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丑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部分(第1页)

梨花嫂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何秀枝不好意思道:“也有别人这么说我们呢。说我和嫂子不知道为什么,就爱跟你往一处凑,啥时候都跟你屁股后头,真是奇怪了。”

桑榆也忍俊不禁道:“这哪儿跟哪儿啊?咱们可是干正事儿!”停了停桑榆又道,“说到正事,嫂子,我晚上有事儿跟大伙儿商量,咱今儿个早点儿打烊吧。”

到了夜里打烊后,大家伙儿都聚在了厅里。何秀枝给洗了点山里红和胡萝卜,大家围坐在厅里的木椅上,等着桑榆说话。

桑榆看大家拿了点吃的吃着,才开口道:“咱开业这就满一个月了,得把账盘一盘,再定定以后的章程。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们租了这片地皮,那是按年租的,不是只租一个冬天。那么咱们夏天里该卖点什么呢?咱现在的小吃都是热汤热水的,冬天里吃着过瘾,夏天里吃着就是受罪了。我的意思是卖凉茶、冷饮、凉粉、凉拌面之类的。像甜碗子、雪花酪、冰粥、酸梅汤什么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需要寻找天然冰窖,或者自己开冰窖,窖藏冰块。我有这么个想法,是因为今年总跟着南山往山里钻,找到过几个岩洞,觉得能储冰,只是山里运出来,这路途遥远难走了些。而且我也不知道官府允不允许民间开冰窖,所以提出来跟大家议议。”

季南山先接话道:“我知道民间是允许开冰窖的,陈二公子家就有一个小的。只是好冰窖建起来估计得不少银子。如果只是好歹挖一口土窖,一是怕不安全,二是藏冰量怕不够。咱这不是光自己家吃点用典,是连续几个月要售卖,就算不敞开量的卖,也得保证至少有半日的供货吧。所以我的想法是,辛苦点没什么,还是用天然的岩洞做冰窖,到时候我做辆大车,买头毛驴,专门送冰。”

梨花嫂是桑榆的坚定拥护者,桑榆想做什么她都没意见,只帮着想办法实现,如今便道:“我看如今已进入十二月了,要真想做,就得抓紧时间找找好冰面,开始取冰什么的了。南山,这事儿就你和连水你们爷们负责吧,把那要藏冰的山洞也打扫打扫清理清理,咱们这儿小湖小河的不少,最好取冰的地方离那里近点,要不然山中无路,运冰进去也得费老劲了。”

何秀枝也跟着说道:“咱们取冰藏冰这事儿怕是瞒不了人,会不会桂花再跟着学啊?”

桑榆接话道:“这个倒不怕,就算她想跟着学,那适合藏冰的岩洞可不是那么好找那么常见的。南山你们就大大方方去做,也不用瞒着人,我估计你俩要想自己干这活儿很够呛,实在不行就雇几个壮劳力帮忙取冰什么的。”

季连水爽快道:“那行,我俩就先去忙这事儿,那店里就辛苦你们仨了。不过夜里要是我们过不来,就你们女人带着孩子,能行吗?”

梨花嫂道:“能行,怎么不行?大不了咱早点打烊,然后小心门户。”

季南山却不放心,对季连水道:“咱俩还是轮班回来住镇上。”

桑榆打断他们道:“这个容后你们再商量。我这儿还有一件事,就是我想推出一个新菜品,叫鸭血粉丝汤。”

梨花嫂奇道:“鸭血粉丝汤?粉丝也就罢了,鸭血?那玩意能吃吗?味道能好吗?直接浇进粉丝汤里吗?”

桑榆笑道:“当然不是了。这鸭血是让它结成块后,再切片,往里放的。而且还要配上鸭胗、鸭肠、鸭肝,还有油豆腐、葱姜丝、芫荽等。算了,说也说不清,明儿个我试着做做。这个新菜品做起来还挺麻烦的,用料也稍贵,咱们得卖十五文一大碗,但推出小碗装的,十文钱一碗。”

何秀枝忐忑提道:“鸭血是让它冻成块儿吗?可一下热汤锅不又化了吗?咱这儿可从没听过吃什么鸡血、鸭血、猪血的,这玩意能好吃吗?”

桑榆得意道:“让鸭血结块需要个小窍门,其实可简单。但只要保密做的好,别人就没法学。你瞧好吧,二嫂。”

作者有话要说:鸭血粉丝汤=15文=4。5元。

第七十九章 招牌美食

三嫂小吃店开业满一个月的那天;正是十二月初六。小吃店在这天正式推出了第一道招牌小吃;名叫鸭血粉丝汤。

这天一大早;早市街上的人们就发现天降瑞雪。白茫茫的雪叶子随微风飘摇而下,三嫂小吃店的小木屋伫立在纷飞的大雪中;显得那样地诗意而悠然;屋檐下挂了一整排的红灯笼;在雪色掩映中显得格外温暖而抢眼;木展板上的大红纸与地面上的鞭炮红屑也透着一股子喜庆味道。早市开街的时候;季南山特意放了一挂鞭炮,将三嫂小吃店推出第一道招牌菜之事广而告之。

三嫂小吃店门外的木制展板上贴了两张大红纸;写着鸭血粉丝汤的由来及售价。上面写道:

从前;有一个很穷的老百姓,杀鸭子时鸭血舍不得扔,就用一个小碗装起来;想着再做点什么吃;没想到无意中将粉丝也掉了进去。这人没有办法;只好试着将鸭血与粉丝一起煮,没想到最后竟烧出了一碗芳香四溢的鸭血粉丝汤。本店在此故事基础上,经过数百次试验,选用上等鸭血与红薯粉丝为主料,以卤制好的鸭胗、鸭肝、鸭肠为辅料,佐入油果子、葱姜丝、芫荽等,制作出这道“鸭血粉丝汤”,作为本店第一道招牌美食。标价:十五文一大碗,十文一小碗。试推前三日特价酬宾,只卖十文钱一大碗!欢迎新老食客前来品鉴。

第二张红纸并没有写满,隔了两行空隙,又写道:另,本店新推出招牌菜“鸭血粉丝汤”配套主食:鸭丝卷饼。卤鸭撕为小条,与葱丝、豆芽、芫荽一起放入鸡蛋薄饼中,抹上本店特制甜面酱,卷而食之,欢迎品鉴。鸭丝卷饼标价:五文钱一张。试推前三日特价酬宾,十文钱三张!

如今的早市街上已很少见零散的露天小吃摊,因为天气实在已太冷了,就算摊主顶得住寒意,食客也不愿吃冰冷的东西。桂花的小摊更是在下雪前就收摊了,因为食客发现味道越来越差,天又越来越冷,最后整个早市街上都传说“桂花小吃摊一只母鸡炖七天”、“汤清得能当镜子照”、“豆腐串味道古怪”,而再无客人前来,桂花后来每日将锅底炖鸡卖掉,再换新鸡熬汤,却也没能挽回口碑,最后趁着天冷灰溜溜地收了摊子。

天冷之后,相对的,那些温暖干净、可遮风避雪的店面开始宾客盈门。老刘馄饨铺、王婆婆炸果子老豆腐、李氏老面馆等都生意不错,尤其是李氏老面馆,新推出了一道牛肉胡辣汤面,面条筋道、口味爽辣、汤汁香浓,吃得人鼻尖冒汗,大呼痛快,很是受欢迎。

而整个早市街最火的还是三嫂小吃店,因为它每隔三五天就推出一道特价菜,要么就是今日熏肉大饼十文钱三张,要么就是今日鸡汤豆腐串买一大碗赠一小碗;要么就是今日点餐十五文以上赠烤红薯。要说仔细算算,食客们也没占上几文钱的便宜,但人们就是吃这套,后来慢慢地,三嫂小吃店每贴红纸告示都会围了一堆人,笑呵呵地挤进门去“享受优惠”。而小吃店的人们忙碌一天后夜里盘账,却往往发现特惠日进账不少反增。第一次盘账时,更是让梨花嫂与何秀枝目瞪口呆、震撼不已。

桑榆想到了鸭血粉丝汤会受欢迎,却没想到如此受欢迎。每日里全力备料还是卖不到晚上就会售罄,而且这道小吃越来越受到三叶镇人们的喜爱,连不怎么逛早市的有钱人家,都开始派仆从婢女前来,用做了保温措施的食盒带回家去享用。

更是有大户人家直接来询问,是否可以花银子从桑榆这里将菜单与做法买走,言明只是自家食用绝不外传。来人言语客气、态度诚恳、出价不低,梨花嫂听了都心动了,可最终还是被桑榆婉拒了。

不过桑榆也怕得罪来人,最后想了个折中的法子,那户人家需要时,便传人说一声,桑榆多做出许多凝好的鸭血块儿来,卖给他们。

这道菜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如何凝结鸭血成块,其实只要往鸭血里加入少量水、倒一点白酒、撒一些盐,就能加速鸭血凝结。这点虽然简单,但在这里却是个盲点,只要抓在手里,别人就不容易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