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个女人演义`49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想问题。

第二天,张炳卿带着他那一大箩筐道理,满怀信心出门,要去说服黄大香。

黄大香在耐烦听过张炳卿的说教,沉默了好一阵,终于回话了:

“唉,炳卿,我能说你的这些话不在理上么?你知道香婶一字不识,你算白说了!可是,政府要枪毙李寿凡,并没有人敢拦着,你跟我说这许多,是怨怪我落后么?真要说起来,我家受的苦不会比别人少,流过的泪只会比别人多。。。我能说他李家大院没有做过头、做错了的事吗?好在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他李寿凡低下头来下跪,也就是遭了报应,你再让我去控诉他,那不也是多余?”

[闪现]关押、斗争、处决李寿凡的情景。

[申说]黄大香:现在,他人已经没了,你还定要我说他如何如何的该死该埋,这个啊,我说,人在世上走,路长路远的呢!不是还有句‘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话吗?你们老是这么杀过来杀过去的,事情如何有个了结?你以前就说过,待石贤他们长大,这世界便能太平。果真如此,你这理不理的话就更不用去跟小孩子说了!

[浮现]张炳卿平时与石贤谈革命道理,黄大香在一旁似有疑虑。

[申说]黄大香:今天,就算我服了你这理吧,那你还想让我替你去作些什么——我们这些靠抓泥抓土,小摊小贩寻食的人实在是什么也作不了呀!

[解说]黄大香不是依靠某种高深理论过日子的人,她只是凭心,凭感觉生活,没兴趣非要与人争论个谁是谁非不可,她看得起张炳卿,可并不想听他那套说教,甚至,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学他那榜样!看来,黄大香这番话还真是算不上对张炳卿的信服与恭维!

[心语]张炳卿听着,一时间懵了,竟然回不上话:香婶还果真认为我哄弄了石贤呢!

张炳卿望着香婶那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平静坦然的表情,不觉脸也红了。

张炳卿不无困惑,但他现在能够找到的答案是: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香婶是长辈,她定要这样顽固,你也无法可施,张炳卿只得对香婶笑了笑说:“您就放心吧,石贤很聪明,我看他还是满不错的!”

[解说]张炳卿这话的意思并不明确,这是向香婶表白他会看重石贤的聪明,绝不会利用孩子的幼稚呢,还是认定石贤的成长方向没错而宽慰香婶,让她放心?此时,张炳卿的想法只可能是后者吧!

[场景4]尼姑离去

黄大香对神灵的信奉十分虔诚,当了老师的尼姑还是常来黄大香家落座,黄大香便常向她打听些儿子的情况,尼姑认为石贤读书有灵性,心地很纯净,其实,石贤对尼姑老师是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敬意。

有的时侯,黄大香也不免触问到尼姑内心深处的情态。比如:

“哎呀,李寿凡被政府 ——”黄大香不由叹惜;“也是可怜呢!”

尼姑也不由合掌胸前,落下眼帘来,但没有念那句普度众生的“阿弥陀佛”, 黄大香也就不再说下去;又如:

“你当初怎么会想到教书?”黄大香听人说到尼姑要嫁人了的传言,也见到了尼姑近来心情的不快,“那才清静呢!”

尼姑老师望了黄大香一眼,却不过浅浅一笑,答上一句黄大香似懂非懂的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平时,邻居们喜欢在黄大香家里闲扯,黄大香最忌讳、最担心的是儿子在一旁“穷打听”,只要说到镇上的一些新闻逸事,议论到谁是谁非,黄大香总是设法把儿子支使开去。有时干脆说:“小孩子别探听大人们的事,你只管读好你的书就是!”

有一天晚上,石贤在阁楼上作完作业下来,正好听到有人议论到了尼姑老师,他便赶忙上床睡下了,他用被子蒙在头上,却露出耳朵来偷听:

“尼姑要还俗也没什么好说的,年纪轻轻圈在寺院里谁真会情愿?那总是有不奈何的事!”

“听说是政府请她出来的,现在是文化人少,连菩萨也留她不得了。听说她的书可教得不赖,小孩子都很喜欢她。”

“书教得赖也不要紧,只要人长得不赖,喜欢的人就少不了——圣初大伯,你说是不是?”

“也别光问大伯,你便不喜欢?不过,你喜欢也白费心思,是人家办事处主任早看上了她呢!”

“说还俗,我看这妹子这一下可‘还俗’到家了,一俗便俗到了那北方大块头怀里,所以说,人心都是看不出,猜不透的!”

“我听说那还是龚淑瑶牵的红线呢,她是妇女主任,你能不知道那是一张什么样的媒婆嘴么!”

“你们也别瞎猜度了吧,都说尼姑是个有情有性的人呢,至少,她还没有来请你去送亲或者挑马桶吧,你凭什么把她说她那么贱!”

石贤听了,竟有很久不能入睡,他感到好些的担忧,很不高兴这些人胡乱贬损他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