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侍君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未尽之事(第1页)

从早上到傍晚,常云烨一直坐在自己案桌前,一封未被拆封的信一直摆在桌上。

一小厮在外敲了敲门,隔门道:“大少爷,寇凖寇大人请见。”

“跟他说我不在。”常云烨长长的吐了口气朗声道。

门突然被打开,开门之人正是寇凖,他眉眼紧皱,面色不是很好,“可惜我已经进来了。”

常云烨眼睫微颤,随手扯起一旁的卷轴盖住了案上的书信,“寇大人坐吧。”

寇凖在厅中圆桌坐下,“我唯独不想被你这么称呼。”常云烨这才改口道:“寇兄。”

“燕儿一早就来找我了,她伤心坏了。”寇凖的双眸沉下,如同一潭死水。

寇凖面色痛苦的捂住了脸,闷声说道:“我不明白,薛公前天还好好的,还和我商定了定亲的日子,怎么突然就…”

常云烨沉默了良久,缓声道:“寇兄,斯人已去,还请薛小姐节哀。”

“你…觉不觉得这其中有蹊跷?”寇凖小心翼翼的问道。

常云烨眼中厉色一闪,但很快便被平复了下去,“生死有命,薛大人年事已高,虽未能见到薛小姐出嫁想必也是憾事,但他已经将薛小姐托付给了可信之人。”

寇凖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常云烨的样子,又欲言又止:“你是这么想的…我还以为…”

“赵德芳刚暴亡,薛公便身死,你认为他二人被奸人所害。”常云烨补齐了他想说的。

“难道不是吗?”

常云烨站起身来,低声道:“寇兄,每时每刻都会有人同时死去,无凭无据,不能无端猜疑。”

寇凖看着他似乎是一副毫不关己的样子,只觉得十分陌生,“你说我无端猜疑?”

寇凖一时失声无言,牵动嘴角,却只露出一抹难看的笑,“那我就不奢求常大少爷的高见了,你就一直躲在府里,带个闲散公子吧。”语毕,寇凖才发觉自己的心快要跳出来似的,他的喘息粗重,紧握的双拳想要压制住爆发,最后还是摔门离去。

常云烨静坐了好一会儿,屋里静的可怕,因为方才寇凖的那些话,他感到心尖传来的痛楚,他缓缓站起,走到案桌旁,扫开了盖在那封信上的书卷,信上用工整娟秀的字写着“小友亲启”。

“小友如见,薛某应该已经离世,当年五圣之事恕薛某还是不能告知,但小友想做的事,薛某希望以下手书可以有所助益,还请小友不要轻易将身边人带入险局,薛居正绝笔。”

忍了许久,还是没忍住,一滴眼泪砸在了绝笔处,洇湿了二字,常云烨赶紧拭去了泪痕。

里面将近十来则小册,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小字,近乎是所有朝廷官员详细情报,包括他们的籍贯甚至母家出处,还有他们从官这么多年是否私下往来、是否私相授受,这可比他通过传闻剥离出来的事详细切实。

通过广月尘,常云烨将程德义招回到了身边,就算皇帝一时不想动赵廷美,但他的下场一定不会很好看,程德义跟在他身边肯定遭殃。

但也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李昉曾经去找过赵廷美?”常云烨疑惑的。

“是,但是秦王那时醉酒,李昉没见上。”程德义继续说道。

薛居正留下的小册中曾提到过,这个李昉十分的胆小怕事,皇帝继位之时他为求自保,同梁国公赵普和祁国公王溥来往密切,但是他除了和沈伦编纂古籍就没什么大的建树了。

常云烨低声吩咐道:“让广月尘派几个有拳脚的跟在这个李昉身边。”

德义疑惑问道:“阁主是觉得有人会对李昉出手?”

“他一个赵普身边的人却去找秦王,多半是听到了些风声,想去提醒秦王的。”常云烨仔细掂量了一番说道。

德义仍是摇头不解,常云烨只能继续解释道:“梁国公和祁国公肯定不是真心与李昉相交,以他那胆小怕事的性子,在他两人面前肯定是错洞百出,想要除掉他,也就理所应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