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小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章操这个东西(第1页)

记忆里,李珏觉得“自己”和这位老侄子那是一点节操也没有。

两人在老家的时候,也是经常偷鸡摸狗、招摇撞骗、四处惹事的人。乡人恶之,被冠以“大小恶棍”的名声。

大恶棍,说的就是年方十七岁的李珏。相反,已经三十多岁的李传勋,反而是小恶棍。

两位恶棍在家乡混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最后,两人实在混不下去了,这才改名换姓去了京城。

两人现在的名字,无论是在驿站的花名册上,还是在刑部的罪犯名录上,一个叫做魏珏,一个叫做魏传勋。

但两人都是姓李的,往上数祖宗十八代也一直姓李。之所以改名,且改成姓魏,那是因为他俩的家乡出了一位名人,一位让人不敢仰视、且提起名字来肝儿都打颤的名人。

那人就是大明第一权宦,著名的九千岁九百岁魏忠贤。

说起来,李珏叔侄真的无节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生存下去,竟然改换名姓,跑到京城投靠到那个死太监手下。

当然,这两人还是留下了最后一丝底线,那就是坚决不自宫。

想想九千岁也确实牛,为了生存下去,为了过上人上人的日子,竟然能狠下心来给自己下面一刀。

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般勇气的,对此,李珏只能对此说一声“佩服”。

傍晚时分,李传勋抱着一些白骨回来了。

看着那些白叉叉的、残缺不全的大腿小腿等,李珏心生厌恶,可此时寒气逼人,再加上肚子里空荡荡的,也只好由着李传勋了。

引火之物就是那领破草席,火点着后,李珏忍着刺鼻的气味,坐在了上风口。

李传勋凑了过来,贱兮兮的说道:“小叔,你说的造反之事,可是真的?”

李珏捂着鼻子说道:“不造反怎么办?难道等着饿死?”

李传勋眨眨眼,道:“小叔,先前咱爷俩说过此事,您不是不想造反吗?”

李珏一瞪眼,道:“那是几天前说的,现在我这不是饿死了一回嘛。”

看到李珏火了,李传勋赶紧说道:“小叔莫急着发火,小叔说怎样就怎样,回老家也好,做贼寇也好,咱们不都得等老李来嘛。”

就在几天前,裁撤驿站驿卒的旨令下达到訚川驿后,李传勋和李珏就商量过去处。

两人商量的许久,最后就在是回老家还是去当流寇之间犹豫不定。

回老家,路途过于遥远,两人还是戴罪之身,结果是什么样子,不好说。

去做流寇,说实在的,两人虽然是恶棍出身,可恶棍大多都怕死,而做流寇又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情。

就在两人犹豫不定的时候,那位鸱目曷鼻,声如豺的李姓驿卒,却主动走过来告诉二人,说是可以跟着他去往甘肃,说是那里的总兵官与他相熟,可去那里做边卒。

两人一听这话,顿时就有些懵了,心说原本就是充军边关戍边的,怕死不敢去,这才行贿那些官员,来这里做了驿卒。

这会儿难道要主动去充军吗?两人顿时连连摇头,拒绝了这位李姓驿卒的好意。

李姓驿卒也不强求,只是笑了笑便走了。

最后,李珏便和李传勋决定,不如趁此机会返回故乡。

毕竟,裁撤驿卒的旨令是皇帝下的,两人做不成驿卒了,这罪名自然也消除了。

两人想的挺美,收拾一番就想上路,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两人滞留在驿站里,再也不敢离开半步。

还是那位李姓驿卒,就在两天前突然派人来告诉他二人说,“外间很乱,你二人是外乡人,无论去往哪里,万万不可走大道,也不可走小道------”

不能走大道,也不能走小道,那走哪里?飞吗?

“本地有流民觅食,只三五人遇到他们,要么被裹走,要么被吃------”

两人即不想被裹走,更不想被人吃了。于是,两人就留在了驿站。

因为带话那人还告诉他们,顶多三五日,那位李姓驿卒就会回来找他俩,到时候会找一条安全些的道路,护送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