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天执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青铜古门(第1页)

昆仑自古便被誉为“万山之祖”,无尽神话诞生于此,传说中那可炼制不死仙丹的西王母就长居在此。华夏历史中也曾有周穆王访昆仑得长生的传说流传后世。

《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中对昆仑山都不只一次提到。如说它是“天帝的下都”,方圆八百里,高七万尺。又说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到处长着结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树。

昆仑山的神话起源很古。在先秦许多文献中,皆曾留下记载。

古籍《山海经》曾记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西汉年间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中也曾书:“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门开以内(纳)不周之风”“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古往今来有许多帝王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都选择了名山大川作为封禅之地,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泰山。

毕竟横扫六合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都曾在泰山举行过旷世封禅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时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禅。

先秦古籍《管子。封禅篇》曾有记载:“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

但是作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却极少有帝王将这当作封禅之地,至今还是一个谜,可能永远也无法揭开

到近代以来国家对于名山大川的探索愈发繁琐,越来越多的古老神话被解释为先贤对于奇异事件的幻想,就此神话传说便越发衰弱下去。

车上顾林青望着窗外,一座又一座壮丽的青山在其眼前驰过,一时间竟有些失神。

“小林子你怎么了”看着有些失神的顾林青林曦月将手放在顾林青眼前晃了晃。

“没事没事,我们现在到哪里了”顾林青摇了摇头回过神来同时像林曦月问道。

“我们现在已经过了玉树了还有一会就要到昆仑山口了”林曦月后面的一个魁伟的中年男子回答说。

男子叫扎西多吉是土生土长的藏民还是一名猎人经常入昆仑打猎知道一些进入昆仑山内部的一些小路,所以顾林青一些人便找他当这一次的向导。

在蜿蜒的山路上又继续行驶了接近一个小时才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昆仑山脉。

一行人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临昆仑,唯有亲临此地,才能够感觉到它的壮阔与雄伟。

初登昆仑并没有想象中的雄壮,没有如泰山一般的气势,却有一种超越一切的大气。

无论是远望,还是近观,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磅礴大气,让人心怀激荡。

在壮阔的昆仑面前,让人有一种奇异的错觉,自身微渺如蝼蚁,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显得微不足道,宛如只手可摘星可揽月。

这是一种震撼性的感觉,让人心灵为之震颤,如井中蛙望天上月。

当扎西讲到古代昆仑种种,更是让人遐思无限,无论如何人类总是对未知与神秘充满向往。

扎西与刘余并肩而行,不断为他讲解昆仑的神话,让这名在都市生活多年的青年对昆仑越发惊奇,不停地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