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绑定红娘系统,天下我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嫁给心爱的人(第1页)

但她能感觉到,上次薇薇对她有些许敌意,因此她没有表现得非常热情,只是客气地打招呼。

王宛蓉手上拿着的是喂鸡鸭的米糠,把两人安顿好后,她才把手上的米糠喂给院子里的几只鸡。

月娘去年冬天去贺家把刺绣这门手艺又重新捡起来了,现在靠着绣品,也能买些柴米油盐。而少阳年长了一岁,也学着为家里分担,刚才就是在门前给小鸡们摘新鲜的草叶。

不论贺薇薇如何拒绝,王宛蓉还是杀了一只鸡作为晚餐款待她,可能这对于她来说,是唯一能够报答贺家的。

“薇薇,你在婶子家多住些日子。虽说这里比不上你们家富裕,但这春天来了,漫山遍野的野花也好看”。

王宛蓉一边给贺薇薇布菜,一边笑着劝说道。她不懂农事,看着这野花觉得好看,也就随口说了。

昭昭的心思却突然被这句话给触动。这野花一般都被看作杂花,会和农作物争肥,若是好好利用起来,倒也不错。

薇薇还打算说服沈昭昭和她一起办件大事,自然不想在沈家久待,但这件事不能告诉王宛蓉,更不能让母亲知道,只能吞吞吐吐地答应着。

沈家的条件比不上贺家,晚上薇薇只能和月娘、昭昭挤一个床铺,王宛蓉很是不好意思,但她倒是很高兴。

去茅房回来的昭昭推开门就看到薇薇正在给月娘插簪子,月娘看到妹妹进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羞红了脸。

还是月娘和薇薇兴趣更相似,也是,两人都是年少多情的时候,自然喜欢这些首饰。

月娘本以为薇薇讨厌她,今晚都有些伤心,不想刚回到房间,薇薇就送簪子给她。

她是最爱打扮的时候,沈家贫穷,别说买首饰,就是王宛蓉的首饰都卖完了,因此,看到首饰自然是喜欢的。

但更高兴的是薇薇态度的转变,她没有讨厌自己,以前应该是多心了。

薇薇哈哈大笑,觉得月娘的态度可爱,窝在小小的床铺上,细看着月娘的绣品,感叹这手艺的确不错,难怪母亲时不时夸奖她。

“你的婚期也近了吧,可能以后都没有这样窝在一个被窝里说悄悄话的机会了”。月娘整理了下被弄乱的床铺,笑着说道。看薇薇对鸳鸯戏水的绣品如此感兴趣,以为是要成亲了的缘故。

“我和李丰解除婚约了”。贺薇薇没打算隐瞒,听月娘这样问,直接坦白道。但说到这个事,却没了一开始解除婚约的开心,有些怅然若失,看来要早点去找那个人了。

饶是月娘教养再好,听到她说的这个消息,嘴里的白水也差点喷出来。水没喷出来,但却把她呛得不行。

好不容易稳住了心神,看昭昭没什么异常神色,知道她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虽是好奇,但薇薇不愿意多说,她也只能忍住下一步的问题。

梅儿姐的未婚夫赵安的腿好得差不多了,为着梅儿姐的悉心照料,没留下大毛病,平时走路也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二人的婚事也就快了。第二日薇薇和昭昭一起去陈家。虽然以前不认识,但因为年纪相仿,二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薇薇听说了梅儿姐和赵安的故事也感叹着一定要找到那个少年,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接下来的几天,昭昭和薇薇每日在村子里闲逛,这沈家村春日里鲜花繁盛,犹如生活在仙境一般。

“唉,大叔,你怎么把花都给铲了”。看到生长得繁盛的小雏菊正被农人一锄一锄铲掉,昭昭心疼得说道。忘了先前薇薇给她说的话。

“你是哪里来的?这花占了我的地,不种粮食,我来年不得饿死啊”。大叔手上功夫没停,轻蔑地看了她一眼说道。

“哟,钱叔,你不知道吧,这是王宛蓉家的,那肯定是只知道花好看,人家可不操心粮食的”。随着男子说完话,后面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妇女声音说道。

听到声音,三人都转过头看过去,沈昭昭看她有些眼熟,想起来是经常和陈四娘混在一处的人。

之所以能一眼认出来此人,是因她长得极美,给人一种妖艳之感,让人看了不舒服。为此,这人还给自己取了个赛西施的外号,没少被人在身后吐槽。

“我们家不操心粮食,也没去你家吃饭。你是不是饭吃太饱了没事干?没事干还有几块田没犁;还有磨没拉呢?”

昭昭不是个能受气的,当即怼了回去。女人没想到小妮子居然骂她是畜生,气得鼻子里抽气。

“呵呵”。听了女人的话,被称作钱叔的男子嗤笑一声,继续干自己的活了。既没有像妇人那样话语讽刺,也没给她们好脸色。

昭昭的好心情被这件事给打乱了。本来好好的花,被铲了。村子里有这种搅屎棍女人存在,让人糟心。

梅儿姐成亲那日,月娘将自己绣的鸳鸯枕套和荷包送给他们,祝愿新人永结同心。

据说,赵安名义上是入赘,实际上陈家父母已经安排好了,在镇子上给她们租了个铺子,以后靠着卖药为生。

她还听说,以后梅儿姐生的孩子,也是一个姓陈、一个姓赵,也算是对得起赵安了。

做了新郎官的赵安看起来也格外风姿绰约。昭昭看着自己撮合的新人生活得如此幸福,瞬间成就感满满,也对红娘事业有了新的体会。

“你明日晚些去,早些回来,若是卖不出去,也要早些回来”。两人才走到院子里,就听到屋里,王宛蓉正在叮嘱着什么,显然这话是给月娘说的。

“要去哪里啊?卖些什么呢?”贺薇薇比沈昭昭的话语更快,走进屋子好奇问道。昭昭腿短,跟在她的后面。

“明日去镇上卖些绣品”。王宛蓉一边收拾着绣品,一边笑着回答道。虽然月娘手艺好,速度快,绣品多,但乡下人除了成亲买点绣品做嫁衣外,其余时候都是粗布衣服,这绣品只能拿到镇上去,才能换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