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宦官驸马是竹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坦白(第1页)

冯慧思又问道,“那这事报给陛下和太后娘娘了吗?”

“方墨已经去了,我想最早今晚,最迟明日一早可能就会召我入宫吧。”

襄儒卿为了消息及时送达特地留下一条消息链不但能及时传递消息,还能及时补充人手。

邱白送来的信鸽是属于私人范围的通信,估计是担心冯嘉玉若是从外部接到消息会担忧,这才以信鸽另行通知。

没想到这信鸽十分卖力,竟然比襄儒卿的消息链还早一个时辰抵达京城,这也是为何刚刚接到消息的时候,冯嘉玉与方墨都秉持着怀疑的态度。

方墨着手调查的同时消息链的情报也送来了,两相核对吻合无误,方墨一边给冯嘉玉送了消息,一边立即直奔皇宫。

襄儒卿在东海发现倭国商人作假,不但扰乱了当时的商业,还压榨劳作者,但这些并不足以成为任何一种理由,他们需要证据,为了拿到更多证据,襄儒卿亲自带人潜入了那座小渔村。

本是想为了东海的商业清除倭国败类,潜入调查后他发现了更大的祸患。

这渔村里竟然八成都是倭国人,原来倭国的船只并不是在装样子,是真地一来一回地航行着,只是运输的不是货物,而是人。

这渔村原本是冀人建立的,倭人后来租借土地存放货物。

慢慢地竟然将这村子占为己有,倭国不断将国人运来此处,抢占了村子。

原本的村民不听话的都被杀掉了,妇女孩童都被集中关在一处,村子里有田地食物可以自给自足,他们也保留了一部分香料制作的工具,反正他们的香料价格很高,只需要制作很少的香料就可以不愁吃喝。

而他们的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他们的目的是像占领这个村子一样占领大冀,从他们的弹丸之地逃脱出来。

襄儒卿在这个村子里潜伏了足足五日才敢有所动作,首先就是将此地所有的情报送回京城,然后将被关的妇孺救出来,最后收集证据调集兵马将此处围剿,倭国早已不甘心做大冀的附属,若是情况严重或许开战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打不打仗都是后话,就是要救人也需要一定的人手,否则只会羊入虎口,还可能被对方一不做二不休地杀人灭口。

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证据,倭人扰乱市场,挤压商贩,制作火药,图谋不轨,杀害冀人,强占土地。

襄儒卿手里有太后给的调兵符,人手不成问题,想要一网打尽就不能打草惊蛇,还要师出有名,这些倭人最是狡猾诡辩。

没想到刚把消息送出去他们就被发现了,当时一起七人,邱白去送信了,连带襄儒卿的六个人都没能按时回到据点。

邱白沉住气等了两天还是不见人来,他便向着那个村子去了。

在村外树林里发现了打斗的痕迹,虽然被精心处理过,还是被邱白发现了,同时邱白还发现了一处被翻动过的土,挖开一看果然是他们的人。

悲痛之余邱白努力辨认着他们的身份,尸首只有三具,不见襄儒卿,督主应该是逃脱了吧。

为求稳妥,邱白没有继续追查下去,而是回到城内据点传递消息同时等待援兵人手,他刚刚回到约定地点,一个浑身是伤的同伴晕倒在旅店的后院里。

他手里还拿着太后给的调兵符,“我们被倭人发现,督主带着我们撤退,可对方来势汹汹,除了我和督主,大家死了,他们见督主功夫好便全力对付督主,督主见情况不妙将调兵符交给我,护着我逃脱,要我将东西交给你。”

这调兵符就是毁了也不能落到倭人之手,当时的情况是以二敌百,又不同于在广晟钱庄时有地形优势。

襄儒卿若是不挡一挡必定全军覆没,所以他只能以身犯险,保住调兵符为上。

“督主还说过其他吗?”

“督主说,若能将调兵符送到你手中,三日后他还未与我们汇合,便由你来调兵包围那个村子,若是我未能见到你便想办法将调兵符送回京城,若我亦被抓,便将调兵符藏好或者干脆毁掉。”

襄儒卿将调兵符交出去的时候,将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了,而后襄儒卿便独自引开追捕者。

这些人十分擅长在树林间活动,利用绳索和飞爪就像是猴子一般穿梭在树林间。

襄儒卿勉力抵抗,无奈对方人实在太多,整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是有功夫的,一看就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邱白看着调兵符上的血迹陷入了沉思,“总之先把现在的情况送回京城,你先在此休息,我去找个大夫,顺便打探一下情报。”

一日之内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传递消息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整理,也就落在了知晓一切后给公主府送去的飞鸽传书后面。

飞鸽传书确实够快,却不够安全,邱白没有在给冯嘉玉的信里写明太多,简明扼要即可,但是由人送回的消息一定要详实准确。

方墨进宫呈报东海之事,“回禀太后,按照时间推算,明日未时便是襄督主失踪三日的期限,邱白会带着调兵符去我那个东海驻守军调集兵力包围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