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唐朝当总兵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部分(第1页)

看着天色也不早了。茂生想着这婆娘怎么还不回来准备午饭,莫不是又看到哪家杀猪宰羊,等着取些廉价的血贡回来。想到这里,茂生微笑着摇摇头,对于娶了这么一位会过日子的好媳妇来说,茂生是打心眼儿的知足了。

说到这里,咱们来科普一下血贡,这所谓的血贡便是那猪血、羊血、鸡血、鸭血做成的,一般多指猪血。在古代,每逢要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就是杀猪宰羊。

通常家里喂牲畜的,都赶在过年的时候来杀,他们会邀上三五亲朋好友,敲锣打鼓的将猪的四条腿绑了起来。然后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大锅上,杀猪最开始的一步便是杀了,此时会出来一位彪形大汉或者那种横眉瞪眼之人,举起刀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给那头猪来那么一下子。

这时,会有一阵刺耳的尖叫声划破你的耳膜,胆子小的可能会被这可怕的声音直接吓到昏迷状态,胆子大的则静静的看着那头垂死挣扎的肥猪,不时的发出一声喝彩。

可此时的尖叫和挣扎早已没有任何意义,被绑的死死的肥猪不管怎么折腾。都无法阻挡血液流出体内的速度,没一会儿你会看到猪脖子上有血‘滴答滴答’的流了出来,刚流出的血是黑紫色的。那是不能留的,得等着血液的颜色渐渐的变为暗红色,这时再将早已准备好的盆盆罐罐放在肥猪身下,便开始了血贡的收集。

当然,这么收集也是错误的,只见猪血每多出一升。便会有一把粗盐撒了进去,这寒冷的天提供了速冻的优势。没一会儿便会看到果冻般的血贡收集在桶内,摸上去热乎乎、软绵绵的。

这流出的血贡也叫血旺,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明白血液可以大补身体,即便是猪血,那也是上佳的补品,对于那些连猪肉和猪下水都吃不起的穷苦人家,每当有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时,他们便会拿着篮子或者提着筐子,早早的等候在大锅旁,生怕来晚了被人抢光了,在这个物资还不算丰盛的年代,人们早早的懂得了什么叫做先下手为强。

午后的阳光总是那么惬意,茂生推开屋门,拿着木头敦子做成的小板凳走了出来,推开屋门,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顿觉得清爽无比。

可就在这么美好惬意的时光里,总有一些扫兴的事情发生,这才刚过晌午,肚子便咕噜噜的大声嚷嚷着,吵的茂生干咽唾沫不顶事儿。

没办法,本想坐在屋外喝喝茶水,晒晒阳光,欣赏欣赏这美丽妖娆的雪景,好好的享受一把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生,可此时肚子就是这么不给力,咕噜噜的反抗声越来越大,茂生忍着饥饿走进屋去,在厨房四处翻找着可以吃进嘴里的东西。

可除了硬邦邦的窝窝头,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下咽的东西,不禁有些怒火中烧起来,暗骂着婆娘是怎么当这个家的,想要饿死他不成,其实这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他可没那个胆子说了出来。

正在抱怨着,只听门吱呀一声的被人推开了,茂生大喜,以为自家婆娘回来了,想着饥饿马上就要被解救了,兴奋的他掀开帘子跑了出去。

此时,眼前一位高大魁梧的年轻人站在了屋门口,温暖的阳光洒落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着长长的背影,茂生说道:“兄弟,你醒啦。”

仁贵转身,伸了个懒腰,微笑着回道:“嗯,醒了大哥,这些日子颠簸流离,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安逸的睡过觉了,今天这一觉睡醒,顿时觉得浑身舒畅,痛快,痛快。”

茂生顺手拿着木墩板凳走了出去,放在门外让仁贵坐了下来,暖洋洋的晒起了太阳,如果说享受,夏日的凉风和冬日的暖阳是一样让人陶醉。

两人就这么互相坐在一起谈论着,上到国家宏观政治,下到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只要是有的,都或多或少的被谈论到,让人听起来别有一番趣味。

“大哥,听说皇上最近在招募新兵,你难道没有想过上战场一展抱负?”

“薛兄弟,大哥都这么一把岁数了,还有什么抱负可言的,大哥只想卖卖豆腐,和你嫂子相依为命的过一辈子,这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乐事。”

“或许大哥真的年岁大了,兄弟我空有一身本领,若不参军报效国家,实在是觉得蹉跎一生,人生也会变得无趣。”

听到仁贵的话,茂生心想道:“果真如娘子所言,这位薛兄弟真真儿不是池中物,飞黄腾达那更是早晚的事儿。”(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一醉方休也好

想着,便有些发起了呆,仁贵看到茂生不语,只是傻呵呵的笑着,便自觉没趣道:“不知大哥在想什么好事儿,竟然出神到这般?”

听到仁贵的话,茂生猛然收了收心神,略显尴尬的说道:“让贤弟见笑了,刚才我只是在想我家婆娘,她竟然赶得上街头相面之人了,你说奇不奇怪?”

“欧,这话是何意思?莫非嫂夫人还有看相这一本领?兄弟我还真是好奇,等嫂夫人回来,定要让她替我看一看,看看小弟我何时才能一展抱负。”仁贵略显激动的说道。

仁贵说完,茂生赶忙阻止道:“兄弟啊,大哥是同你开个玩笑,你可千万不要这么说,要不然大哥准会被你嫂子臭骂一顿的。”

仁贵哈哈大笑,道:“大哥可真是我们大唐的好相公,嫂夫人能觅得大哥这么一位如意郎君,也是有福气之人,小弟这方面定要和大哥好好学习学习,将来也会和大哥一样做位好相公的。”

“贤弟可娶妻了?”茂生好奇的问道。

仁贵摇头,道:“还没有”。

茂生不解,追问道:“贤弟一表人才,家中曾经也算富有,为何至今孤身一人?”

仁贵叹息道:“大哥容禀,怪只怪兄弟心高气傲,想那曾经有多少名门闺秀上我家来提亲,硬是被我活生生的撵了出去,如今倒好,家道中落。别说那些名门闺秀,就连平头百姓家,都不愿将女儿许配与我。只感叹少不更事,放过许多美好姻缘,走到今日,孤身一人也是活该如此。”

听到仁贵的话,茂生安慰道:“兄弟莫要自弃,命运之事,岂是兄弟可以左右的。看兄弟一表人才,又有着鸿鹄之志。将来定会遇到一位好姑娘的。”

仁贵听到茂生的话,自是没有多语,只是微微点头,心中早已五味杂陈。想着如今自己沦落到此番地步,哪还有好命娶位贤妻,能每日三餐吃个饱饭,都属于妄想级别了,更别提娶媳妇这件奢侈无比的美事了,就连想都不敢多想。

茂生看到仁贵低头不语,敷衍的点头让他看出了端倪,便继续安慰道:“兄弟也无须自卑,赶明儿让你嫂子帮你张罗着。有合适的给你找一位,到时候跟着大哥卖卖豆腐,一家人混个肚圆也是可以的。”

“大哥的好意兄弟心领了。如今兄弟不敢多想娶妻之事,只想着每日能吃饱饭,也就知足了,大哥或许不知,兄弟饭量很大,一般人家根本养不起。还望大哥能给兄弟费点儿心,若是哪家富户找工人。兄弟愿意去干些活计,哪怕工钱不要,只需管饱就行。”

“兄弟说的严重了,一个人饭量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难不成一顿饭可以吃上三升米、四升面不成,若是有那样的人,兄弟自可带来,也让大哥开开眼界。”茂生有些不信的说着,仁贵则一脸无趣。

这时,只听‘咯吱咯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的传了过来,茂生站起身,隔着竹篱笆看到毛氏挎着篮子踩着厚厚的积雪走了回来。

“是你嫂子回来了,咱们可以吃饭了。”茂生边看边说道。

听到茂生的话,仁贵起身向外看了去,这时毛氏已经走了进来,没等仁贵打声招呼,便听到毛氏热情的说道:“兄弟睡醒了,身子可曾好了些,昨晚可真是把我们吓坏了,生怕兄弟扛不过去,这会儿看到兄弟满面红光,想必身子是无碍了。”

“承蒙大嫂费心了,仁贵无以为报,若是有富贵之日,定要将大哥大嫂当做亲哥亲嫂来奉养,即便这样,也无法报答大哥大嫂的救命之恩。”仁贵说完,便‘噗通’一声的跪在了地上,使劲儿朝着地上磕着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