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奥姆珊蒂之天龙八部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斗酒救太子121(第1页)

在四处寻觅一番,哪里有赵玉娉的身影。萧永宁怅然若失,看看夕阳落山,暮色渐浓,只得在附近找到一家客店歇息。

次日继续寻找。到了中午时分,不觉离客店渐远,来到一处山丘,眼前赫然出现一个大湖。沿湖边走去,但见烟波浩渺,云雾升腾。忽见前方有数人聚在一起,有人指指点点,似乎在看什么物事。一人说道:“这女子好生奇怪。今儿上午,有人看到她沿着湖边行走,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问她也不说话。过不多时,竟脱掉双履,留下一封遗书,投湖自尽了。”另一人道:“当时湖上有人行船,众人喊来相救,找了半天,没见半点踪影。可惜啊可惜。”说完不住摇头。

萧永宁挤进人群,定睛一看,不禁呆了,这绣花鞋白底红帮,鞋头上绣着一对鸳鸯,正是赵玉娉的鞋。鞋内塞有一张纸笺,萧永宁取出,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娉绝笔。”字迹潦草,却是赵玉娉所写。

萧永宁的脑袋“轰”地一声,有如天旋地转,眼前仿佛被蒙了一块黑纱,一片昏暗,朦朦胧胧地瞧不清楚物事,不住地想:“不可能?怎么会这样?娉儿竟会因此自尽?”心中一万个不相信,难过的情绪如排山倒海般涌来,压抑得他几乎无法呼吸,只觉周围的人在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似乎有人在说:“小伙子,怎么啦?”另一人道:“这人也是好生奇怪,和那女子一样,不说话,竟似傻了一般。”

蓦地只觉体内一阵寒气涌动,袭向全身各处,心中大惊,连忙运气,可是身上绵软无力,内力无法汇聚,寒气涌动如潮,一阵强似一阵,终于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晕了过去。

旁观众人见他行似痴呆,问话不答,有人不住摇头,忽见他瘫软如泥,倒在地上,不禁大吃一惊。有人一摸之下,手脚冰凉,一探鼻息,似乎呼吸尚在,道:“此人突然休克,全身发冷,却是什么缘故?”内中一人略通医术,搭上萧永宁脉博,道:“此人脉象沉迟,体内似有寒气。大家帮帮忙,救他一救。”众人扶他坐起,有人掐人中,有人捶胸口,七手八脚忙了一阵,萧永宁方才慢慢睁开眼来。

此时寒意稍退,萧永宁心知此乃悲伤过度引动寒气所致,于是挣扎着坐好,双腿盘膝,收敛心神,引动气息游走周天,内力汇聚丹田,寒意方才渐渐退去。过了良久,手脚生热,渐觉舒泰,于是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已然无碍。他依法勤练功夫,内力渐强,恢复也就甚快,已不似初时那般煎熬。众人见他无事,早已自行散去。

萧永宁收起纸笺,将绣花鞋揣入怀中,慢慢折回店中。掌柜见他神情憔悴,以为患了风寒,熬了一大碗姜汤,让其服下。

萧永宁迷迷糊糊地躺倒睡下。睡到中夜,梦到一个女子姗姗而来,面带愁容,却不说话,宛似鬼魂,蓦地惊醒,想起梦中情状,再也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索性披衣坐起,练起功来。

次日萧永宁来到湖边,但见天清气朗,艳阳高照,湖面微波荡漾,水光潋滟。萧永宁无心欣赏美景,在湖边转来转去,心想:“娉儿因我投湖,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我已然对她不起,不能再让她沉尸湖中,喂了鱼虾。”

那湖极大,方圆几近百里。萧永宁边走边看,直走得双腿如灌铅也似沉重,也未发现半点迹象。他歇息一阵,一声呼哨,召来玉狮,绕湖一圈,仍是无有踪迹。又雇了船家,驾舟巡湖,双眼紧盯湖中,生怕错过有价值的线索。可是折腾了一整天,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痛,却是一无所获。

可他仍不气馁,第三日再来,接连数日,日日如此。

这日萧永宁寻觅良久,不禁口干舌躁,回到店内,正在喝茶。忽听得窗外蹄声杂沓,萧永宁向外一张,只见一队人马慢慢行来,当先三人并骑而行。左边一人身着青衣,说道:“阴山四枭智计多端,神算万里,当真神出鬼没,令人佩服。”萧永宁一听,心中一惊,这阴山四枭他曾听丰氏兄弟说过,疑窦顿起,侧耳静听。

另一人身着宝蓝绸衫,道:“阴山四枭武功精强,神能广大,将来必有一番成就。他日功成,我兄弟四人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岂不快哉?”又有一人身穿灰袍随后,道:“大哥日后升官发财,我们跟着沾光。金银财宝都是身外之物,只有那杯中之物还请大哥多多要些赏赐才好。”二人闻言,频频点头。蓝衫人道:“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三弟之言,甚合我心!”说完哈哈大笑。提及喝酒,另二人顿感口干舌躁,不住舚唇咂嘴,东张西望。青衣人道:“大哥,前方不远处有一酒家,天高正午,路途辛苦,何不就此歇脚,犒劳一番?”蓝衫人哈哈一笑,道:“正合我意。传令,留足人马看好轿子,余人下马休息,准备用膳。”众人闻言,高声叫好。

众人拥进店来,当先三人在正中一桌坐了,余人三三两两,凑成一桌,诺大一个厅堂登时人满为患。掌柜喜笑颜开,急忙吩咐安排桌椅,准备酒菜,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萧永宁这才看清,蓝衫人额头上一个大大的红色肉瘤,双目凸出,眼球外露,直似要飞出眼眶一般,形貌甚是凶恶。青衣人眼睛通红,鼻孔朝天,双目无神,哈欠不断,便似大白天走在路上也要睡着了一般。灰袍人身材矮胖,鼻尖腥红,便似要滴出血来。

蓝衫人看着桌上酒杯,双目一翻,眼球突突直跳,叫道:“掌柜的,你这酒杯忒小了,怎能尽兴?快换大碗来。”掌柜见三人形貌怪异,心中惊惧,不敢得罪,赶紧点头道:“客官稍等,这就来。”一迭连声叫伙计送来。

伙计拿来四个陶瓷大碗,蓝衫人把头一摇,肉瘤不住颤动,道:“这碗还是太小,三弟,你去取咱们的龙饮来。”灰袍人应声:“是”,转身去取。

待到灰袍人拿过来,掌柜一瞧,眼珠几乎要跌出眼眶来,那龙饮金黄澄亮,形制似盆,两侧饰以龙纹,盘旋环绕一圈,周遭打磨得滑不溜手,只一处留有一槽,正是为方便吸饮之用。

掌柜赶紧吩咐,酒保见状,索性抬了两个大缸进来。掌柜道:“此酒名为宋河,产于枣集,历数十代传承至今,虽不比四大名酒传扬天下,但本地佳酿,若论轻雅可口,柔和细腻,似以此酒为佳。请各位官爷慢慢品用。”蓝衫人道声:“如此甚好,快快倒酒。”三人闻得酒香四溢,目不转瞬地盯着酒缸,一眨不眨,口角涎水长流。

此时又进来一人,身形瘦削,脸色腊黄,手上一杆银枪,铮明瓦亮,枪柄尽头处镶着一个银色杯状小斗,形似那贪杯之物。

蓝衫人伸手一招,道:“四弟押车辛苦,快来坐下,先喝一杯。”瘦子坐下。酒保斟上酒来,瘦子双手举起,拱手说道:“多谢大哥!”抿了一小口,咂咂嘴巴,点点头,道:“三位哥哥,先干为敬!”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啧啧有声,竟是毫不停歇,一饮而尽。蓝衫人问道:“怎样?”瘦子一竖大拇指,道:“此酒清亮透明,入口绵柔,醇美甘甜,回味无穷,端是好酒!”

三人闻言,目射异光,口内生津,再也忍耐不住,一齐端起龙饮,但闻咕嘟咕嗜嘟之声不绝,过不片时,三杯龙饮已空空如也。

掌柜直看得心惊肉跳。蓝衫人道:“此酒色泽晶亮,香气清雅,闻之即令人心醉。入口悠长,余香缭绕。如此美酒,怎能不开怀痛钦,一醉方休?”这时一个军师模样的人过来劝道:“大哥,咱们深入虎穴,人地生疏,还是小心为上,不可大意。”蓝衫人双目一瞪,眼珠直欲飞出,喝道:“此等甘露天乳,难得一遇,兄弟不可扫兴!”那人吐了吐舌头,不再作声。厅内众人纷纷倒酒,一时间人语喧哗,酒气冲天。

酒过三巡,蓝衫人道:“如此喝法甚没意思,咱们换个喝法如何?”三人知道他又要掷骰赌酒,心下惊惶,却是不敢违拗,纷纷点头:“如此甚好!”“哥哥高明!”蓝衫人手腕翻处,甩出一枚骰子,却是八点,赢面颇高,不禁摇头晃脑,甚是得意。三人依次掷出,分别是五点、七点、三点,蓝衫人哈哈大笑,举起龙钦,又是一口气喝干。原来别人掷骰赌酒,都是输者喝酒,四人好酒如命,怎舍得杯中之物旁落他人之口,是以每次都是赢者喝酒,以为奖赏。

三人一见,纷纷鼓掌大叫:“大哥酒中之圣,逢赌必赢,酒仙遇上也是自愧不如!”“大哥千杯不醉,万杯不倒,即使杜康再世也是甘拜下风!”“大哥酒量如江之阔,似海之深,五斗先生又何足挂齿!无杯之名,名副其实!”原来四人嗜酒如命,酒量极大,三兄弟董万尊、董千爵、董百斗饮酒尚有数量之限,而大哥名为无杯,自是无数杯之意,酒量之宏,可想而知。当初四人初识,便觉性情相投,结拜之时,他人均以年龄或武功定位次,四人索性便以酒量定位次,比拼之下,三人早已烂醉如泥,董无杯依然畅饮不止,老大之位,实至名归。

董无杯平时尚属斯文,饮酒后却暴燥易怒,尤其酒意大浓时喜欢与人舞拳弄腿。三人酒不如人,技亦不如人,往往在大醉一场之后、欢天喜地之余饱挨老拳,大吃苦头。四人之所以谀词如潮,那自是为博得大哥欢心早早认输,少喝几杯,以免再受痛殴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