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侍君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变天(第1页)

乾德二年腊月廿四,中书令常志远喜得一子,名为云烨,同天常府上报丧,中书令夫人,当今圣上之妹安阳公主生产后不久不治殒命。皇帝念及兄妹之谊,又可怜孩子命苦丧母,特许可以出入宫城。

天宝元年,天降祥瑞紫云,也同是腊月廿四,殿前都虞候,今圣上之弟赵光义府上李氏诞下一子,取名为恒,帝觉二人甚是有缘,又念中书令丧妻后无度饮酒,怕无力照看幼子,便托赵光义照料一二,两个孩子同月同日生,甚为有缘,自小便长在一块,两人交情也是非同一般的好。

开宝六年,宰相赵普因铲除宋帝之弟也是殿前都虞候——赵光义的幕僚而被宋帝赵匡胤所忌惮,太过于刚正不阿且非池中之物而被逼辞去宰相一职,朝中一片哗然,毕竟赵普此前深受皇帝宠信,早已经是他人眼中的“准王储”了,没想到一昔离朝,当真是意想不到,这种情势下皇帝竟册立其弟赵光义为晋王,位高于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朝臣眼神明亮,自然也就瞧得出这位晋王殿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了。

看着这几日送礼之人快踏破了门槛,赵恒也只是看着,接受着来往之人的奉承,一个六岁多的孩子却有这般气魄,来往之人无不惊叹,连带着赵恒身边的常云烨也被夸了好一阵。

“云烨,你说来庆贺的人有几人真心呢?”好容易安静了些,赵恒在廊中庭下坐了下来,常云烨倒了杯茶推到了他面前,“大多是真的吧。”

“赵相乃开国功臣,却…走的悄无声息的。”赵恒似是面有怒色,常云烨见状赶紧支开身边婢女,安抚着说道,“小王爷,这话可不能说啊,赵相毕竟是对晋王殿下的幕僚出手,保不齐下一个就是晋王殿下,也是出于无奈啊。”

“你我又能改变什么呢?”赵恒也是一时气话,听他这么一说也便冷静了下来,“过了中月,你我就要入宫听学了,待我学成,将来我一定要做个贤王,不让天下想要入仕之人心寒。”

“小王爷做贤王,那我可做幕僚吗?我想一直陪在公子身边,一睹盛世。”常云烨突然行礼说道,眼里满是恳切。

赵恒也面露笑意,赶紧扶他起来,“自然!你我情同兄弟,定然不离不弃。”

“那我今日便是和小王爷说好了。”

此时谁人也没能想到,角落里的两个孩童,竟立下了如此豪言壮志。

开宝九年,这是一个雪夜,从纸窗里透过一丝光亮,常云烨觉浅,立刻就醒了过来,透过窗户看去,竟是皇帝身边的公公,前来找晋王,连带着赵恒也被叫了起来,神情严肃,常云烨一下便猜了个七七八八,怕是皇帝不大好了。

不过一会儿,赵恒便来敲响了他的房门,常云烨立刻去开了门,赵恒没想到他开的这样快,还愣了一下,“原来你没睡啊。”

“将将醒,看见外边下雪了。”常云烨迎了他进来。

赵恒见他只着里衣,便解下身上的披风盖到他肩上,“方才是陛下身边的李公公来传话,命我父王即刻进宫。”

常云烨眸色微变,“深夜传召…莫不是…”

“父王让我收拾好了再随兄长一同入宫,我想着也是要来叫你同去的。”赵恒打断了他的话,但他心底大概也是这么想的,皇帝自半月前便病重停朝,朝野一片混乱,此时召晋王入宫多半是要商议继位之事了。

常云烨也不敢耽搁,赶紧收拾好了,一道入宫,但常云烨只能在外边等候,本还对情况有些着急的,却阴差阳错的看见了宋皇后身边的王公公,鬼鬼祟祟的从偏殿出来。

常云烨眼神一凌,立刻向旁边的小厮说道,“去把赵恒赵三公子请出来。”

小厮虽然敬他是中书令的公子,但这毕竟是非常时候,有些犹豫不决不敢行动,“只需说是我叫他出来的,他定会出来。”直到常云烨坚决说道,小厮这才敢进去通传,果然不一会儿赵恒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