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崇祯七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部分(第1页)

心里欢喜,脸上却是苦笑一声:“难!”

刘若宰脸色丝毫不变,淡淡道:“说说!”

董策接着道:“建一座大型边墩尚且需要大青砖至少五万八千块,白灰近百石,加上人工造价超过白银五百两。一座边墩周边不过三十丈而已,大石崮那边屯垦练兵,城虽小亦要周遭三四里,更要建造的高大厚重方可抵御建奴之袭扰,就算是刨去人工,少说也是白银万两方可。这是银钱。”

“第二则是粮饷,现下已经过了农时,只能等来年开春再种粮食了,要招募流民,自然要给以吃食。更别说从中训练士卒,如此大体力的消耗,更要吃饭量加倍。就算是不给军饷,这吃饭是一定管饱的,要不然绝对撑不起来。”

“除此之外,还需要农具,耕牛,种子,被服,武器,铠甲之类,都是急需,缺一不可。”

董策提出这些要求,也是因着刘若宰是个清官——冀北道这边负责这么多城堡,万余边军的粮饷供应发放,要说没钱是不大可能的,关键就看刘若宰愿不愿意给,觉得给了值不值得了。若是换做侯家伟这等黑眼珠子见不得白花花银子的人,定然是一毛不拔,半个子儿都不会给的。但是刘若宰并不贪财,自有其风骨在其中,只要是说服了他,定然是可以支应不少。至于上一次刘若宰说这也没有那么也没有,不过是因为没看准值不值当而已,董策没放在心上,怕是刘若宰自己都忘了!

九十六章 屈辱、誓言

果然,这一次刘若宰并未立刻说出什么都没有之类的话来。董策那条理清晰,计划甚至做到了明年的札子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这么做下去,是定然能成的!而大石崮为镇河堡之屏藩,以至于接下来的一系列好处,使得他知道,这件事儿,自己的投入是一定会有回报的!

他思忖片刻,道:“兹事体大,本官须得思量两日。”

他虽然这么说,董策却是不担心了,刘若宰看来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只不过就是看能从手里抠出多少东西来了。

他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

“好了,你退下吧!”刘若宰摆摆手:“这两日,便先在镇河堡住下,本官已经吩咐下去,给你们安排了营房。”

“这就完了?”

董策不由得错愕,他没想到刘若宰真就对侯家伟的事情不闻不问。

还真沉得住气!

“你不着急我还着急呢!眼看夏日就要尽了,侯家伟这档子事儿悬着,我怎么招募流民,怎么安心屯垦练兵?”董策心里暗暗腹诽一句,也顾不得失礼了,起身道:“大人,那侯家伟之事……”

“本官瞧过了,已经报上去了,因着是马贼生事,不似建奴那般麻烦,大同镇就可做主,许如桀的抚恤和你的封赏不日就会下来。”刘若宰叹了口气,算是略略对许如桀之死表示了一下遗憾,接着便勉励道:“这一次你董策以八骑大破三百马贼,可说是大同镇都震动了,如此骁悍,本官也心里欢悦,深以为须得大赏。因此已经在文书中为你请再赏官了!”

这便是示好了,董策心中领会,跪地磕头道:“末将多谢大人栽培!必当为大人效死!”

刘若宰满意的点点头,轻轻捋了捋颌下美髯。

董策表现的让他很满意,而他现在正好手底下也没有得力的军将,要想立下大功,让皇上瞧见,让那些东林党徒不敢再随意加之蔑之,还要看军功,手底下须得有能打的将军和善战的士卒才行。这一点刘若宰看的很清楚,而这差事,现在都落在了董策身上。

他现在已经算是有意识的对董策进行栽培。

董策心下也是颇为感谢的,在大明朝这等环境下,能比刘若宰做得更好的也没几个了。

他磕了头却不起身,而是继续道:“大人,不知道要如何处置侯家伟?”

刘若宰动作一顿,面色一沉:“这不是你能动问的,退下吧!”

他似乎感觉自己的语气严厉了一些,董策现在多少也算是自己在冀北道的心腹了,却不好伤他的心。于是微微缓和了一下,道:“侯家伟之事,毕竟查无实据,这件事儿不能拿来对付他。这事儿,还得看着,不可轻举妄动。”

董策抬头道:“大人,末将这里倒是有献丑之言。”

“哦?”刘若宰这会儿心情不错,又是有意安抚,饶有兴趣道:“说说吧!”

不过心里却也是没报什么希望的,不过是个年轻人,能有什么高深的计策?再说了这些武人多半只是打打杀杀,又怎知道那些官场明争暗斗的巧妙?

但是董策下一句话就让他再也轻松不下来了。

董策上前两步,便是两人独处也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阴测测道:“大人,末将以为,处置侯家伟,该当行袁崇焕杀毛文龙之故事!”

“什么?”刘若宰悚然若惊,以他的城府也是脸色大变,差点儿便从椅子上站起来!

董策低眉敛目,语气却是森寒如冰一般:“请大人,行昔日袁崇焕之事!”

刘若宰拧着眉头盯着董策,脸上阴晴不定。

行袁崇焕之故事,他自然知道董策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若宰定定的瞧着董策:“理由。”

“是”

董策清清嗓子,沉声道:“其一,侯家伟此人,丧心病狂。他今日敢派人去围十里铺,杀许如桀大人,谁敢言道异日不敢窜通匪类,前来镇河堡?别的不消说,甚至不用真打,他只要让人冒充蒙古鞑子来镇河堡下转一圈儿,大人的罪责便是不轻。此人用心,着实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