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黄埔卧底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的指挥之下紧追不舍,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又马上将敌军击溃。于是夏威就衔尾穷追,敌军宋大霈残部几全部缴械,于是夏威不攻占鄂城。

这时四军第十、第十二两师和七军第七、第八两旅则是全力向贺胜桥敌军正面冲锋前进,敌人虽然顽强的抵抗,但是我军作战勇猛,敌人无法立足。吴佩孚此时见到情势危急,马上命令陈嘉谟、刘玉春各自率队押阵,并亲率卫队、宪兵队、军官团、学生队到贺胜桥头督战,以壮声势。而且还排列机关枪、大刀队于桥上,凡畏缩退却的,马上被射杀。吴佩孚甚至亲自砍掉了几个退随军官的脑袋,并把看下来的脑袋绑在电线杆上,以示有进无退。所以敌军的抵抗极为顽强,机关枪向我军盲目扫射,疾如飙风骤雨。所幸我军士气极旺,喊杀连天,前进官兵竟以敌人的机枪声所在地为目标,群向枪声最密处抄袭,敌军不支乃弃枪而抛。第四军军第十二师在杨林塘附近与吴佩孚的军队激战后,形成对峙。三十日拂晓,第四军和第七军则继续攻击,叶挺独立团一路上猛打猛冲,在杨林塘突入了吴佩孚军队的主阵地,向桃林铺攻击前进。此时,吴佩孚的军队看到独立团作战非常勇猛以后,决定派遣部队从侧翼反击,企图对叶挺独立团实施包围。但是第十师第二十团和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及时的赶来增援,同心协力抗击敌人,胜利突破了吴佩孚军队的桃林铺防线;向贺胜桥发展进攻。同时,第七军攻占王本立后,也马上向贺胜桥东侧的南桥攻击。吴佩孚的部队在正面失利,侧背受敌的情况下,全线动摇,纷纷溃退敌将陈嘉谟、刘玉春阻止不住,吴佩孚乃以大刀队阻遏。敌军的溃兵因后退无路,被迫向大刀队作反冲锋,数万人一哄而过,夺路逃命。据说陈嘉谟见大势已去,又不愿退却,竟滚在地上大哭。因其受恩深重,今日兵败若是之惨,实无面目以见吴大帅也。这时我追兵已近,马济在一旁大叫:“你再不走,就要被俘了!”陈氏卫士乃将其架起,夺路而逃。

吴佩服的军队全线溃败时,已近黄昏。他们的逃兵与我军的追兵混成一团,不分先后向武昌城前进。我军中的炊事兵、运输兵等也各挑其什物炊具,夹杂在战斗兵行列中前进。夜深之后,我追兵已过贾胜桥数十里,敌人也已去远,于是李宗仁各部停止追击、就地休息。因我军搏斗一昼夜,到此已疲惫不堪,亟待休息整顿。而中路得第四军,第七、第八军主力则全线击破汨罗江吴佩孚军队的防线,一部分开始于十二师等进攻贺胜桥的部队一起开始武昌,一部则绕道攻克汉阳、汉口,前锋进追武胜关。国民革命军开始威胁武汉。

第三卷 第十四章 北伐(三)

吴佩孚的军队在贺胜桥被国民革命军大败后,残部退入武昌城,准备做最后的努力,据守武昌,而我军在八月三十日晚上前往武昌的途中稍事休息,第二天拂晓便急行军向武昌城追击前进。三十一日黄昏,第四军和第七两军的主力便全部抵达武昌城下。李宗仁于是马上决定趁着敌军喘息未定,马上进攻,准备一举拿下武昌。

因为第四军和第七两军大都到达后,立刻下令攻城。所以参战部队马上派出战士开始向民间征发木梯,准备就绪以后,攻击马上开始,一队队战士呐喊着冲向城脚,援梯而上。

但是由于武昌城城墙非常的高,而且坚实无比,墙外还有有护城壕沟,水深没顶。可是我军所征发的木梯又太短,距离城墙上端还有一段距离,即使战士们爬上梯子,仍无法登城。而敌人守城部队也已经早有准备,城上灯火通明,使我军在进攻的毫无隐蔽,一接近城墙,城上机关枪、手榴弹便一时齐发。我方官兵前有坚壁,后有城壕,在敌人机枪俯射之下,伤亡极大。于是我军第一次攻城无功而罢。

九月一日晚,第四军和第七两军已全部抵达城下。刘峙率领的总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师也已奉命前来增援,马上就可以到达。于是,我军便重行部署,仍由李宗仁任攻城总指挥,陈可钰任副总指挥,准备作第二次攻城。

此次攻城任务的分配是:第七军胡宗铎部任中和们、保安门、望山门的攻击。右与第四军联络,左则警戒长江江面。

第四军任忠孝门、宾阳门、通湘门的攻击。左与第七军联络,右则警戒沙湖方面。

第一军刘峙师到达时,应由洪山、徐家棚向武胜门前进,并接替第四军忠孝门防地。

炮兵则占领洪山阵地,俾步兵爬城时,轰击城上守军。

攻城主要工具则责令工兵和政治部购集大批粗大的毛竹竿,每枝长约二丈,重百余斤,用两根接起,扎成一长约三、四丈的竹梯。攻城时以奋勇队先进。奋勇队以每十二人组成的小队为单位,每小队抬长梯一具。

第二次大规模攻城于九月三日晨三时开始。先由炮兵以猛烈炮火轰射城上守军,然后奋勇队携带竹梯蚁开始向上攀爬,不料城内敌人和楚望台、蛇山、龟山上所设置的敌军山、野炮和江中敌舰枪炮一时齐发,火力非常猛烈。我军伤亡很大而且功效不大,再加上竹梯非常的笨重,而武昌城墙墙高水深,我攻城官兵虽奋勇异常,然而有的竹梯尚未架牢,官兵已全部牺牲。攻击一时陷入困难,但是好在我军在下游已攻占鄂城,第八军自嘉鱼渡江后,也已逼近汉口、汉阳;驻汉口的鄂军第二师师长刘佐龙还和我军暗通款曲,愿意投诚。如过这样的话是吴佩孚的军队便要开始守孤城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日久必然发生内变。因此,三日早上八时我军停止攻击后,便不再作硬攻的打算。

吴佩孚此时也另作固守武汉三镇的准备。派第八师师长刘玉春为守备军总可令、陈嘉谟为武汉防御总司令,二人同驻武昌城内,据城固守待援。而吴佩孚本人则坐镇汉口,调度由北南下的援军。

九月三日晚蒋介石偕白崇禧、加仑、唐生智一行抵达武昌城南的余家湾车站,马上召集紧急攻城会议。开会时制定了新的作战部署。第三次武昌攻城,仍由李宗仁任攻城司令,陈可钰任副司令。一切部署仍按第二次攻城计划实行。蒋总可令另调第一军刘峙师接替第四军在忠孝门的防务。并恳赏登上城墙的,官长二百元,士兵一百元,最先登上的部队三万元。登城的准备完毕时,号兵吹集合号,士兵齐呼“革命万岁”。奋勇队的编制如前。前锋部队在奋勇队后,取五十米至百米距离齐头并进。前锋都携带短枪、手榴弹以便爬城。

第三次攻城于九月五日凌晨三时开始。我军逼近城墙时,敌枪炮齐发,较前次战斗更加猛烈。第七军奋勇队扑攻保安门,该处城墙较高,竹梯刚一架起,伤亡马上出现。

第四军在通湘门一带的遭遇也约略相同。第四军独立团一度潜至城脚,挂梯数具,官兵相继攀登,然而敌方机枪弹如雨下,登梯官兵悉被击毙,无一幸免。牺牲的惨烈,达于极点。此时军中忽然谣传刘峙师已攻入忠孝门,四、七两军闻讯大为振奋,益发奋勇争先,死伤辄至整连整排,仍无入城之望。

这时蒋介石也感到硬攻无望,李宗仁随即下达命令停止攻击,各军暂退安全地区待命。

而我第八军何键、夏斗寅两师在嘉鱼渡江后,此时已迫近汉阳。九月五日,原与我军通声气的刘佐龙鄂军第二师正式声明附义,加入革命。刘佐龙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军长之职,从汉阳开始炮击查家墩吴佩孚的司令部。吴佩孚仓皇乘车北逃。自河南向武汉增援的吴军也被刘佐龙所挡住,在汉水中淹毙甚众,不敢渡河。刘佐龙部于九月六日占领汉阳,七日进占汉口。此时吴军悉数北撤,江面敌舰也顺流下驶,武昌之敌遂成瓮中之鳌,俯首就擒只是时间问题了。

九月中旬,第七军和第一军第二师奉命加入江西战场;由第四、第十五军和第八军一部继续封锁围困武昌。十月八日,守军第三师师长吴俊卿率部投诚。十日,攻城部队在吴俊卿部接应下攻占武昌城,歼敌两万余人,生擒守城司令、第8师师长刘玉春和湖北督理兼中央第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

正当国民革命军席卷湖南、湖北的时候,吴佩孚军队随时面临着崩溃之际,孙传芳于八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从江苏、浙江、安徽调兵10万进入江西;会同孙传芳驻江西部队两万余人进攻湖南、湖北;并且命令福建督理周荫人率部进攻广东,威胁国民革命军后方。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为达到占领江西的预定目标,决定对江西转取攻势。

九月上旬,国民革命军分三路进军江西。在赣南;由李济深指挥第二军第五师、第五军第十六第四十六团团和第十四军军(由独立第一师改编,赖世璜任军长)最先开始行动,攻占赣州后沿赣江北上,向吉安方向发展进攻。

在赣西,由朱培德指挥第三军和第二军主力占领萍乡后,连克宜春、万载、分宜,在新喻(今新余)与孙军一部激战三昼夜占领该地后,第三军向高安、第二军主力向樟树方向进击。

在赣西北,由程潜指挥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分别克修水、铜鼓,继占奉新和高安。九月十九日,第六军第十九师攻占南昌城。

孙传芳看到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以后,急忙从南浔铁路(南昌-九江)沿线和樟树地区调兵反击。由奉新向南昌攻击前进的第1军第1师在牛行受挫,伤亡非常的严重。第十九师孤军苦战三日后,被迫于二十一日退出南昌。第二天,第十九师师得第六军第十七师的增援,再次攻入南昌,又遭到孙传芳部队优势兵力围攻,没办法与二十三日突围,撤向奉新地区。

在此期间,孙传芳将其在赣、闽的部队编组为5个方面军,并设司令部于九江;亲自坐镇指挥;计划以一路反攻南昌后,由高安方向进击长沙;一路由武宁越过九宫山攻取湖北通山;一路由武穴渡江攻阳新,在咸宁、蒲圻间截断武昌至长沙铁路,然后北上解救武昌。

第三卷 第十五章,北伐(四)

九月下旬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再次组织进攻要拿下南昌。

作战计划部署以后,第二军第五师占泰和、吉安,向樟树前进。第十四军就击败了吉水的敌人,向永丰追击。第二军的主力则在峡江、仁和渡强渡赣江,于十月上旬在新淦(今新干)地区与孙军发生里一场激战,胜利以后,继而占领永泰,那是很多敌军已经开始放弃了抵抗,于是,国米革命军旋即不战而下樟树、丰城,开始向南昌推进。但是就在此时,孙传芳的军队一部分则攻占了湖北大冶、鄂城,还有一部份攻占通山、崇阳,开始威胁武昌。国民革命军前敌指挥部开始告急。第七军军的军长李宗仁为了解救当时湖北战场的危机,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亲自率领部队由阳新迅速潜入赣北,威胁九江、德安,迫使孙传芳不得不把自己进攻湖北的军军队往回调;武昌的威胁旋即解除,国民革命军在箬溪地区全歼孙传芳的军队谢鸿勋师后,于十月三日开进到南浔铁路中段的德安地区,与孙传芳军队卢香亭等部四个旅相遇。并遭到顽强的抗击抗击,国民革命军经过艰苦的激战激战以毙俘敌各千余人的战绩,占领了德安。

看到自己的军队失利以后,孙传芳急调南昌、九江和已进入鄂东南的部队向国民革命军开始反击。面对孙传芳军队的反击,第七军被迫撤退到箬溪;准备稍事休整后;再攻德安;但是因为敌我力量的悬殊,而且第七军孤军深入,在支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因为孤军无援,于七日撤退到德安、箬溪间的罗家铺地区,双方形成对峙的局面。与此同时;位于奉新的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强渡修水河,占领永修以后,马上就遭遇到由德安增援的卢香亭部包围,没办法,只能被迫突围转移至永修西北的白槎。第三军在经过新喻激战后,十月二日在万寿宫地区歼灭孙传芳军队郑俊彦部两千余人。在八日行进到了牛行、乐化地区,再次与孙传芳军队郑俊彦、卢香亭部遭遇,双方经过了激烈的鏖战,一直战斗到12日的时候,因为孙传芳不断的派兵增援,第三军虽然是顽强的战斗着,但是伤亡太大,攻击的步伐收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此不利情况下;蒋介石仍然命令第二军和第一军第二师于十月十一日强攻南昌。由于守军已经完全做好充分的准备,凭借着武昌城的坚城深壕,顽强死守,还利用夜间的掩护组织反击,攻城部队虽然顽强的战斗,但是仍然连攻三日,没有攻下武昌城;而且伤亡惨重,不得不在十三日撤退。

张心所在的第一军第二师也参加了进攻南昌城的行动,但是担任的不是主攻的任务,而是侧翼掩护的任务。所以他的团受的伤亡并不大,但是就是不大的情况下,也是上网了近两百多人。可见南昌城的战役有多么的惨烈。

在三次攻击南昌城都失利以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马上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议上总结了三次攻打南昌失利的教训,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决定避开敌人的锋芒,就是孙传芳军队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他控制着控制南浔铁路主要干线,便于机动。所以不管国民革命军怎么打,孙传芳都能快速的把增援部队派到需要增援的战场上。于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马上决定集中兵力,先破南浔铁路各要点之敌,然后再取南昌,并且还决定从武昌把第四军派到江西来作战,增强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的实力。改变作战计划后,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的部队开始分三路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了总攻。右翼军右纵队第十四军在第二军的配合下,先期于十月二十日攻占抚州,切断了孙传芳军队的进入福建的通道,从东南向南昌推进。左翼军第七军于十一月二日攻占德安,第四军在独立第2师(由湘军第一师改编)和第七军的一部分配合下,于三日攻占马回岭后,第四军和第七军的主力在德安以南的九仙岭击败孙传芳军队的两个个师;截断南浔铁路,向永修推进。独立第二师则在九江、瑞昌间的晒湖桥歼灭了孙传芳军队一个个师,到了七日的时候占领了九江、瑞昌、湖口和武穴。而中路军第六军在十一月三日开始向乐化攻击,但是由于这里是孙传芳军队防守严密的的地方,攻击并不顺利,而且孙传芳的军队还组织多次反击行动,国民革命军一时间伤亡甚重。于是蒋介石马上将担任总预备队第一军第一师和第二师派到了战场上,正是由于他的及时的赶到,配合第六军,全力攻击,才将战场的局面改变了过来,随后在四日占领乐化、永修。此时,右翼军右纵队第二军主力已由进贤、三江口进逼南昌,右翼军左纵队第三军在第二军、第一军、第七军、第六军各一部配合下;在十一月七日占领牛行,继而向余干方向追击,并在滁槎一战中俘虏敌人一万五千多人。看到这个情况,孙传芳知道自己的军队江西战场上败局已定;于是趁着国民革命剧还没有到南昌,乘船逃回了南京。南昌守军顿时已经成了孤军,不仅待援无望;而且孙传芳也已逃走,军心也开始涣散起来,于是守军弃城逃走,国名革命军衔尾而追,在谁记得途中,孙传芳的军队被歼灭一万余人。十一月八日,国民革命军占领了南昌。江西战场战斗结束。

九月下旬的时候,孙传芳为了策应自己在江西战场上的作战,命令福建督理周荫人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