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家水潭变渔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部分(第1页)

这边资源丰富,大鱼群很多,金枪鱼的密度不小,平均每平方公里一条,其他鱼种同样很丰富,非近海能相提并论。

林浩也不客气,继续开启连接,引诱骗走上百条金枪、大量海龟、旗鱼、剑鱼以及各种珍惜鱼类,去南海连接点养。

目前,南海连接点,养殖有黄唇鱼、大小黄鱼、石斑鱼、金枪鱼、胭脂鱼、中华鲟、玳瑁龟、砗磲贝。。。等珍贵鱼类。

有些是保护动物,不能明着卖,比如就像黄唇鱼、中华鲟、胭脂鱼、砗磲贝,严禁捕捞贩卖,黑市价格非常贵。

百万天价的黄唇鱼,屡见不鲜,林浩就养了几十条,准备用来繁殖,黄唇鱼膘补性甚至超过人参,尤其适合孕妇。

可惜,这玩意儿催长很慢,而且体型能达到上百斤,野生数量非常罕见,南海争议海域也没几条,他还专门寻找了。

没啥收获,干脆选择一群海鳗,徐峰和柳月寒他们,都说这鱼受欢迎,有很好滋补效果,味道也不错,卖的挺火爆。

“准备下网,中层深水,小孔拖网!”

林浩突然下令,大家来了精神,纷纷回工作岗位,准备开工捕鱼。“快,把网拖拽出来,清空后甲板,老三过去。。。”

“ok,没问题,老二把索套机器上。。。”

准备就绪,再次开工,准备捕捞!

…(未完待续。)

225干沉巡逻艇

每次下网,说着倒挺简单,但其实是很费时间费精力的,还要靠经验和运气,找准冲刺反向,下网收网必须及时。

当然了,有海洋之心帮忙,难度相对要轻松很多,林浩亲自指点,马老大熟练驾驶渔船全速前进,向鱼群杀过去。

“下网下网,立刻下网,深度180!”

“收到!已经开始下网!”马老三他们早就准备完毕,等着老大来信号,麻熘的开始下网捞鱼,小孔径大拖网。

渔网入水,海里的大群鳗鱼、鲐鱼、带鱼、梭鱼、鱿鱼。。。纷纷倒霉,这次很多小鱼也被捞起来,想逃逃不掉的。

看样子,又能捞四五吨,万斤左右!

农村百亩鱼塘,平均每年下来,可能也就这个收获,而且淡水鱼,价格跟海鲜完全不是同一概念,没什么可比性。

“林总,这什么鱼群,可不小呀!”马老大看着显示器,非常惊讶,捞了五公里鱼群还有没有散开,简直不科学啊~

“鳗鱼鱿鱼最多,鲐鱼、带鱼、梭鱼占比例也不小,很杂很多的大鱼群,捞完可以先去卖掉!”林浩若有所思的道。。。

马老大“哦”了声,发现老板目视前方在观望什么东西,他抬头也瞧瞧,没发现有任何异常;难不成。。。老板会透视眼?

也不是没可能!海神太玄乎了,想想总有点怀疑,虽然他们敬畏海神,却不是完全笃信那东西,透视更科学一些。

嗯~相对来讲,透视眼更科学,反正没谁知道原理,说不定是高科技呢?不过老马没有怀疑林总,笃信林总是好人!

自己的好工作、预支百万薪水,那样不是林总给的?管他海神,或者透视眼,自己管不着那么多,能赚钱就行呗~

“准备收网,准备分拣!”看着显示器上的鱼群稀散,马老大减速,拿起对讲机通知老二准备收网了,配合快点儿。。。

“收到,开始收网,船速慢点。”

这次鱼没那么多,收回速度快,迅速拉回到甲板上,十分钟都没花,“哗啦”的一声倾泻就出来,杂七杂八的鱼都有。

海鳗太贵,必须尽量养殖,运输**送回盐都销售,其他分类冷冻,马老三、李泽淼和王浩文开工,马老二收拾网。

正收拾着,渔船突然加速掉头,他们都很疑惑的站起来,搞不清楚状况,回头瞧瞧后面方向,好像。。。有一艘。。。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