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槌大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6 珠玉在前(第1页)

徐甘棠刘跃忙跨步迎了上去,鞠躬握手。

赵总满面春风:“嘿呦,今天我这儿可热闹啦!”

“赵叔好!程总好!”刘跃一脸乖觉。

程峰笑容可掬,握着刘跃的手道:“秋拍拍得不错,东西相当硬啊!”

刘跃右手与程峰相握,左手托着右臂,十二分谦恭:“还不是仰赖乾诚珠玉在前。”

这话客套,却也不假。

刘跃经营着一家拍卖行,BJ同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体量虽不及华歆乾诚、申禾草木青,打拼多年,在京圈里好歹也能数得着。

上季秋拍,一件拍品破纪录拍出了天价,却与乾诚不无关系。

“1924年9月5日,农历八月廿七日下午,矗立于杭州西湖千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烟尘四起中,没人去寻找被法海镇压的白娘子,反而都在哄抢砖头。

当地有传说,雷峰塔内藏有金砖。

其实这只是个谐音误会,不是金砖,而是经砖。部分塔层的砖头一侧开有硬币大小的圆孔,孔中藏着卷成卷的佛教写经,再用黄泥封盖。此写经即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施刻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筪印陀罗尼经》,为五代吴越国王钱俶所刻,于史无载。

后学者考证,《雷峰塔经》总共有八万四千卷。历经千年,风蚀雨侵、虫蠹霉变,破塔而出时大部分已经风化散尽,约略观测,不过千卷。加之当世之人误将“经砖”当成“金砖”哄抢,后又砸砖寻经,散佚损毁者十有八九。”

近年,频频有“雷峰塔转”现世,几乎都是伪赝。据说将市面上的雷峰塔砖垒起来,可以重造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盛景。

最令人头疼的还是写经,因为存世稀少,雷峰初倒时便已一卷难求,民国杭州书局就曾翻刻了该经,并用旧纸印刷,以旧做旧,很多大名头都着了道,偶得一卷翻刻板,便信以为真,纷纷作诗题跋,令后世之人更加难辨真伪。

因此藏圈一向对《雷峰塔经》态度模棱,一方面心向往之,而另一方面又恐于染指。

四年前,乾诚征集到两卷《雷峰塔经》,程峰很是看重,花费数月考据查证,又特意去杭州办了专家研讨会,论证《雷峰塔经》的真伪与价值。

乾诚在杭州没有办事处,可雷峰塔在钱塘,研究雷峰塔和江南文史的专家亦都云集苏杭,场地租赁、机票差旅、人吃马嚼、专家润利。。。。。。非主场作战,花钱如同撒币。

研讨会满满登登开了两天,十四位相关领域的文史专家轮番登台发言,将雷峰塔藏经的前世今生辩了个通透。结果也很好,专家们一致认为其中一卷写经三德具备,为俞平伯先生所推崇的“无上上品”。

三德,一德卷皮颜色不可不黑;二德不可有虫蛀;三德卷轴两端不可一松一紧。

待一切铺陈就绪,接下来便是双展,精品巡展与拍卖预展。

程峰带着一队人马携写经与其他重要拍品飞往全国,面对面与各地藏家沟通,做专业细致的推荐,也就是拍卖公司所谓的招商。留京人员则紧锣密鼓地筹备拍卖预展,酒店预订、排期、场地布置、三方服务人员劳务派遣。。。。。。琐碎庞杂,不知凡几。

拍卖从来不是拍场上的一槌定音,背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财力。

开槌的那一刻,就像鏖战十年的希腊士兵终于望见特洛伊城门上的美女海伦,春风一笑,值了!

可惜那天海伦没有笑。

学术界认可,市场却不买账,那两卷写经都是接近底价拍出。算下来,佣金都覆盖不上这一番折腾,费效比惨不忍睹。