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帝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部分(第1页)

小米一看许平的头上都出了汗了,赶紧在旁边一边递着凉茶一边拿扇子为主子煽着风。几个考官也是殷勤的在旁边介绍着这一届的科考里有多少的人才,师从何人之类的无聊话题。

一个个虽然满脸的严肃和正经,但感觉却和围着一群罗嗦和苍蝇差不多。许平真想拿个拍子把他们全拍死得了,一听他们的话不用想就知道有一些肯定是关系户!

监考一看时间到了,立刻就捏着和公鸡差不多的声音高声的喊道:“考生入见!”

早在考场外候了一夜的学子们这才迎着微微的晨光一边接受着检查一边走了进来,规矩的站成四排后齐跪下去,高声的呼道:“参见太子!”

“呵呵,此届考生大多师出名门之系,大有前途者有之啊!”一个瘦瘦的,长着山羊胡子的考官感叹着。

许平斜了他一眼,心里已经惦记着一会考完的时候该怎么收拾他了。这家伙真他妈不知道是读书傻了还是怎么回事,京城现在谁不知道太子府和礼部在对着干,就你这傻B竟然还推荐那些老顽固的学生,是想不开了要找死吧!

“非也!”另一个一直是绷着脸的中年男子跳了出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的说:“本朝初次科考,意在选拔人才。你看看这些人,良莠不齐的样子。有几个看起来像是有才华的,不过嘛!看起来有财的倒是多。”

他不说许平也是注意到了很多人一人赶考,却是带着几十个随从的,似乎有钱人家的更多。不过这些考官一个个都是心照不宣,还真没一个敢这样直白的说话,许平不由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笑咪咪的问:“那依你的说法,这些人里似乎没几个有用的!”

“是!”这家伙脑子是绝对的梗直,一点都没注意到其他人的脸色都黑了,继续自顾自的说:“不是微臣耸言,大凡科考之日皆有不平之事。”

说完扫了其他人一眼,冷笑一声说:“不过嘛,有时候需要粉饰太平而已。”

这话一出,其他人的脸色迅速都变了,有的人连冷汗都下来了。

许平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看来这家伙也不是脑子进水,这话是说得挺有预谋的,挥手示意小米先下去后,面色有些不善的问:“那你倒是说说,太平底下还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免费电子书下载

“微臣不知!”

“你叫什么名字?”许平饶有兴趣的问道,在这么多的同僚面前抬杠,是想引起自己的重用还是真的为不平事而愤慨,不管怎么样都是一个有胆识的人。

“微臣李道年,无品无职,只是奉命在此伺候而已!”

李道年。许平看着眼前这个总是板着脸的家伙,感觉很是熟悉。似乎这名字在哪听过一样,想了好一会后这才一拍脑子想了起来。

李道年原是沧州的一个小知县,旱灾绝收的时候带着难民们哄抢那些囤粮的商人。后来因为不小心闹的动静太大了有几户大户家里除了粮食外其他东西也被洗劫,立刻就被发往京城问罪,但刑部和吏部也一直都没对他做出什么样的责罚,只是丢在一边不管不问而已。

“李道年,眼下学子看起来差不多有四百余人吧!”许平坏笑了一下,徐徐的问:“按你看来,该怎么样才能把那些龙蛇混杂的家伙给清除出去。”

其他的监考们一看许平精通搭理他,赶紧就要开口说话。但都被许平一眼瞪得没敢开口!

李道年认真的思索了一下,冷笑了一声说:“让他们每个人都默写一遍三字经,即使是再平庸的读书人也会懂。那些不学无术之人,自然就自己暴露出来了。”

正文 第67章:主考(上)

“太简单了吧!”许平不禁皱起了眉头,三字经别说这些学子了,很多小孩都知道怎么背诵的。

李道年面色有些狠毒,闷哼了一声后严肃的说:“回太子爷,确实有的孩童都会背!不过嘛,一些人除了吃喝玩乐以外哪有时间去学这些个最浅薄的东西,大多都是有人提前准备好了应付科举的题材,三字经虽易,但保不准有一些人连这个都背不出来。”

许平偷偷的观察一下,发现一些监考们脸都有些绿了,一个个满面的担忧。思索了一下后点头说:“准!”

“微臣领命!”李道年恭敬的应了一声后就走了下去。

“殿下,微臣以为不妥。”他前脚一走,后边一帮的监考马上跳出来反对,山羊胡子更是首当其冲,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说:“我朝廷头次恩科,岂可儿戏。这李道年实在太荒唐了,四百余考生哪个不是各地出类拔萃之人,此等小题不是在延误时间而已么!”

“哦!”许平哦了一声后,也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没去理他们。

监考们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再说也没用了,互相看了几眼后告退出去帮忙了。或许是为了能多留住一些给了好处的人才那么着急的!

许平不禁思索起这个李道年来,似乎一直很平庸。唯一比较出彩的事就是纵容难民们去哄抢的胆识,也因为这样才得罪了那些大官被送到京城来,或许是因为慌年的情况实在太严重了,才没空去治他的罪。

可这样一想也不对,不治罪是一回事。怎么还会派他来这监考呢??

许平想了想,可能是老爹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所以安插来的,细想一下也就明白了。这样的人一直郁郁不得志,一个小小的穷知县纪龙他们怎么会看得上眼呢!所以他现在的情况应该还是满清白的,不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在。

许平不禁嘿嘿的一乐,看来这李道年也不是什么死板的人。就看看他这三字经的主意会不会出什么效果,要是没有的话,就算老爹看错人了。

随着李道年宣布了先考三字经的事,考场里立刻就哗然的一片。不过大多数人脸上除了疑惑外也没多说什么,老实的一一铺开纸笔,下笔如飞的默写了一遍。

由于人数众多,虽然只是小小的默写但还是维持到了大中午的时候才算是结束。

“禀太子,有七十六人根本就写不出!”李道年得意的拿着一份册子说:“有的人让他们写字,连毛笔都拿不好。这样的人竟然是各地方选拔的举子秀才,实在是可笑。”

一顿冷潮热讽说得其他人脸色都有些变了。许平也没多说什么,册子看也不看的丢到一边去,面沉如水的说:“这个等考完再追究,把那些通过的学子们都宣进来吧!”

李道年本以为许平会大作文章,没想到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心里一时间有些失落,但想想这个主子一向办事没有章法可言,所以还是沉住了气应声后出去招学子们进见。

余下的三百多人鱼贯而入,跪地请安后沉静的一片,看起来似乎都有些紧张,但一些人脸色更多的是期待。当然他们也不敢抬头窥视屏风后边的情景,一个个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