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华第一恐怖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部分(第1页)

一席话,引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来不及等到陆军大学的结业典礼,张灵甫便于4月26日飞回前线。3个多月前离开芷江的时候,芷江的中美空军只有100多架飞机,而现在拥有b…25重型轰炸机、c…46大型运输机、最新式的野马式战斗机300余架,天上战机穿梭,地上银翼相接,无论数量还是性能,皆远远超过日军,叫人看了无不欢欣鼓舞。而来接他的卢醒、高敬以及孟铁蛋等一班随从卫士,更让他大开眼界:清一色的美式大盖帽、夹克式军装、白衬衣、绿色领带,个个帅气,人人精神,再也不是以前那种皱皱巴巴的粗布衣形象了。这还不算,最让他意外的是卢醒、高敬竟一人开来一辆敞篷小吉普。回前线之前,他已经知道,史迪威一走,美械装备就大量运抵昆明,美军顾问团团长罗斯少将还亲临七十四军,督办换装,却没有想到变化如此之大。

“怎么样,拐子,兄弟们起篓子了吧?”卢醒一脚踩在踏板上、一手敲着车门,得意十足地炫耀道。“张叔叔以后若有兴致,我教您开车,包教包会!”高敬也拍着胸脯对他说。

张灵甫“哼”了一声,说:“几杆洋枪洋炮,看把你们得瑟的!”嘴里尽管不屑一顾,可满脸全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情。只有铁蛋冒傻气,没听出意思来,急得他举起手中的卡宾枪说:“才不是几杆呢!瞧瞧,这啥?卡宾枪,比步枪轻、比冲锋枪准!我们再也不怕小鬼子了!”

最后一句说得太急,辞不达意,卢醒反手敲了一下他脑壳,高敬踢了他一脚,两人异口同声道:“你这差一点!我们几时怕过小鬼子?”前不久,罗斯少将来五十八师,见到多年未见的铁蛋,很高兴,给他一块厚厚的巧克力,他以为是肥皂,拿去洗衣服,还跟高敬说,这洋肥皂就是不一样,洗衣服不起泡。

“应该说,我们更打得过小鬼子了!”张灵甫将铁蛋的大盖帽取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先俯下身,对着吉普车的反光镜看了看效果,觉得十分满意,便一脚踩在踏板上,抬头、挺胸、叉腰,询问弟兄们:“怎么样?像不像盟军的麦克阿瑟元帅?”没等大家回答,他又把大盖帽还给铁蛋,帮他扶正之后,豪气十足地跨上车,把手一挥:“走!开车!”

两辆吉普一前一后缓缓驶出机场。张灵甫注意到机场上那些身穿新式军装的哨兵,有的很精神,有的却很好笑的样子,便对卢醒说:“美式军服很挑人,不是随便那一个都可以穿的,越帅气的人,就越是锦上添花,而个子不高、气质不佳的,被大盖帽一压就显得猥琐不堪。看来,以后我们七十四军在招兵的时候,还得注意一下身高呢!”

卢醒心想,长官是不是要当军长了,连这个问题都考虑到了?

车出机场,路就宽敞了,迎着巍峨的雪峰山,向洞口方向疾驶而去。抵达安江后,张灵甫先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部,向总座王耀武报到。军情紧急,王耀武正好要去位于江口的五十一师,一是督战,二是安抚,两人稍作寒暄,即一同上车。

路上,王耀武向张灵甫简要介绍了当前敌我态势:4月中旬,日军集中5个师团、3个旅团约10万人以上的总兵力,分3路并进,中路主攻隆回、洞口,左路进攻武冈、绥宁,右路进攻新化、溆浦,其意图一是左右包抄我第四方面军,二是穿越湘黔公路,攻占芷江。总部决心依托雪峰山天险与敌死战,七十四军和一百军各配属一个炮兵团,分别于洞口以南的武冈、绥宁和洞口以北的龙谭、溆浦一线正面阻击,在我南北两翼的靖县和新化,分别配置七十三军、胡琏十八军和汤司令的第二十六军、九十四军,一旦日军进至雪峰山腹地,即以十八军和汤集团分别杀出两翼,南北对进,实现合围;为加强我方面军作战力量,新六军也即将从缅甸空运芷江。目前,湘西会战已全面展开,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也亲临芷江,统一指挥我参战各部。

早在移防武冈之时,张灵甫便把湘西的山山水水默记于胸。听到这里,他说:“房梁之所以要做成三角形状,乃因三角形最稳定,垮任何一边,屋顶必塌。如将武冈、新化、芷江之间连成线,像不像一个等腰三角形?芷江便是屋脊,武冈、新化便是两个边,只要我们在这两个边顶得住,湘西会战必胜矣。”

不看地图,便勾划出本次会战的三处要点,连“等腰三角形”这种从未听过的新名词都出来了,王耀武暗自称奇,记得何老总在作战会议上,也的确强调过武冈、新化作为全局支撑点的重要性。他扭过头来,手在张灵甫的背上拍了几下说:“将别三日,也当刮目相看嘛!”

张灵甫扬起眉峰一笑,没有做声,以最后一滴血,守最后一寸土,他的心早就飞到了雪峰山的那一边。

雪峰山,湘西最高山,海拔两千米。民谣云:“雪峰山,山连山,九曲十八弯,弯弯都是鬼门关”。这道天堑,越向西山势越高,成为芷江的坚强屏障,而**五大主力就有三个云集在此,七十四军、十八军、新六军个个全副美式装备,居高临下,构织层层火网,且制空权更在我们手里,美军联络官携带电台已配备到师一级,可随时呼叫空中支持,指示目标,纠正偏差,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看他日军还怎么蹦达!

车过庙门后,进入雪峰山腹地,只见路随山转,车轮旁便是深不见底的沟壑。过铁山河时,桥窄水急,仅容一辆卡车通过,路北叫铁山,路南叫铁山庄,两侧绝壁万仞,峡谷幽深,古木参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使人凛然而生凉气……

有此险山,有制空权,有英勇善战的官兵,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武器,有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和弹药补给,管叫它小鬼子有来无回。多少官兵对此战抱定了打胜的信心和决心。(未完待续。。)

224空中优势

224空中优势

杀绝鬼子!杀绝鬼子!——74军官兵

1945年4月26日,夔田园四郎所属部队向据守洞口到龙潭司一线的74军阵地发起了进攻。这一带水深谷险,道路狭窄,汽车牵引的重炮不能运行,日军只能携带轻武器进攻。

74军第51、57师早已占领了从山麓到山顶的险峻地形,构成层层阵地,一挺挺美式机枪指向了山外。

日军从山麓的平川往高处仰攻,子弹一梭梭地击在了山岩上,蹦出和着岩灰的火花。山下都是水田,可利用做掩护的地形很少,日军便潜伏在山脚的公路东侧。两日仰攻,虽然没有一丝进展,夔田仍然下令:继续攻击!企图围困山上的**。

这两天,芷江难得这么晴朗。前几天,春雨连绵不绝,使得美国空军驻华司令官陈纳德的活跃性受到了限制。

因为天气的缘故,中美战机的出动架次也很少,这在日军将领看来,是后发制人的策略。

按陈纳德的风格来看,确实主要是因为天气,当然,他对何应钦提出来的“先抑后扬的空中协调方针”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只好先派一些性能较好的中程b…25轰炸机,炸毁日军的补给线,间或派p…40战斗机飞临战区上空进行侦查飞行。因此,陈纳德白天除在指挥部呆一段时间外,大部分时间与他的德国猎犬“乔”形影不离,只是晚间的时间会去七里桥的空军俱乐部跳舞。

同盟国战局进展顺利。最近一段时间又和小自己25岁的女记者陈香梅处于热恋中。陈纳德觉得全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乔,该出动过过瘾了。”陈纳德对爱犬道,昨天晚上他已经收到了气象站的天气预报,一大早他打算带着爱犬出去狩猎。

正当纳德带着爱犬要出门的时候,何应钦带着随从翻译和警卫员登门了。

“早晨好,陈纳德将军!”何应钦笑容满面地打招呼。

“早晨好,何司令有什么事吗?”陈纳德对于比较**的何应钦好感不多,话语生硬。

何应钦笑而不答。示意副官从小车内取出一杆有着细长铁管、尾部装有弩机,外形像18世纪来复枪一样的东西。

“鸟铳,也就是猎枪。”何应钦生硬地说出一句英文,把礼物递了过去。

不管对方是送什么礼物,文明修养很好的陈纳德都会很礼貌地表示感谢。

“很感谢,请坐,请坐。”陈纳德一边客气地感谢道,一边接过猎枪,欣赏起来。

何应钦还是面带微笑地向陈纳德讲解“鸟铳”的性能及使用方法:“这种猎枪最适合打飞禽,因为它打出的是一团散弹。故总有命中飞禽的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