公相识一场,后人有求又算的了什么。你既读过《五匣游记》,就应该懂些机关暗道,但你不要乱搞。

瞎老道说着给了我一面镜子,还说这是宝光铜镜可以当护心镜来使用,关键时没准儿能派上用场。

老鬼见瞎老道没搭理自己,急忙起身又是作揖,又是鞠躬的,似是在上香。

瞎老道见状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便随手甩出一枚摸金符扔在桌子上,接着又喝了口酒问我,小砸,你有没有听你叔公提起过毛沟。

我听得一脸茫然摇摇头说没听他提过,毛沟是什么地方,他在里面掏上过?

瞎老道点点头,解放以前他去过那儿。但这事儿都很多年了,当时进过毛沟的摸金人很多,也就他和薛亮俩人能摸出东西来,也不知道现在成什么样儿了。

瞎老道觉得我和老鬼没有经验,此番去肯定有危险,所以就合计找人给我们带路。不过他倒是有个条件,那就是摸出来的物件,他要一半儿。

此话一出,顿时气得老鬼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私下里还跟我说,这老壁灯没憋啥好屁,我们费劲整出来的东西,还给他分那么多,他想干哈呀?

………………………………………………………………………………………………………………………………………………………………………………………………………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GS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以秦岭淮河为一线南北地区差异极大,南部地区由于常年大雨导致山体上的粉沙及黏土,化成泥涝子。由于谷底地势极低,偶被山上冲下来的洪流垫起,逐渐形成淤泥带,若不是上面生长了大片的独叶草和石菖蒲,根本无法供人踏足。但即使如此,行走在谷底的人也随时可能被冲下来的泥涝子活埋。而两边的斜坡上则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荆棘和丛生灌木,相互穿插纵横交错。

一直往里走会有一片狭窄地带,由于这一带被山体上的水青树枝叶遮盖,遂里面尽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因其状如喇叭,被当地人称之为喇叭洞。

瞎老道说过了喇叭洞就是毛沟,里面长满了半人多高的灯芯草,但那里的灯芯草与山上的不同,大多色泽为黄白色。有人说这是由于植被生长在这里,刚好被两侧大山挡住,常年接触不到阳光所致。远远望去,那些白褐色的草叶就像是大片大片树立的白毛儿一般,遂称之为毛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