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科技狂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部分(第1页)

这时候,有部下来报告。杂志《interface age》的专栏作者,著名的业界观察家adam osborne即亚当?奥斯本,前来拜访。

唐焕一挑眉头,他怎么来了,还真不能怠慢了,因为原本时空里1981年推出第一台便携式个人电脑osborne 1的那个人,就是亚当?奥斯本。

按资排辈一下,亚当?奥斯本也算是硅谷的老人了,英特尔的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的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文章,正是出自此人之手。

借着这个机会。亚当?奥斯本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osborne associates,在随后的五年里。公司总共出版了40多部技术书籍,其中有12部是亚当?奥斯本亲自撰写的。

1979年,亚当?奥斯本把自己的出版公司卖给了mcgraw-hill即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然后做起了专栏作者,更加名声大震。

亚当?奥斯本在专栏上除了对芯片技术和硬件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外,还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当下阶段的业内黑幕,比如一些技术公司明明产品没有开发完成却提前发布,从而利用用户提前预付的钱继续开发工作的乱象。

个人电脑行业的所有偶像,包括唐焕,几乎都被亚当?奥斯本批评过。

不过亚当?奥斯本并非完全哗众取宠,确实言之有物,而且此人是以智商为唯一入会标准的门萨国际的会员。

见到今年41岁的亚当?奥斯本的时候,对方并没有杂志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反而和气的很,显然此人除了智商高之外,情商也不低,把“对事不对人”的行事规则玩的相当到位。

实际上,亚当?奥斯本即使在专栏上对唐焕进行了批评,也比较委婉。

事情起因主要是因为哲儒和苹果分别利用软件和硬件,联手在新兴的个人电脑行业里,形成了隐隐的垄断格局。

不过在哲儒有选择地公布了一些自己产品的规格、接口,以及具有业界标准的独创技术,尤其是推出了z80扩展卡,让cpm平台上的软件得以在apple ii平台上运行后,他在这方面就默不作声了,甚至转而大肆褒扬起来。

寒暄过后,亚当?奥斯本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从报纸上得知,哲儒目前掌握了不少专利,似乎都与微型计算机有关。”

“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在苹果电脑平台上运行软件而已。”唐焕打了一个哈哈。

亚当?奥斯本摇了摇头,满脸的认真,“你或许因为商业原因,不愿意多说,但在有心之人,尤其是业内人士看来,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比如那个叫做isa总线的设计。”

“惭愧啊,是我太小看天下英雄了。”唐焕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就不接着往下说了,他要看看,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亚当?奥斯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见唐焕如此沉得住气,亚当?奥斯本自然没有什么资本耗下去,只好继续往下说,“哲儒在亚洲销售自己设计和生产的个人电脑么?”

“确实如此。”唐焕坦然地点了点头,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十几种语言的广告都打出去了,只不过北美地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太彻底,没有转播罢了,日本和欧洲、拉美、澳洲都能直接看到。

“方圆电脑应该是和apple ii差不多的个人电脑吧。”亚当?奥斯本看着唐焕,比划了一个手势,“我的意思是指,都是放在办公桌上,不是很方便挪动的那种电脑。”

“对,不是便携式个人电脑。”唐焕脸上的笑容更盛,他隐隐地猜出了亚当?奥斯本此次前来的目的。

听到唐焕说出了“便携式个人电脑”, 亚当?奥斯本打了一个愣神。随即脸上闪过一丝沮丧的神色。“唐对便携式个人电脑这个概念。似乎早有思考。”

“就像工业时代的汽车和飞机一样,在没有问世之前,类似的概念就已经在人们的头脑里存在很长时间了,没什么好奇怪的。”唐焕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我还以为,要花费一些时间,让你理解这个概念,然后再看看大家能否合作一下呢。”亚当?奥斯本叹了一口气,“尤其是在看到isa总线这个专利后。我有个直觉,它能让整个实现过程节省不少力气。”

“原来你找我是为了这件事情啊。”唐焕装出了一副焕然大悟的样子,“看来你对便携式个人电脑很有想法,大家完全可以合作,我个人做为天使投资人,进行投资。”

唐焕脸上的笑容有些耐人寻味,原因无它,不同于软件,不合时宜的推出硬件,风险更大。唐焕没打算和亚当?奥斯本抢世界第一台便携式电脑发明者的头衔,原本时空里。此人的osborne 1也只是昙花一现,由其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探探路未尝不可,权当花点小钱亲自经历一场经验难得可贵的实验了。

显然,亚当?奥斯本没有想到唐焕如此痛快,提前准备好的腹稿憋在肚子里,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转换话题。

“毋庸讳言,便携式个人电脑这个概念很吸引人,但要想顺利地被市场接受,首先得控制好成本。”唐焕抬起手来,扳着手指头说道:“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哲儒可以不要授权费用,也可以提供一些资金,用于前期开发。至于操作系统和程序语言,你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唐,你这个人果然够特别,我根本没有想到此行会如此顺利。”亚当?奥斯本脸上露出喜色,“不过,我希望在我找到实现方案的工程师后,可以使用isa总线的技术。”

“你怎么对总线这么重视?”唐焕见亚当?奥斯本对isa总线如此念念不忘,不禁有些好奇。

“1970年中期,mits和其他厂商的总线之争,我现在还历历在目呢,对它的重要性自然有一定的认识。” 亚当?奥斯本面带回忆之色地回答。

原来,当时mits所发明的公认的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大体结构就是一块大电路板上,即后来主板的原型,通过插槽,接上cpu电路板、内存电路板等等,组装而成,mits的老板罗伯茨将该系统称之为“altair总线” ,并且要求其他人也这样称呼它。

因为altair要想使用微软basic的话,就要有4k内存,但罗伯茨所设计的4k内存电路板缺陷十分严重,基本上是个废品,而他不但不思改进,还试图和微软basic进行捆绑销售,以便迅速增加成本低廉的altair销量,从而提高利润,改善公司的财政状况。

mits不是蓝色巨人ibm,可以在业界说一不二,所以其它微型计算机厂商根本不搭理罗伯茨的蠢招,各行其是地设计并制造出了自己的4k内存电路板,插在altair总线上,使得altair电脑可以使用微软basic。

对于这种抢食的行为,罗伯茨十分愤怒,彼此之间的纷争也随即而起。

其它微型计算机厂商见此情景,便纷纷使出了损招,分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所谓的总线,实际上都是兼容altair总线的东西,毕竟altair总线这种程度的电路实现,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山寨起来很快,总线便这样成为了mits公司与微型计算机行业内大多数公司之间竞争的焦点。

可以说,给总线命名这件事,典型地反映了新兴的计算机产业中,竞争与合作相交织的奇特现象。

斯坦福大学的哈里?加兰和罗杰?梅伦,准备推出一种用于altair总线的cpu板,但不愿意用长长的一串竞争公司的名字来称呼它,于是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总线名字不应该与任何一个公司名字相挂钩,并且这个名字应该使人知道这是一个已经设计成功的产品。

比如说,该名字可以由一个字母和某些数字构成。他们喜欢“ standard 100”这个名字,根据其所提出的命名方案,可以缩略为“s100”。

各个厂商也觉得为了一个名字整天地吵来吵去,实在让人讨厌,便慢慢地承认了这个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