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华第一恐怖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2页)

吴其轺(1918-),男,福建闽清县十五都人。中华飞虎航空队第五大队战斗机驾驶员,小分队(队长)指挥员,中华空军中校,曾参加88次对rì空中战斗,空中作战时间超过800小时,击落rì机6架,击伤rì机3架次,4次飞越驼峰航线,他曾被rì机击落三次,负重伤,亲历rì机在芷江投降仪式,rì军在南京投降仪式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他获得盟军总部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另获颁“航空勋章”和“单位集体荣誉勋章”。国民zhèng ;fǔ曾授予荣誉勋章17枚。

1945年4月12rì,在对武昌火车站rì军地面部队进行打击的行动中,他的战机引擎被击中失灵,迫降在离芷江120多公里的辰溪县境内一条小溪的沙滩上,着陆后幸好遇到村民。当时村民都很穷,但他们还是把过年剩的那一点腊肉拿出来,给吴其轺吃。乡亲们都说,他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神,四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都排队来摸摸他。他住在当地坚决抗rì的地主肖隆汉家里,肖隆汉天天设“百鸡宴”款待这位抗rì英雄,甚至请回在湖南大学读书的儿子来陪吴其轺聊天。

1945年9月9rì,中华战区rì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zhèng ;fǔzhōng ;yāng军校大礼堂内举行。吴其轺作为美军援华空军第14航空队第5大队的分队长,带领他的全体队员,坐在会场的第一排。吴其轺回忆,应邀参加rì军投降仪式的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代表和驻华武官,以及中外记者、厅外仪仗队和jǐng卫人员近千人。

8时52分,中华战区最高统帅激ang激e石的特派代表、中华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陆军参谋长萧毅肃、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第1路军司令张廷孟等5人步入会场,就座受降席。8时57分,中华战区rì本投降代表、中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上将率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中华派遣军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中将,台湾军参谋长谏山chūn树中将等7人,脱帽由正门走进会场。冈村宁次解下所带配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表示侵华rì军正式向中华缴械投降。此时恰好是9时正。然后,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受降仪式约20分钟。吴其轺说:“这20分钟的jīng髓,贯穿我的一生,影响我的一生,升华了我的一生。”

我问:“jīng髓是什么?”吴其轺回答:“中华民族是不能战胜的。正义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赴台后受父亲和国家感召在1949年历尽艰难回国。

他的父亲吴銮仕,在全国刚刚解放不久,因为他和他的四哥都曾经是国民党军官,被枪毙了。

吴其轺说:“我的父亲从小教育我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之所以奋不顾身投入到伟大的抗rì战争,也是听从他的教诲。可以说,我的鲜血,是为祖国留下的。”

1954年被迫劳教20年,刑满出狱后靠蹬三轮车为生,1974年,从监狱出来的年近六十的吴其轺找不到工作,就在杭州清波针织手套厂蹬三轮车。

这一蹬就是六年,一年365天没有休息rì,一车装卸600斤,一天挣1元2角人民币。那时,他和妻子裘秋瑾带着两个儿子租在12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房租每月3块3毛。吴其轺曾经是杭州一带最优秀的三轮车夫。飞机都能玩得这么好,三轮车自然是小菜了。

因为蹬三轮车体力消耗大,他一顿饭要吃一斤以上的食物。杭州闻名的小包子,三个才一两,吴其轺父子三人起码要吃两斤,60个。他们怕一次吃60个包子吓着旁边的食客,就连着去三个饭馆吃饭。这样一来,白喝了9碗汤,别人看起来还文雅了许多。

1980年吴老被平反。

2010年10月13rì在杭州去世,在2010年最后的一个清明节,他强撑身体祭拜岳飞,在岳王jīng忠报国的塑像前,清泪长流,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又说不出来。

要造20艘航母的民国海军司令

要造20艘航母的民国海军司令

中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xìng。

陈绍宽(-),字厚甫。国min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汉族,闽侯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胪雷村)人。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加入晚清海军,担任水手。由于家庭影响,陈绍宽在求学时代就不自觉地向海军靠拢。他17岁进入南洋水师学堂,攻读航海技术。毕业后,加入清朝海军服役。后归附国民革命军。在任中华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和民国海军总司令期间曾规划4大战区,提出20艘航母计划。并且指挥了著名的江yīn海战。

早在1928年,时任中华海军第二舰队司令的陈绍宽就曾经上书,要求花2000万元建造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建航母!那绝对是中**界的重磅炸弹!消息传开,众人议论纷纷。

一转眼到了抗战,中华海军和rì本海军拼光了,而陈绍宽还在做他的海军强国梦:从辽东到南海中越边界,划分四大战区,建造20艘航母,每艘航母造价约18亿元。这可真是“宏图大业”,一下子把中国海军未来几十年的实践和理想都说完了。

陈将军的理想是大了些,但是他能在全中华首先意识到了航母的重要xìng,很是难能可贵。

有些人都在鄙视印度阿三,可人家印度阿三追随着宗主国英国打完二战dú ;lì后,就能节衣缩食地买来了航母用,这眼光也不简单的。

黄河决堤死难情况

黄河决堤死难情况

参与花园口决堤的**新八师参谋熊先煜的《rì记》:

6月8rì星期三yīn雨

花园口本师以第一团守花园口以东河防,并掩护决堤之二、三两团,师部亦于本rì由京水移驻东赵集。最高当局,不时由武汉来电话询问决堤进度。本师政治部率同战服务队男女同志,亦来花园口唱歌慰劳工作官兵,更觉兴奋。11时许,魏处长来,目睹官兵勤奋,虽昼夜工作毫无倦容。当众宣布如于本夜12点放水,总司令奖法币2000元;如明rì午前6时完成,则奖1000元。师长一面督工掘堤,一面电话派员放赈,以救济决口附近行将被淹没之人民。6月9rì星期四晴

堤质乃小石结成,非常坚硬,掘时颇吃力。经本师二、三两团及工兵连全体官兵与兵数十人,两昼夜之努力,一切果如预期,于午前8时放水。总司令商震以本师长官兵劳苦功高,能于短期内完成,当奖国币2000元。

当放水这瞬间,情绪紧张,悲壮惨烈。起始流速甚小,至午后1时许,水势骤猛,似万马奔腾。决口亦因水势之急而溃大。远望一片汪洋,京水镇以西以北尽成泽国。预料不数rì将波及若干县境也,心则痛焉。

附录一、rì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华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写到:〃6月10rì前后,中华军队在京水镇(郑州以北15公里处)附近,掘开了黄河南岸的堤防。因此,黄河浊流向东南奔流,中牟首先进水,逐rì扩大,从朱仙镇、尉氏、太康,一直影响到蚌埠。第二军6月13rì为救援孤立在中牟的第十四师团一部,从第五、第十、第一一四师团兵站抽调工兵各一个中队及架桥材料一个中队,配属给第十四师团。随后于16rì又从第一军调来dú ;lì工兵第二联队主力及渡河材料一个中队。6月15rì以后,由于泛滥的河水扩大到尉氏的第十六师团方面,第二军除调回第十四师团两个工兵中队外,又逐次增加架桥材料两个中队,折叠船40只,dú ;lì工兵第十一联队主力支援,然后向泛滥地带以外撤退。方面军于6月17rì命令临时航空兵团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六师团方面的补给。用运输机、轻重轰炸机,在6月16至24rì之间给两个师团投下补给粮秣、卫生材料等,合计约161。5吨。29rì,方面军在徐州举行联合追悼大会。仅第二军死于洪水人数便达到7452名之多。〃

二、rì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rì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华军队6月10rì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附录关于泛区面积和受灾人口有以下多种说法:

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在《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册》中说:〃被淹面积七万平方公里,灾民一千二百万人。〃

毛寿彭在《台湾水利》三十二卷第一期(1984年3月1rì出版)上发表的《花园口堵口工程回顾》说灾区达六万平方公里。

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的《征服黄河的伟大事业》、《人民黄河》及一九五五年开始举办的《治黄展览》中,均称淹没面积五万四千平方公里,受灾一千二百五十万人,死亡八十九万人。解放后的一些宣传品,大多引用这一数字。曾任花园口堵口工程局总工程师,解放后在湖北长期主持水利工作的陶述曾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座谈会上说:〃黄泛区包括豫、皖、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