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我是慈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部分(第1页)

“是。”

杏贞不问六百里加急说的什么事,但皇帝还是自动提了起来。“发逆李秀成离开浦口,打下溧水,看样子是要去浙江了,皇后,你以为如何?”

“看样子李秀成对着浙江这个财税重地确实是垂涎三尺啊,不过臣妾以为李秀成必然不是为了浙江而攻打浙江省,皇上,军机大臣是什么一个意思?”

“说要江南大营支援。”咸丰皇帝已经忘记了前面自己说过的要江南大营结营自保的话儿了。

“请皇上恕臣妾妄言之罪,江南大营若是大军出动救援浙江。恐怕正中了发逆的‘围魏救赵’之计了!”

“围魏救赵?”皇帝念叨着这四个字,若有所思,“皇后的意思是发逆的目标并不是浙江一带?”

“这是搂草打兔子,一举二得之意,发逆为什么要弃湘军于不顾。掉头返回浦口,那是为了解救江宁之围,如今江南大营仍在,江宁城的粮道依然被断,发逆如何又为了远在百里之外的浙江而倾巢而出?必然有诈!”

皇帝不语,示意杏贞继续说下去,“这就是臣妾说的围魏救赵之计,发逆派遣了李秀成去了溧水攻打湖州,那陈玉成又在哪里?”

“奏报上倒是没有提到陈玉成,想必还在江宁,”皇帝下意识地回答杏贞的问题,突然想到了什么,原本靠在靠垫上的咸丰皇帝刷的直了起来,“难道皇后你说的围魏救赵,发逆的目标还是江南大营,还是为了江宁城!”

“正是,若不是为了解决眼皮底子下的江南大营,洪秀全必然不许李秀成奔袭百里,去攻打什么毫无关系的湖州府,江南大营的粮草银饷均来自浙江,自然,若是浙江被发逆攻占,江南大营的粮草难以为继,可若是江南大营被破,浙江一带也是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发逆克日可下!”

“可这发逆若是假戏真做,顺势攻下浙江如何?”

“皇上忘记了?您之前允了左宗棠从安徽入浙,如今他正在严州府!”

“左宗棠?”咸丰皇帝迷惑的回想,“朕怎么不记得了?”

杏贞暗暗地在心里擦了一滴汗,“不就是去年曾国藩大举反攻皖南的时候,李鸿章自庐州府出兵至滁州,左宗棠从徽州出兵,入浙江驻扎,这是臣妾听着皇上的意思批的。”其实是杏贞夹带里的意思,那时候好像是皇帝没听完自己的意见就同意了。

“臣妾以为皇上许久不用左宗棠,就是想着在浙江一带放着发逆呢。”

“哈哈,正是如此,不过朕倒是险些忘记了,还是皇后提醒的好。”咸丰干笑一声,“那皇后你的意思是让左宗棠去湖州拦着李秀成?”

“这是其一,湖州并非咽喉之地,若是发逆想要达到引出江南大营里头的援军的话,那必然就是要去杭州的!”杏贞点头道,“再者既然皇上下旨让江南大营出兵援救浙江,想必就是为了防着杭州沦陷,左宗棠在浙江,杭州想必无忧,最关键的就是要保住江南大营,皇上也说过,若是江南大营无损,便是大功。”

“已经叫人写旨意下去了,如今可如何?难道追回来不成?”皇帝有些不耐烦。

“发逆会用计,咱们自然也会用,皇上,不若如此如此。。。。。。”杏贞张着手在咸丰皇帝耳边说道,皇帝听了之后连连点头,一把搂住了在耳边吹气如兰的杏贞,杏贞被吓了一跳,“朕的皇后真是女中军机,”咸丰皇帝哈哈大笑,得意极了,又在杏贞的耳边悄悄的说:“皇后是朕的子房,是朕的内相!”

杏贞轻轻地掐了皇帝一下,嗔道:“什么内相,难听死了,前明的时候内相是太监,臣妾怎么能是太监呢。”

“是朕失言了,呵呵,那就依你的意思儿,朕再下密旨给江南那边,咱们来个诱敌深入,请君入瓮!”

“皇上圣明!”

二十二 围魏救赵(三)

“好,这瓜尔佳荣禄,果然是最近今年八旗难得的精英少年!”咸丰皇帝叫杏贞从历年之中找出荣禄的履历,细细地翻看了一遍,不由得连连点头,“不畏艰难,南下投军于曾国藩团练之中,屡立战功,难得的是丝毫没有八旗子弟的娇蛮之气,扎扎实实肯干,如今又如鳌鱼入海,搅得发逆内部翻天覆地,不错不错。”

杏贞在曾国藩的折子上写了“交军机议奏”五个朱笔行书,放下之后,笑着道:“在曾国藩的折子里倒是也说荣禄此人甚好,到底是皇上一手提拔出来的。”

“唔,”咸丰皇帝对着荣禄极为满意,“如今他那犀利的火枪营到了江南大营,这江南大营,想必也能坚若磐石了吧?免得一如江北!”皇帝说到最后一句话,眉毛都皱了起来,显然对着前段时间江北大营再次覆灭的事情极为不满。

“皇上且放宽心就是,如今这江南大营屡屡出击,均有斩获,想着洪逆不日间就要让西边的二成回援了。”杏贞安慰着皇帝,这已经比前世之中江西全境,淮河以北的安徽半省,加上武昌等长江中游之下全部归太平天国所有的局面好太多了,庐州牢牢地掌握在江忠源手里,李鸿章镇守滁州,往南徐徐推进,曾国藩和李秀成、陈玉成纠缠在铜陵贵池一线,虽然曾国藩屡战屡败,不过杏贞从来不担心这个湖南佬,若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磨砺总是要的。

“这也就是当初设立江南江北大营的目的,”皇帝赞同杏贞地说道,“一南一北夹住江宁城,让发逆顾此失彼,眼下虽然大营屡次被破,可还是有效地牵制住了。”

“正是呢,皇帝定的策略极好,发逆几次西征都无功而返,原来战线在江西鄱阳湖一带。如今已经推进到安徽了。这是极好的进展,眼下若是江南大营牢牢守住,那便就是极好。”杏贞说道。

“那依皇后之见,以为如何?”皇帝说道。

杏贞还来不及说话。外头的内奏事处的太监拿着一摞折子进来跪下禀告。杏贞就先停下了嘴。瞧着那太监给皇帝递上折子。

皇帝不耐烦地接过折子,打开一看,眉毛动了几下。苍白的脸上浮现了几缕喜色,放下折子,笑着对杏贞说道:“皇后神机妙算,洪秀全那厮果然要二成回援江宁,二成眼下已经撤退到大散关了!”

“臣妾那里敢说神机妙算,这是极为好预料到的事儿,江南大营还在,洪秀全在江宁城中寝食不安。”杏贞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