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唐朝当总兵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部分(第1页)

?br>

听闻军师徐茂公所言,李世民道:“爱卿神机妙算,寡人昨晚做得一梦,想起来很不吉利。”

“偶,皇上莫非也梦到此事?”徐茂公追问道。

“爱卿,寡人这梦说来也奇,朕梦到自己独自一人骑在马上出营游玩,只见外面桃红柳绿,风景甚好,唯独不见自己的营帐。此时正四处看时,后面来了一人,只见那人红盔铁甲,青面獠牙,手中拿着一把赤铜刀,骑着一匹汗血马,飞快的朝寡人杀了过来。寡人心中惊慌不已,鞭策着马儿向前逃命,可那山路却越来越崎岖,那人一直追着寡人到了一片大海前”。

李世民讲到此处,仍然心有余悸的打着颤,言语间便稍作停顿了片刻。

“然后呢皇上?那人仍就不放过你吗?”徐茂公像是听故事一样,好奇的继续追问道。

只听李世民继续说道:“当时朕已无路可逃,寡人便下马朝海边跑去,可此时却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丝毫不得动弹,寡人想着这次定会死在此人手上。”

李世民说到这里,朝堂上大臣们全都屏住了呼吸,好像在听一部惊悚的鬼怪故事一样,紧张感加上津津有味儿的样子足可以说明李世民讲的有多么逼真。

李世民继续说道:“忽然,就在朕以为死定了的时候,便闭上眼睛对天长叹道:‘谁来救我李世民,谁来救我李世民?’话音刚落,只听到身后传来一句:‘陛下不用惊慌,我来救驾了。’只见那人身着白绫战袄,脚蹬坐下白马,手提一把方天画戟,飞一样的用方天画戟将青面獠牙杀死在马下,又一个纵身,便将寡人扯了起来。”(未完待续)

ps:下午四点第二更上传完毕,请大家及时订阅,收藏!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机妙算徐茂公

听到皇上梦中被人救起,大臣们收紧的心猛然放了下来,只听到朝堂上不停的有人长出一口气,以表达放下了紧张的心情。

只听李世民继续讲道那个梦:“这时朕高兴不已,忙问道小王兄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愿不愿意随朕回营,也好封王拜侯。可小英雄却不留姓名,飞快的骑上了马,只见海内窜起一条青龙,那青龙张开龙口,这个穿白衣服的小将军便连人带马跳了进去,临走的时候念了一首诗,寡人至今还记忆犹深。”李世民说到此处,嘴角露出了笑容。

只听徐茂公问道:“不知那位身着白衣的小将军,留下什么诗句来?”

李世民不假思索的回道:“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小将军说完,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朕觉得奇异,便哈哈大笑起来,醒来才知这是一梦,未知此梦是凶是吉,还望爱卿分解一下。”

只见徐茂公低头猛一阵掐指,惊慌失措的神情道:“皇上,据微臣看来,此梦乃是凶中带吉之兆。且说昨晚那道红光,乃是杀气,必有一番血战之灾,可我们这帮老幼大将,恐怕镇压不住那道凶气,还好此时皇上得一祥梦,那白袍小将定是上天派来替我大唐解围之人。”

听到徐茂公这般解释,程咬金有些不服,道:“徐哥严重了。想我们征战北番三年,可曾吃过一回败仗,这次不过又是一场普通的暴乱。我们这些老将怎么就镇压不住?”

徐茂公知道程咬金平日鲁莽,说话也是吹牛不打草稿之人,自是没有理会,可众瓦岗英雄岂能罢休,想他们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之人,如何经得起徐军师这般贬低,纷纷站出来言明道理。

徐茂公无奈。只得解释道:“哎呀呀,众大臣不必着急。且听茂公我解释,这次东边作乱,自是不比扫北,想那东边乃是大海。海外番邦多是些吹毛画虎、撒豆成兵之能人,我等老幼大将,敢问哪个会此法术,幸好皇上做得祥梦,乃是上天助我大唐,此应梦贤臣若是寻得,定会平得东海番邦之乱。”

徐茂公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双眼放光,却又疑惑不解的问道:“爱卿,此神人只在梦中出现。并未告知他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天下之大。何以寻得着他?”

皇上的一番话让徐茂公呵呵一笑,胸有成竹道:“皇上,此人已告知咱们他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众朝臣听闻徐茂公这么说,各自在底下议论纷纷,只听皇上道:“爱卿何以见得?”

只听徐茂公说道:“禀皇上,白袍小将临走之时留下的四句诗意。便是自报了家门。”

“偶,爱卿不妨细细道来。”

“第一句他说‘家住遥遥一点红’。那太阳落山不就只剩下一点红了,所以此人必是山西人士,梦中他纵下龙口而去,乃是龙门,听闻山西绛州府有个龙门县,去那里寻他定会找到。”

“爱卿妙解,这下搜寻的范围缩小到县城,还请爱卿继续道出其余三句诗意。”

“第二句是‘飘飘四下影无踪’,那自然是天上降雪,下到地上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将雪推到百家姓里,那自然此人定是姓薛。”

“第三句是‘三岁孩童千两价’,想那三岁孩童怎么值得了这么多钱,定是人贵,也就是此人姓薛名仁贵。”

听到此处,皇上大叫一声:“妙哉,妙哉,爱卿解释的正合朕的心意。”

徐茂公继续淡定的推测最后一句诗意道:“第四句是‘保主跨海去征东’,这句已经言明东海之乱,征东定要跨海,这应梦贤臣梦中说要保护陛下跨海去平复东辽。”

还未听徐茂公解释完,只听李世民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爱卿所解甚祥,那寡人的梦岂不是预示着薛仁贵便是平复东辽的合适人选。”

“没错,皇上英明。”徐茂公回道。

只听众大臣纷纷叩头,其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

“没错,天佑我大唐,就连上苍都帮助我李世民,还有什么叛乱不可以平复的,传令下去,命张士贵为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大先锋,即日前去山西绛州龙门县招兵买马,此次招募新兵十万整,若有薛仁贵三字前来参军的,立刻告知寡人,并加封他为征东大元帅。”李世民此时高兴的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一连又封了几员征东大将,算是开始准备征东的计划了。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张士贵岂是君子心肠,只见此时朝臣中站出一人,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腰围金带,黑黑的一张丑脸,短颈缩腮,两耳招风,嘴边有几根狗嘴须,手执朝板在胸前,一副小人得志模样道:“启奏陛下,这薛仁贵三字乃是军师强加之意,不可深信,听闻皇上所描述应梦贤臣的模样,臣倒是想起一人,和皇上所描述的一模一样。”

徐茂公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并没有上前反驳,只听皇上说道:“张爱卿想起何人?快快道来。朕倒要看看,是不是朕的应梦贤臣。”

“回禀皇上,臣的小婿何宗宪,平日喜爱穿白,惯用方天画戟,力大无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若他去征东,那一样可以平复东辽番邦。”张士贵夸夸其谈的说着,众元老大臣一阵唏嘘。

“既然这样,敢问爱卿的小婿身在何方?”李世民问道。

张士贵说道:“小婿正在家中休养。”

“传朕旨意,速速将何宗宪宣来。”李世民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