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荒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芴砺榉场?br>

“之扬,你爸上次去的时候说几号回来?”玉环又回到院前的小屋问儿子。

之扬说:“爸没说几号回来。怎么了?”

玉环把服装厂招工的事和儿子说了,然后又让之扬去海边石塘一趟,问问他父亲是不是能早点领些工钱。之扬一听也高兴不已。他把活留给母亲,自己连忙奔出院子,去海边找他父亲了。

玉环忘记跟之扬说要多少钱,于是赶紧赶出去把之扬喊应,叮咛道:“之扬,向你爸要两百块来。”

固湖镇工厂不多,服装厂还是前年开办起来。如今大妹能有这样的机会,别说让之扬跑上三十几里路,就是五十几里,七十几里,他也愿意。

父亲在桐水镇靠近港湾边上一个石塘打石头。石塘七十年代建造海塘时用过。桐水镇投入了几千万个人工,上百万资金,还是未能将海塘围成。如今,海塘堤像一条半死不活的长蛇,一半浸没在水中,一半浮着。那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历史沧桑。不过对附近的渔农民来说,幸亏海塘堤没有筑起来,要不他们会失去生活的依靠。很多渔农民便是靠在港湾里打鱼、落小海过日子。

之扬的父亲开达,从之扬六岁那年开始打石头。

从荒地去桐水镇海边的石塘,可以沿着遮坑边上的机耕路走,也可以翻越缸爿山与提花山之间的木吉岭走。木吉岭是一条古道,过去是固湖镇和桐水镇来往的必经之路。去桐水镇路程肯定是翻越木吉岭来得少,但走机耕路也许能遇到一辆过路的拖拉机。有些村子的拖拉机不走山外的公路,而是抄近过荒地村。特别是载货不多,或者空车的时候。碰巧遇到了,便能搭乘着过一段路。运气好,遇到桐水的拖拉机就能一路到底了。

之扬领了母亲的话,一口气从村北跑到村南出口。

拐出便是村南机耕道旁的大樟树脚下。村南的大樟树脚下也叫车水墩,遮坑就在这里转弯,形成一个水湾。水湾经每年的洪水冲刷,有了一定的深度。没有抽水机的年代,这里安放着水车。南山畈的水田有一部分靠这里车水灌溉。自从提花山清水岙筑起水库,又顺着山腰修了渠道,水车也失去了作用,但车水墩还是叫车水墩。

之扬站在车水墩,朝村子的晒谷场那边张望,看看是不是有拖拉机过来。现在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拖拉机了,像荒地村,一个村子就有四辆。这些拖拉机原先也是集体的,联产承包后,也卖给各家了。

如果再见不到拖拉机,之扬会选择去缸爿山,走木吉岭古道。

夜开花和梅子在晒谷场看了一会热闹,两人感觉没意思,便结伴沿着机耕路去野外散步。半道上她们又遇到了同村的姑娘瑞香。瑞香和夜开花是同龄人,一起上的学。只是夜开花读完高中,瑞香只初中毕业。瑞香和阿寿的兄弟阿坤是去年这个时候订的婚,正打算过完年结婚。阿坤当过兵,回村后成了村里的拖拉机手。现在仍旧开拖拉机。也算是荒地村先富裕起来的家庭。瑞香和阿坤算不上青梅竹马,倒也是自由恋爱的典范。

之扬站在车水墩时,她们三人晃悠悠地正好走到遮坑桥头。

等了一会没见有拖拉机开来,之扬往南山畈机耕路走去。走出一段路,之扬看到隔着半个畈的夜开花她们。夜开花也看到了之扬,于是喊了起来。

“之扬,你这是去哪里?”

之扬回答:“去桐水。”

半个畈,其实也有不少的路,相互喊起话来有点费力,得拿两只手围成喇叭的样子。一来一往喊,旁边的梅子和瑞香看着觉得滑稽,于是笑。夜开花还是没完没了,继续冲着之扬喊。

“去桐水干什么?”

之扬回话:“找我爸去。要钱,有急用。”

“什么……”

之扬说得有点快,而且中途起了一阵风,风吞去了之扬的一部分声音,夜开花好像没听清楚,于是又问。

之扬正要重复,村子方向开来一辆拖拉机。之扬一看不像是本村的拖拉机,便不再理会夜开花,自己折身返回来。拖拉机开得快,之扬生怕赶不上,所以抄近路奔过去。他一边奔,一边又朝夜开花喊:“姐——,帮我拦一下拖拉机。”

不过拖拉机没有很快开过来,在车水墩停下来,拖拉机手和一个过路人说话。等之扬赶到那边的机耕道,拖拉机才动步过来。这时之扬和夜开花她们只差十几步路了。

看到梅子也在,之扬有点不好意思走过去。不是他不想看到她。

“喂,你风风火火干吗?”夜开花小跑着过来,边跑边问道。

之扬重复刚才的那句话:“找我爸去。要钱,有急用。”

“要钱?”夜开花走到之扬面前停下,又问:“要钱干什么?”

发现之扬赶得那么急,想着是不是他家里出什么事了,夜开花问话的神情有些带紧张。

“有用,你有吗?”之扬知道夜开花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见之扬带着一两分嬉笑,夜开花心是放下了。

“你说,到底有什么用。我没有也会替你想办法。”

夜开花的话倒给之扬提了个醒。干吗非要去桐水找爸要去,就不能向人先借借。夜开花没有,瑞香也不会有,然他认为梅子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