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个女人演义`49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部分(第1页)

见着这情景,在场的人都一阵心酸,真希望立时就有神灵来搭救这个受苦受难的女人。

[解说]原来,神灵是人们生命旅途上共有的一点光亮,一点温暖,它象征了人性人情中最可宝贵的良知与善性。大概,也因此神灵才没有,乃至永远不可能被强权消灭!

[场景3]街亭夜摊

夜色深沉,漫空飘飞的雪片笼罩着迷茫的小镇,在街口的亭角下有一盏小油灯照着个小摊。

寂静中,从深巷中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更鼓早已敲过了,远近只有一两点从窗纸里透出来的昏暗灯光,狭长的街道像一条被冻僵的长蛇。

张仁茂是个夜游神。侄子张炳卿刚满十六岁,张家那个卖竹伞、竹凳、竹筐等器物的小店铺便听任他守着。张仁茂自己则做些上门工夫,如果遇上话语投机的主家,又有两杯烧酒落肚,往往忘了回家的早晚。

今夜,张仁茂又有了好些醉意,他用竹竿横挑着几件做竹器的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淌着冰棱雪水走过来。

在寒风里,张仁茂拉长了声音,在随口哼唱:

“我生来是棵路边草,

车轮子压得碎,

马蹄子踏得倒,

小孩子割去当柴烧,

只有那泥泞里的根蔸烂不了,

年年见风发苗钻出来看世道!”

黄大香守着小摊,小摊上只有几个货盘,里面盛着些蚕豆、花生、瓜子。她用一块围布盖着双脚,头上顶着件衣裳,上面落满了飘转进来的飞雪,行人稀少了,她便就着豆油灯做些刺绣工夫。

张仁茂在摊前站住脚步:“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有收摊呀?让我来帮你吧。”

“啊,仁茂伯,”黄大香连忙把踩在脚下的小火笼提上来,吹了吹,递过去,“还有点火星星,暖暖手吧──那边赌场的灯正亮着,还没有散局,我得再等一会儿。”

张仁茂朝赌场那边看了一眼:“天不公,地不道,有人哭来有人笑──听过这戏文吗?”

黄大香觉得张仁茂是有些醉意了。他平时也常这样信口编出些戏文来唱。

黄大香抓起一把炒蚕豆来:“吃点,烘炒得还好──放下器具,进里面坐一会吧──外面雪大。”

“不了,”张仁茂没放器具,没进亭子,也没有走,顶着檐口上飘飞下来的雪花站着,“不是说人的食禄都有个定数吗?老天爷在上面看着,吃过了头要短寿──他对我从来不开恩。”

黄大香知道他爱讲这种逗笑的话,也就说:“吃吧,几粒蚕豆短不了多少寿──你那酒不能少吃一点?能改这毛病,说不定老天爷会给你增寿呢!”

平时,黄大香也劝过张仁茂少喝些酒,她是好心,很担心他招惹灾祸。

对此,张仁茂照例一笑,接着把话扯开:“好吧,吃就吃,吃倒了这小摊,让你哭天去!”

张仁茂一手接过蚕豆来,吃了一颗又一颗,像要说什么,却又犹豫着。

“外面站着冷,容易伤风呢。”黄大香说。

“一点不冷,还正发热——”张仁茂吃光手上的蚕豆,准备走了,“这叫‘饿鬼吃蚕豆,尽说味道好’──那就日后结账吧!”

“这也要结账的话,我欠你的可算不清呢!”张仁茂听了黄大香这话,只一笑,便转身走了,黄大香又拿起针线活坐了下来。

可是,张仁茂走了十几步,又折转身来回到小摊前:“香嫂,我跟你说,你就别再打听你那男人的消息了吧,你等不到他了。”

黄大香不置可否,反问:“那你是听到了什么消息吗?”

“你别指望啦,他早已经死了!”张仁茂说,“当时,是我没敢告诉你。”

黄大香没有出声,也不十分震惊,但眼圈还是红了。

[插叙]黄大香以前就听人说起过,张仁茂在外地曾经见到过她丈夫。

那一天,他们二人意外相逢,还在路边的店子里吃了饭,喝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