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崇祯七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部分(第1页)

“这是什么狗屁城防?还不如纸糊的,鞑子一冲就直接能杀进去了,蓑衣渡那些官儿们都是吃干饭的么?”

周仲低低的骂了一句。

董策沉着脸不说话,目光一转,便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堡墙外面的壕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填的只剩下两尺来深的浅浅一条,里面也没水,而堡墙上连个望远的哨楼都没有,两个军户打扮的汉子穿着破旧的衣服所在城门洞子里打瞌睡。

按照常理,为防止虏贼流寇,大明边镇各地的民堡村庄多与军堡无异,拥有一样的防御体系,堡墙,堡垣,吊桥,门楼瓮城应有尽有。虽说城墙多半是黄土夯筑的,但是同样高大而坚固,通常只设立一个入口,门楼用砖石拱券坚固,上面设立望楼高高耸立。

但是看来,升平已久的蓑衣渡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警觉性。

董策背后忽然冒出来一层冷汗——幸亏流窜至镇羌堡的只是一小股后金兵,甚或自己杀死的那十来个人就是他们的主力了,幸亏他们没有注意到这蓑衣渡。若不然的话,就凭这破败至此的狗屁城防,后金兵不进去杀一阵抢一阵简直就是对不起他们。

而自己的亲人……

想到此处,董策一颗心顿时变得急躁起来。

蓑衣渡颇为热闹,门口来来回回的都有人进出,看到这些全副武装的骑士,便都自觉的让在路边,这年头兵不如匪,给撞死了也是白撞,说不得还得寻个由头勒索你一番。

五十四章 酷烈

董策也不停留,一抖马缰,那上好的辽东良驹发出希律律一阵嘶鸣,小跑起来,把那浅浅的壕沟一跃而过,稳稳落地,然后泼辣辣的便是伺直冲进了蓑衣渡!

在他身后,四骑紧随如风。

待这些骑士过去好久,围观的人群中才响起一阵阵窃窃私语。

“方才最前面那人是不是癞狗子?”

“癞狗子?董家那个老二?”

“可不是,还能有别人?”

“你瞎眼了吧?他能骑得了这高头大马?你没瞧见啊,前头那个可是个领头儿的……说不得是哪家官爷的公子哥儿……癞狗子?什么东西?!”

“我咋瞧着那么像呢……”

蓑衣渡的整体格局和十里铺差不多,晋北的这些村镇堡寨基本都是如此,不过比起十里铺来,蓑衣渡就要繁华的多了。地面要平整许多,没有那么多的坑坑洼洼,也没有四处横流的污水。在街两边有不少的店铺,布庄,绸缎庄,酒楼,铁匠铺,棺材铺,生药店等等,一应俱全,甚至董策还在拐角处发现了一个小小的书店,通过大敞的店门可以看到里面的架子上摆了一层层的书,不过顾客倒是寥寥。

这也是董策第一次略略见识到这个汉人文明最后一个璀璨辉煌王朝的富庶繁华,当然,这还只是极微不足道的一角而已。

在看看街上行人的衣服,显然蓑衣渡要更富足一些。

身后周仲低低笑道:“若是那些建奴把蓑衣渡抢了,咱们说不得缴获的银钱能翻上几番。”

他话没说完就给他哥子一眼狠狠的瞪了回去。

周仲自知失言,赶紧告罪道:“头儿,我不是那个意思……”

董策没说话,摆摆手示意无妨,他翻身下马,道:“前面人多了,别撞伤了人家。”

众人也纷纷下马,牵马而行。

这会儿街面上人不少,董策是打小儿从蓑衣渡长大的,也经常回来,大伙儿都是相识。这会儿见了董策,不少人脸上便是露出戏谑耍弄的神色来,高声叫道:“董家那废物大个儿,怎的今日回来了?”

“哟,癞狗子,穿的不错啊,这衣服打哪儿偷的?来给爷们儿瞧瞧。”

……

这个年代消息闭塞,董策在十里铺做的那些事儿他们怎么又会知道?

正所谓主辱臣死,听了这些极富侮辱的话,石进几个人顿时是为之大怒,一个个眼神凶恶狠毒的瞪着周围那些人。

若是换做以前的董策,被人骂了说不定还会上去乐呵呵的应承着,现在的董策可是不会。他冷着一张脸不说话,只是牵着马大步往前走。看到董策大异于从前,一脸冷峻的神色,再看看他身后那几人满脸横肉,一看就知道不是好相与的良善之辈,而这些人,隐隐然竟是以董策为首!

顿时就有不少有眼色的心里一个激灵灵的哆嗦,赶紧拉着还要再骂的同伴,讪讪的退到一边,满脸惊疑不定的看着只是大步前走的董策。

街面上竟然不知不觉的安静下来。

拐过前面那个街角的时候,董策忽然发现,自己面前的路被挡住了。

几个汉子晃着膀子挡在了他前面,一共有四个,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年纪,穿的破破烂烂,有的脖子上,手臂上还刺了青,一脸的好勇斗狠。

任何一个年代都不会缺乏小混混儿的存在,大明朝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这会儿还管他们叫青皮,或者是泼皮破落户。

这四位就是,他们领头儿的名叫黄二虎,身材高壮,一身的精壮腱子肉,一脸的凶恶横肉,看上去就不是良善。他家不是本地人,本来是陕北榆林府人氏,前些年才迁过来。因着不是本乡本土的,做起事来也就肆无忌惮了。他纠集了十来个小混混儿,横行乡里,是这蓑衣渡一霸。

当然,就像每个老大一样,这厮也有本职工作,他是个杀猪的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