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美食帝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部分(第1页)

何其正连连点头:“这个我也想到了。”

他试探着问道:“那菜品怎么弄?要不,中西各一半?”

摆两条长桌,中餐一份,西餐一份,中国特色和宾至如归都有了,横竖挑不出毛病来。

苏杭摆了摆手,把记下来的笔记刷的撕了下来,放到了桌面上,何其正和苏曼同时凑过去看,苏曼轻轻念道:“番茄,洋葱,胡萝卜,洋芋,西兰花,西芹——”

何其正诧异的看向了苏杭,“这是?”

苏杭食指轻磕桌面,浅笑道:“你们没发现这些食材都有一个共同点吗?”

共同点?都是蔬菜?

苏曼皱着眉头在菜单上来回扫视,片刻后,她的眼睛一亮:“番,洋,胡,西!”

苏杭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目光,点头笑道:“没错,番,洋,胡,西,在汉语里,指的都是外来之物,这几种食材都是从国外传来的。”

何大厨依然一头雾水,“这和晚宴又有什么关系呢?”

苏杭笑了,“洋芋用了两百年的时间才在中国普遍种植,玉米用了一百多年才繁荣起来,从接触一种全新食材,到爱上这种食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给欧美来的客人上个红烧猪蹄,爆炒双花,他们肯定欣赏不了。”

苏杭斩钉截铁的下了结论:“所以,我们要用他们熟悉的食材来做菜,这才是宾至如归。”

他伸手弹了弹列出来的菜单:“西芹,胡萝卜和洋葱,是西方菜里最常用的配菜,我们就拿这几样来做学问。”

看何大厨听得连连点头,苏杭兴致颇高的又多说了两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一个词语,叫做水土不服,充分说明了人自身中的惯性。

顿了下,他意味深长的道:“虽然我们喜欢尝鲜,但是事实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第一次品尝某种食材时,都不会觉得惊喜,要不怎么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呢!”

何其正恍然大悟,隐隐的有些明白了:“那中国特色?”

苏杭弹了弹手指,自信的道:“我们就用中式的烹饪手段,对了,我还要这些东西。”

苏杭大笔一挥,又是数种材料列上,何其正慢慢的念道:“干白葡萄酒,白兰地,雪利酒,波特酒,朗姆酒,利口酒——”

苏杭吹了吹墨迹,笑道:“陈处长不是要在酒桌上谈交情么,外国人可不适应国内的敬酒方式,索性在菜里多放点酒,直接吃醉他们。”

何其正听得双眼闪亮,陈处长布下的难题,被苏杭三言两语的解开了,在苏杭口中,根本就不叫个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但何其正也深深的知道,看着三言两语的事,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单就苏杭提到的土豆和玉米的历史,如果不是对各种食材了若指掌,怎么会脱口而出?

还有那一大串的酒单,分明是对西餐造诣极深!

要知道,西餐中什么菜配什么酒,都是极有讲究的,远非中餐所能比拟。

苏杭的厨艺造诣再次让何其正惊叹了,挖到苏曼已经是个宝,拉出萝卜还带了个人参,真是意想不到。

何其正站直身体,恭恭敬敬的弯了下去:“先生有大才,请受我一拜。”

苏杭赶紧伸手扶住了他,“别,千万别,我也是看你照顾我们家苏曼这么长时间了,这孩子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二人对视一眼,顿时起了惺惺相惜之意,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苏曼在一旁抿着嘴,轻轻的笑着,上一次,苏杭其实也曾经如此大出风头过,不过那时他是亲手打造了两家风格迥异又相辅相成的饭店,名镇柳城,只恨自己太年少,生生的把这一份家业败了。

苏杭又要了份山海关酒店的后厨名单,包括上灶,切墩,面点,林林总总一共三十多人。

和苏曼上车前,特特嘱咐了何其正一句:“以我写的菜单上的蔬菜为主,其他的多采购牛肉和海鲜,但是一定要保证新鲜,不新鲜我可不收啊。”

何其正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亲自采购,包你满意。”

苏杭这才坐回到了车子里,示意司机开车,苏曼凑了过来,看着他手里的名单,一脸兴奋:“老爸,到时候你准备做什么菜?”

苏杭笑了,揉了揉苏曼的额头:“做什么菜?难得当一次主厨,自然是指挥别人动手了。”

看着苏曼半张着嘴巴,苏杭放下了手里的厨子名单,好笑的道:“一名厨师,在有帮手的情况下,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整治出一桌十人酒席,但是,再厉害的厨子也没办法一个人撑起一个晚宴。”

第97章 美丽

苏杭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往车座上靠了靠,满意的看到苏曼进入了若有所思的状态,继续道:“菜也不是越多越好,菜一多,冷的热的,酸的辣的,在肚子里一起开会,胃肠肯定要不舒服。”

“最好的情况,就是一碟菜,一碗米饭——”

“米饭要用当年的新米,蒸的软硬适度,盛上一碗冒尖,菜么,可以是青菜,一定要大火急炒,翠绿欲滴,咬一口又脆又甜,或者直接一盘冒着油光的红烧肉。”

“旁边不要别的,就一杯清茶,一定要泡的恰到好处,解腻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